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简历(黄炎培是谁)

毛主席考虑以“支援军”名义入朝参战,黄炎培反对:这叫师出无名

前言

图|1950年10月2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政治局扩大大会议

1950年10月2日,国庆节刚过,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出兵朝鲜。

随着仁川登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的情况下,朝鲜战争的局势几乎是一下子立刻改变,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形势不容乐观。

也就是前些天,即9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庆祝国庆一周年大会上演讲: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也从不害怕战争……谁要是抹杀和破坏这四分之一人类的利益而妄想独断地解决与中国又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那么谁就一定要碰的头破血流。”

可也就是周总理发表演说的同一天。李承晚军第三师越过了三八线。

“这个兵我看是非出不可”

出兵朝鲜,事关国家大事,任何一方的意见,也都必须考虑在内。

总而言之,赞同出兵的有,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林彪就曾针对出兵朝鲜有不同意见:

“打仗、打仗,我们打了几十年仗,10年内战,8年抗战,4年解放战争,人心思和啊,现在再出兵打仗,可是不得人心啊。”

“国家刚刚解放,还有土匪在活动,还出去打,自己顾得过来吗?再说,对国民党作战我们有把握,打美国的现代化,还有原子弹,我们行吗?我看中央还是要慎重考虑,稳妥行事。”

可毛主席心中注意已定,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不是我们要打,而是我们不得不打。

图|毛主席

10月4日,中央派出的专机将彭德怀从西安接到北京,当晚就住在了北京饭店。彭德怀这次回来,是要向中央汇报西北工作的情况。

躺在北京饭店的彭德怀,几乎是彻夜难眠,一开始还以为是睡沙发床不太习惯,结果搬来地毯睡在地上,还是睡不着,脑子里想的都是美国占领朝鲜以后的种种情况。

第二天开会,彭德怀旗帜鲜明地站在毛主席一面:

“出兵援朝是完全必要的,无非是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美军重兵摆在鸭绿江江岸和台湾,它要对我们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能找到借口,我们还是不得安宁。”

“这个兵我看是非出不可。”

彭老总的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在颐年堂开会期间,毛主席逐个与政治委员谈心,逐个做工作:

“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尽管有些同志对出兵有些意见,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别人处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作为邻国和伙伴,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是难过的。”

毛主席说服了与会的全体人员,大家一致决定:出兵朝鲜。

图|毛主席与彭德怀

在毛主席的心里,已经选定了合适挂帅的人选。

“个别人反对无碍大局,历史照样前进,革命照样胜利,我们的额彭大江郡,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啊!相信他一定能大好 这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

决定出兵后,毛主席与周总理开始商量,究竟是以怎样的名义出兵?

这关系到整个战争的性质问题。

如果就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入朝参战,那等于说是以国家的名义参战,等于公开向美国宣战,无形中给了敌人扩大侵略战争的借口,怎样做到师出有名,毛主席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反复的商讨中,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倾向于使用“支援军”的名义。

“支援朝鲜人民嘛。”

两位领袖意见初步一致后,在拟定计划方案时,就已经开始使用“支援军”的字样。

不过使用“支援军”的名义,毕竟还只是一个初步建议,对于是否公之于众,毛主席还是采取了慎之又慎的态度,并就相关事项,请教了诸多资深的民主党派人士。

图|周总理

一开始有不少人表示赞同,认为“支援”两个字非常合适,不需要再专门为此费神,可毛主席并不赞同:

“一定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果不其然,在广泛的征求意见中,著名民主党派人士黄炎培先生,就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支援”、“志愿”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主义者、民主教育家,因德高望重,被人尊称为“黄任老(黄炎培字任之)”。

辛亥革命时期,黄炎培就加入了同盟会,二十世纪初黄炎培投身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救亡运动。

与中国共产党的交情,则始于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双方逐步的了解过程中,黄炎培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情怀。毛主席、周总理对这位老先生也有颇多的了解,知道这位先生常有一些真知灼见直言不讳,对他十分尊重。

就毛主席广泛征询“支援军”建议时,黄炎培有不同看法,为此专程到中南海面见毛主席,毛主席十分重视,并叫来周总理一起听黄炎培的意见。

“有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啊。”

黄炎培一落座,便郑重其事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仗就不那么好打。”

图|黄炎培

周总理笑了笑,对黄任老说:“我们叫支援军,有什么不好吗?支援朝鲜人民,不是名正言顺吗?”

“不,不,不。”

黄炎培摇了摇头说:“这样的叫法是不是师出有名,我看还值得考虑。”

“怎么能说是师出无名呢?先生有何高见啊?”周总理仍旧微笑着,耐心的询问。

毛主席对这一问题也感兴趣,他盯着黄炎培,想听听他的建议。

黄炎培像个教书先生一样耐心的解释道:

“支援军,顾名思义,那就是派遣出去的,还是以国家的名义,那不等于说是我们公开向美国宣战?”

毛主席、周总理仔细咂摸了黄任老的话,感觉确实有那么一些道理。

“噢,有道理。”

毛主席沉吟了片刻,从笔筒你拿出一支铅笔,将面前纸上“支援”两个字划掉,改成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志愿”

“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毛主席欣然说道:

“我们是人民志愿的么!这是民间的事儿,人民志愿去帮助朝鲜人民的,他们不愿看着朝鲜人民挨打,这不是国家与国家的对立。”

图|马德里保卫战期间国际纵队的旗帜

周总理连连点头,又比划了一个手势:

“‘志愿’两个字好,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来的志愿兵。”

周总理所提到的马德里保卫战,是指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事儿。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摩洛哥司令佛朗哥发动叛乱,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做出支持佛朗哥的决定,并派出干涉军公然支持叛军。

法西斯的猖獗也激起了全世界爱好正义和平人士的反对,来自54个国家3万多人自愿组成国际纵队,奔赴西班牙战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篇章。

“国际纵队”中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人,其中还有不少是知名人士,如作家海明威、白求恩,更多的一部分是农民、工人,还有一些知识分子。

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中国人。

黄炎培老先生十分高兴,不住的点头:“好,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你们领导人时光珍贵,我没有意见了。”

一听大事有着落,黄炎培也不作过多停留,毛主席、周总理一起送他上了车。

美军误以为是“小规模”的志愿部队

1950年7月7日,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确立,派遣联合国军进入朝鲜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革命委员会召开国防会议,并做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会议还决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25万大军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备将来战事一旦扩大,东北边防军能够迅速参与作战。至8月下旬时,第19兵团、第9兵团分别调至陇海铁路、津浦铁路附近,以备随时战略支援。

另外7月7日,周恩来同时指出,东北边防军一旦参战,立即“改穿志愿军军装,使用志愿军标志”。毛主席也在8月4日指出,要用“志愿军”形式。

那么也说是说,东北边防军一旦参战,那么东北边防军的司令员兼政委就是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0年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正式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为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了第一个命令:

“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为毛主席起草了一份命令:关于东北军区以及13兵团 组成志愿军的命令。

“应朝鲜政府请求,为了援助朝鲜人民的解放战争,反对帝国主义以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想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其他民主党派即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纪律和政治纪律……”

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聚集在中国东北的解放军迅速换上了志愿军军装。

10月8日当晚,彭德怀风尘仆仆的赶往沈阳,他要在部队出发之前,提前一步进入朝鲜,临别前彭德怀与诸位将军痛饮出征酒并致辞:

“从井冈山到朝鲜,还是咱们这些人,。咱们叫志愿军,其实也不是志愿的,要不是美国军队压到鸭绿江边,我也不会志愿,现在他打到咱们家门口,我志愿挂帅出征,你们志愿不志愿。”

“志愿!”

整齐浑厚的声音震动天地。

虽然名称上我们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征,可事实上却是以现役部队成建制规模的力量参战。

图|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

不过当时参战部队官兵,对于援助朝鲜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志愿”。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次战斗打响,40军118师对北镇的联合国军发动进攻,仅1个小时便夺取了温井。

11月1日,云山之战打响,39军对战美军著名的“开国元勋师”——美骑兵一师。大获全胜,对战的南朝鲜第一师仓皇逃窜,打出了一个开门红。

事实上即便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已经打响,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都不认为是中国军队大规模参战,还以为是小股部队。

白善烨指挥南朝鲜军第一师在云山驻扎时,曾发电报给麦克阿瑟称遭遇中共军队主力。

麦克阿瑟接报后轻蔑一笑称:

“是中国边境守备部队,数量不过5000,中国军队不会参战,他们如果参战,仁川登陆时就参战了,中国人没那个胆量。”

而事实上他们误以为的小股部队,是志愿军4个军、12个师、3个炮兵师26万大军。

一开始毛主席和彭德怀曾考虑,入朝参战部队应分为两批入朝,第一批为两个军六个师,在加上两个炮兵师。

图|时任南朝鲜军第一师师长的白善烨

不过新中国建立初期,防空力量严重不足,空军也尚未完全建成,考虑到美军在我军渡江后,极有可能大规模轰炸鸭绿江封锁通道,造成后续部队渡江困难,况且当时敌军在朝鲜的兵力,达到15个师42万人,贴近鸭绿江一线的部队就有13万人,分两批无法在兵力上形成优势。

于是毛主席与彭德怀做出决定,4个军同时开进朝鲜。

第一次战役,没有公开志愿军参战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8师在温井首战得胜。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致电毛主席请示战报新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战报不是以志愿军总部的名义发出的,而是以朝鲜人民军总部的名义写的:

“我军于25日全歼狂妄北进的敌军先头部队。”

战报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场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结果。

10月27日,毛主席电示彭德怀:

“暂时不宜发表作战新闻,待战役告一段再发表为宜。”

第一次战役期间,中朝双方都没有公布志愿军参战的消息,也进一步起到了迷惑联合国军的目的,整个一次战役期间,美军始终认为,他们面前遭遇的中国军队,只是小股力量。

图|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经过要图

1950年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落下帷幕后,毛主席决定公开志愿军参战的消息,以鼓励中朝人民抵抗侵略的热情,但同时又指出,不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而只是以志愿部队来称呼参战部队。

毛主席致电彭德怀:

“为了迷惑敌人的目的,目前还是不宜以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发表战报,而应以人民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发表战报,但在战报中应当有几句话提到此次作战中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简称志愿部队,对外不称志愿军,对内则称志愿军)参加,并且打得很勇敢。”

11月7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国志愿部队”参战的消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军总司令部顷发表公报称:共和国人民军在朝鲜西北部的作战中取得重要胜利。在此次作战时期,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的加入,这个志愿部队在人民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之下,和人民军一道参加了作战。在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的参加之下,人民军在温井、云山一带击溃了李承晚匪军第二军团4个师及美军一部,迫使该方面美国侵略军及李承晚匪军逃至清川江以南。

志愿部队的提法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代表着在朝鲜战场上,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零散的支援部队参战。

同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

志愿军在西线布置了全部的6个军的兵力,而在东线长津湖地区,则调了刚从国内赶来的第九兵团3个军。

在联合国军进攻下,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将敌军诱入作战地区。

西线战场主要以美军第九军为作战目标,在以清川江南北地区对美第八集团军采取大规模包抄作战,38军113师创造军事历史上的奇迹,以14个小时急行军70公里,穿插三所里、龙源里,切断美军南撤的通路,40军也抽调出一部分兵力,抢占军隅里,主力继续向安州方向推进。

图|长津湖战役

东线战场的长津湖地区,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志愿军抢占下碣隅里、柳潭里、新兴里和古土里地区,切断美军陆战一师逃跑的通道。

二次战役,志愿军歼敌3.6万余人,重创美陆战一师、二师、第25师、骑兵第一师,全歼美第七师一个团,并基本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以及土耳其旅,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员沃克也在撤退中遭遇车祸身亡。

考虑到这时候志愿军已经是大规模的入朝参战,成为既定事实,公布志愿军参战的消息,有助于振奋前线士气。

1950年12月5日,中朝正式公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志愿军参战的消息引起了美国的恐慌,虽然杜鲁门、麦克阿瑟毫不掩饰的用原子弹威慑。

毛主席、周总理却并不恐慌,反而还出人意料地笑了:

“我们的对手实在是不够高明,有来玩儿这老一套的把戏了,美国这个在世界大战中捡洋落起家的暴发户,他的领导人全是一些一触即跳的家伙,没什么了不起,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那些话都是吓唬人的,靠战争和原子弹讹诈,起结果只能使美国更加孤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图|美国总统杜鲁门

果不其然,杜鲁门声明一发表,英国首先慌了,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接着联合国大会上,有13个国家要求在朝鲜停火。

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响亮而又光荣的称呼,从此开始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战场上,并以顽强的意志决心,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至最后的成功。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张达明(张达明电视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