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高清全卷)
《富春山居图》原大高清实拍细节
元代山川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元四家,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而至岑岭,彻底改动了南宋前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一代新画风。南宋画坛自始至终盛行李、刘、马、夏水墨坚忍派画风,繁复不足而蕴藉不敷,不若五代、唐末之山川画之水墨纷披,苍率洒脱,地步高旷。
然赵孟頫之画风多变,虽仿效北宋,远法晋唐,但其山川画早期学晋唐,多青绿设色,前期宗法董、巨、李、郭,以水墨为主,均无安稳相貌,其意境高远、淋漓洒脱又远不若黄公望,故董、巨一派山川画在元代主流位置的得力推手当属黄公望,而其本人也成为北宋画派的嫡系传人和山川剧变的集大成者。
黄公望最富盛名的作品当属《富春山居图》,耗时整整4年才得以完成,可谓一件旷世之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此画传到保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好此画,乃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点火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接济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保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原大高清实拍细节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致,笔墨苍简清润,体现了黄公望出神入化的艺术地步,其作山川画所发起的去邪、甜、俗、赖的高标画风在此画中做出了完善解释。
开卷刻画坡岸水色,远山隐隐,接着是绵延升沉,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初则岑岭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遮掩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安插疏密妥当,条理明白,大片的空缺,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征。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繁复拖沓。
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机,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沉,洒脱而极富灵气,弥漫着平庸机动的神韵。全图用墨浓艳,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需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但已足以夺目。
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一生寻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可谓水旷、山远、林幽、石秀的全息式山川长卷,足可媲美张择端景物画《明朗上河图》的全景线轴。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黄氏晚年之作,全体上率真繁复但仍具象,《富春山居图》中线条简便流利,但无论山川、房舍、驳船皆灵动可感,以像称胜,相反王氏晚年作品则苍茫茂密趋向写意。在《青卞隐居图》中山川、丛莽、沟壑、碎石皆在渺茫中尽显深邃幽雅,十全十美,意象苍茫而以泼墨写意独得神韵。具象与写意,从全体画风上讲并无优劣之分,苍茫而写意,难以捉摸,故王蒙的画难学,明清两代几乎没有得其真传者。而黄公望的繁复而具象,仿佛很合文人画家的心意。经董其昌发起,清初“四王”的积极耕作,黄公望的画风终于风行清代将近三百年之久。
黄公望以本人笔意深远渺茫,峰峦憨厚,气势雄秀的作风开一代新画风,其作的神采、气韵,去邪、甜、俗、赖的美学高标为后代山川画的展开竖起了不休之榜样。愿用邹之麟称赏《富春山居图》的话来惦记黄公望,“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厘革鼓动,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