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人物形象(薛宝钗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红楼梦:封建礼教造成的薛宝钗的悲剧形象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自云守拙。这将薛宝钗的美貌与自身气质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与薛宝钗相对应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位极具的艺术魅力的形象,林黛玉有着"敏慧的资质,秀逸的气格,率真的天性,卓异的才华,高洁的情操,娴熟的风度,空灵变幻的美和难以捉摸的态。"从林黛玉出场开始,宛如仙子般翩然而至: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与林黛玉相比之下薛宝钗显得更加具有生活的气息,不似林黛玉那般显得不食人间烟火,薛宝钗比林黛玉更加的健康丰满,同时薛宝钗也比林黛玉在外貌上更加容易使人亲近,也更加符合封建长辈的审美要求。所以在封建家长眼中薛宝钗更适合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妻子,所以在给贾宝玉选择妻子的时候,家长们把更多的目光都聚焦到健康丰满的薛宝钗身上。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作者描写的中心人物,容貌美丽,品格端方。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十分豁达,方寸得当,受到大家长的喜爱。事实上关于薛宝钗的形象意蕴,前辈今贤早有关注,有人指出薛宝钗身上有浓郁的封建文化气息,有人肯定薛宝钗是传统"贤妻"的标本,薛宝钗与林黛玉同样博学多才,但薛宝钗在大观园中却比林黛玉更加的得人心。在《红楼梦》的第八回中写道"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句话十分可观的写出了薛宝钗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社会要求的个性特点,与林黛玉尖刻的处事方式相比,薛宝钗则显得更加圆滑,一方面,薛宝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问三不知",这就表现了在封建礼教影响下薛宝钗克己复礼、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薛宝钗懂得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待人亲切。在荣国府这样一个大家庭中,薛宝钗也能游刃有余,赢得大家的赞美。

薛宝钗劝导贾宝玉一番俗世为人的道理,却被贾宝玉直斥为"好好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蠢之流。"薛宝钗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贾宝玉,让贾宝玉顺着家族为他安排的仕途之路前行,但贾宝玉却极力排斥封建家族和封建礼教带给他的压迫,也不想沿着薛宝钗所希望的路走,即使最终二人结为夫妻,但在本质上二者是冲突的,这就注定了薛宝钗的一生是悲剧的,这也是封建女子的悲剧,依附于男子生活的女子最终结局始终是悲剧的。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这本书时,将书中的人物都赋予了不同的人物悲剧,林黛玉的泪尽而逝,贾宝玉遁入空门,而薛宝钗则用自己的一生来演绎悲剧。薛宝钗的悲剧来自于很多方面,有来自于自身性格的,也有来自于封建伦理的束缚的,林黛玉用自己的眼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薛宝钗则是用自己漫长的一生来演绎封建伦理造成的悲剧。

在性格上,薛宝钗十分知书达理,温敦聪颖,胸襟宽阔。她是传统女性的代表,"薛宝钗是封建时代最美满的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薛宝钗顺应了封建家长和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薛宝钗在当时社会中无疑是完美的。薛宝钗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与周围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在面对社会规范与个体的选择时,薛宝钗在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自觉地放弃了个体自我,在大观园中,薛宝钗是整个家庭中最 明智的女性,薛宝钗认同大观园和当时封建社会的主流范畴,用遵从和规范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让自己在当时社会中能够得到封建家长的认同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如鱼得水。从薛宝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道德的虚伪的一面,对长辈的阿谀奉承。

薛宝钗在生活中选择压抑自我。在与林黛玉和贾宝玉三人的爱情中,薛宝钗同样是被安排进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中间的,在封建家长的眼中,薛宝钗能取代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薛宝钗比林黛玉健康,丰满,更适合处理家庭事务以及照顾贾宝玉,而林黛玉常年吃药,不适合帮助贾宝玉处理家庭事务,对于薛宝钗来说,她明明知道贾宝玉喜欢的是林黛玉也知道自己是顶着林黛玉的名义嫁给贾宝玉的,虽然自己的内心有不愿意,但她依然遵从大观园内封建家长的主流意志,以自己的终身幸福为代价,虽然她也爱着贾宝玉,但薛宝钗也是不希望自己作为别人的替身。在这件事当中人们往往会把目光都集中到被棒打鸳鸯的林黛玉身上,都同情着林黛玉,感叹着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但很少有人去发现薛宝钗在这件事中的悲剧性。

如果说林黛玉的悲剧是让人一下子就痛彻肺腑的,那么薛宝钗的悲剧则是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的,在生活中她或许可以得到贾宝玉,但在贾宝玉的心中,他始终爱着林黛玉。在爱情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能忍受这样的婚姻悲剧,但在当时的社会以及封建礼教的影响、封建家长的安排之下,性格使然的薛宝钗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婚姻。被强制安排的婚姻最终是不幸福的,在相敬如宾的生活中,薛宝钗内心所受到的煎熬也是令人同情的。被封建家长强制安排的婚姻中,薛宝钗并有感受到婚姻带给她的幸福,最终,贾宝玉"弃而为僧",薛宝钗也只落得独守空房的下场。有人说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是她在进入贾府之后一系列阴谋诡计的结果,不排除在某些细节我们可能会觉得薛宝钗耍手段,但在我看来,造成薛宝钗这种结果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而薛宝钗不过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从这一点来说薛宝钗的一生也是充满着悲剧。

反观林黛玉则是悲凉孤独、多愁善感的性格,造成林黛玉这种性格的原因是她生活的环境。林黛玉出生于书香门第,因父母双亡,便投靠至拥有显赫家室的荣国府,在长期寄居在贾府的生活中,使得原本孤傲自许的林黛玉更加的敏感和多疑,唯恐有人对她怀有歧视和轻蔑。在贾府的生活中没有人能够理解她,认为她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远不如薛宝钗那般胸襟宽阔为人处世方面也不如薛宝钗那般讨人喜欢。纵观林黛玉的一生可以说林黛玉是为爱情而生的,曹雪芹为她安排了一生流泪,泪尽而逝的命运,正如绛珠草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林黛玉将自己一生的眼泪都还于贾宝玉,最终在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之日泪尽而逝、香消玉殒。与林黛玉不同的是,林黛玉是受到大家的怜爱的,而薛宝钗则是自己在荣国府这个大家庭中寻求生存,迎合长辈,善于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薛宝钗的悲剧来自于她自身的性格与所受到的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是完全被背道而驰的,"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凭自然的表现着自己的灵性;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则代表着当时知识分子的情感。"从性格上来看,薛宝钗是理性的,而林黛玉是感性的。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方面的差异让温柔敦厚、随时守分、时时刻刻都遵守着"三从四德"的薛宝钗成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淑女的典范,受到封建家长的喜爱,而任性任情、自许孤高、充满灵性,有时还有些孤傲尖刻的林黛玉却在当时的社会中被周围的人所抛弃渐渐地疏远了她,最终造成林黛玉由开始的众人怜爱到最后的孤影自怜。林黛玉和薛宝钗在为人处世方法及自身的性格特点是造成两位才情皆优的女子的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薛宝钗的性格在当时的社会中无疑是完美的,但正是因为顺应时代要求的薛宝钗与贾宝玉有着不同的生活追求,所以最终二人的命运也是以悲剧结束的。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代表了同一时期之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林黛玉具有新时代女性的某些特征,而薛宝钗则是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最传统的女性的特点。林黛玉对自己的爱情具有霸道的一面,她看到贾宝玉和晴雯等人亲近时,会生气,耍脾气;而薛宝钗在对待自己的爱情时则是选择宽容,对贾宝玉和他人的亲近视而不见,薛宝钗是封建礼教影响下被束缚女性的典型代表,对于封建家长的安排,薛宝钗选择顺从,这也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薛宝钗明知道贾宝玉始终坚持"木石前盟",而且也没有在意大家眼中的"金玉良缘",但她还是代替林黛玉嫁给了并不中意自己的贾宝玉,这就是薛宝钗的悲剧,同样也是被封建礼教束缚的中国传统女性的悲剧的缩影。

曹雪芹在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对《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和人物形象,如果说林黛玉的悲剧是来自于她自身的性格,那么薛宝钗的悲剧则在于封建礼教对她彻底的思想束缚。薛宝钗是在封建社会环境中千千万万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女性的真实写照,遵从于封建礼教的束缚,遵从于封建家长的安排。薛宝钗就是在当时社会中封建女性伦理纲常的标杆。薛宝钗温柔娴静,饱读诗书,宽容大度。她奉劝宝玉走上仕途之路,谋个功名,为贾府的发展作更进一步的努力。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要求中最理想的贤妻的榜样。作者通过描写薛宝钗这样一个在封建女性中近乎完美的一个角色,来烘托出贾宝玉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贾宝玉与薛宝钗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贾宝玉与薛宝钗的不同在于薛宝钗顺从于封建礼教的束缚,遵从社会的主流思想,而贾宝玉则反对封建礼教的约束,作者除了用薛宝钗烘托出贾宝玉与林黛玉背离封建伦理道德的形象,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通过对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刻画及其结局的设计来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的束缚及压迫。三从四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都是束缚女性性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作者通过描写"完美"的封建女性-薛宝钗以及对她结局悲惨,直接批判了封建社会及封建伦理道德,同时也在另一方面预示着束缚封建女性的落后思想最终会走向灭亡。

《红楼梦》整部著作中,女性的悲剧可以说贯穿了整部作品,"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还;冤冤相报自非轻……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这几句词将薛宝钗、林黛玉、探春、惜春以及王熙凤等众多女子的悲剧做了简单的交代,最后

落得"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揭示出《红楼梦》整部作品的悲剧性。《红楼梦》这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是封建社会中无数被压迫女性的悲剧缩影,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往往被大的社会环境所影响,生活中往往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思想的束缚,女性在生活中是遵从于封建家长和丈夫的,在生活中她们属于男性的附属品,没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力,封建伦理道德对她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是当时社会女性悲惨命运的集中体现,曹雪芹创作这些人物的初衷应该也是想把整个的封建社会投影到荣国府这个大家庭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做一个集中并且全面的体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同时也体现了对封建时代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

通读整部著作,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性格与环境,伦理束缚与自身性格冲突是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本,薛宝钗命运的悲剧的根本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这或许就是曹雪芹创作出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的初衷。通过对薛宝钗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对封建礼教对女性压迫的批判。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明朝首都在哪里(宋朝首都在哪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