古诗词赏析 |《登高》杜甫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51首古诗词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白话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哀思,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回旋。
无边无涯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滔滔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受万里流浪终年为客,终身傍边疾病缠身昔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停息了浇愁的羽觞。
正文教学:
⑴登高:夏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向来有登高的习俗。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啼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海洋。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翔回旋。回:回旋。⑷落木:指秋日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响。⑸万里:指阔别故乡。常作客:临时流浪故乡。⑹百年:犹言终身,这里借指晚年。⑺困难:兼指国运和本身运气。苦恨:极恨,极度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朽迈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中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以是说“新停”。
品鉴观赏:
壹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经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致,倾吐了墨客常年流浪、老病孤愁的巨大情感,大方激越、动民意弦。
贰
此诗前四句写登卓识闻。首联对起。墨客围绕夔州的特定情况,用“风急”二字动员全联,一扫尾就写成了千古传播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出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墨客登上高处,峡中不休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墨客挪动视野,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遮掩着迎风翱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巧的画图。此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天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并且另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颠末墨客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到达了奇妙难名的地步。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叁
颔联会合体现了夔州秋日的榜样特性。墨客仰望茫无边沿、萧萧而下的木叶,仰望奔腾不息、滔滔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本人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滔滔”愈加笼统化,不仅使人遐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转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凄惨的对句,体现入迷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澎湃气势。先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原理的。
肆
前两联尽力形貌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标明墨客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近景和心中情严密地接洽在一同了。“常作客”,指出了墨客飘泊无定的生活。“百年”,本喻无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晚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日不一定可悲,只是墨客目击凄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本人沉溺故乡、大哥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穷悲愁之绪。墨客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情感,归纳综合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受了他那极重地跳动着的情感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另有互相照应的作用:墨客的羁旅愁与孤单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摈除不停,情与景意会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寻常含义,添上久客孤单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晚年的叹息,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伍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墨客备尝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本人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解。原本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事出有因地惹恨添悲,墨客的抵牾心境是容易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穷凄惨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陆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怀,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偏重形貌眼前具体景色,好比画家的写意,形、声、色、态,逐一失掉体现。次联偏重渲染整个秋日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心,让读者用想象增补。三联体现情感,从纵(工夫)、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他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困难是潦倒不堪的本源。如许,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柒
此诗八句皆对。大略一看,首尾仿佛“未尝有对”,胸腹好象“偶然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但“全篇可法”,并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世人必不敢道,决不克不及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固然的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本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时搬家巩县(今河南巩义)。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安史之乱中逃难到凤翔,肃宗时任左拾遗,后出为华州司功从军。不久弃官入蜀,在成都建草堂寓居。终身中临时过着贫困流浪的生存,不佳诗篇反应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实际,充溢忧国忧民头脑,被先人誉为“诗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日,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墨客在极度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事先安史之乱已经完毕四年了,但中央军阀又乘时而起,互相争取土地。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掉依托,只好分开策划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中转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外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成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初。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存仍然很困苦,身体也十分不佳。一天他单独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悲喜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致,引发了他出身飘荡的感受,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哀思。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