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因打破阶层的僵化而兴,因造成思想的僵化而衰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流传时间最长、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考试录取制度。科举制度长期以来,为中国的官僚系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有利于国家的长久治安。但是,科举制中的“独尊儒术”,又造成中国社会和文化逐渐走上僵化,不断丧失活力。科举制从萌芽到出现,从兴盛到衰亡的历程,见证了中华文明1000年多年的兴衰。了解这个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更加明白中华文明的兴衰之由。
一,从萌芽到产生:打破了上层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科举制的本质,就是通过考试来实行录取、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而言,人们认为科举制产生于隋朝,不过考试制度的产生却拥有更早的历史。在夏商周三代,实行世卿世禄制,整个社会上层被血缘贵族垄断,下层的人基本是没有向上攀爬的可能。三代的教育体系也是为贵族服务,教授内容主要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当时的学校有考核制度,其中就涉及一定的考试,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此出现。
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贵族阶级的权力被打破了,许多新的阶层开始进入国家的上层。该时期的人才选拔主要是通过举荐和考核,其中考核中就包含一定的考试。但是一直到汉代之前,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都是不完善的,带有很强的随机性。
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的从秦朝就开始萌芽,到汉武帝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的主要方法就是郡县长官向中央推举人才,这其中就分为了诸多的科目,如孝廉、茂才、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悌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这些科目有的偏向道德方面,有的偏向才华方面,偏向道德方面的一般就是通过地方举荐,而偏向才华方面就要经过一些考核,包括面试和笔试。
汉代教育
在西汉时期,察举制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到了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崛起,察举制逐渐沦为了世家大族垄断地方权力的工具,再也无法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了。东汉时期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对察举制的讽刺。尽管如此,察举制对后世的科举制依然造成很大的影响,如察举制创造的明经、秀才等科目在后世依然沿用;察举制的一些考核方法在唐朝继续使用;察举制“以儒为尊”的理念被科举制继承并且强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演变为了九品中正制,成为了门阀士族把控国家权利的工具。当时有名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对九品中正制度的抨击。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不但堵塞了从民间的上升之路,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大权,对社会的发展和皇权的集中都是不利的,因此必然会遭到中央的限制。到了南北朝时期,许多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落,寒门地主开始兴起,国家也在这个时候也开始通过考试等方式录取寒门子弟。如。梁武帝设五经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就学。
南北朝时期的这种现象为隋朝考试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试图通过举贡、考试等方式录取人才。到了隋炀帝时期,设置了十大科目进行取十,其中包括重要的明经、进士等科目。通常,人们将进士科的设置看作是科举制的产生。不过,隋朝的科举制和汉代的察举制并无多大的差距,隋朝的科举考试资格依然必须经过地方官员的推荐;隋朝的科举考试没有形成定制,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科举考试的人数极少,在当时显得不重要。因此,隋朝的科举制还处于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过渡阶段,是十分原始的。
二,唐宋时期:科举制逐渐走向了完善
科举制真正发展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制度是在唐朝时期。唐朝建立之初,急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获得更多的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因此十分重视人才选拔。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各州学生和地方的各类人才,在县级和州级的考试后,就可以到京城参加考试。并且规定了考试的日期、对象、预选方法等。第二年,李渊又颁布诏令,宣布士人拥有“自举”、“自进”的权力,于是出现了“怀牒自应”的报考方案。这些政策的颁布,就标志着国家定时公开设科招考的、士人自由报考的科举制度最终形成了。
之后,唐朝的科举制度又不断完善。唐太宗规定进士必须读一部经史,他没看到新进士产生了,就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不过唐太宗时期的进士录取数量很少,因此考试难度很大,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高宗时期,进士名额得到了增加。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殿试和武举的先河。到了唐玄宗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数大规模增加,“一岁贡举,凡有数千”。
在这个过程中,考试的科目不断定型。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为秀才、明经和进士。秀才主要选拔博学高才,在唐朝各科中地位最高,难度最大,不过该科目最后被废除;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察考生在诗歌散文方面的创作能力。因为唐代将诗歌创作纳入考试范围,也推动唐诗的繁荣。
需要注意的是,在唐朝的科举制中,过去的士族依然占据绝对的优势。他们凭借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和文化底蕴,长期占据着科举录取的大部分名额。如《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有71%是来自于士族。在唐代的政坛上,也主要是崔、卢、李、郑、王、韦六大士族占据优势,他们共出宰相102人。但是科举制的产生毕竟打破了士族过去垄断仕途的现象,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一个机会。终唐朝一带,寒门子弟的录取名额虽然少,但是比例确实一直在上升。
宋朝在唐朝的基础之上继续完善科举制。在考试程序上,推行糊名法、禁止考生对考官称门生(因此宋朝的考生都自称为天子门生),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在考试内容方面,王安石变法曾经废除了明经,更加重视考核实际能力;在录取规模方面,宋朝由于推行“文官治国”,因此大规模扩大了录取数量。由于宋代文化的下移和科举考试规模录取规模的扩大,使得大量的庶族地主阶层进入了国家官僚系统,士族已经不再占据优势。从宋朝开始,中国的士族时代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乡绅阶层。
三,元明清:科举制的完备和僵化,最终衰落
元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受到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正式恢复了科举制度,史称“延祐复科”。这次科举考试虽然录取规模有限,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这次科举制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了中国的官方思想。“延祐复科”规定只能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出题,并且只能按照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说法作为标准答案。这就意味着,中国古代的考试科目从过去《五经》转为了《四书》,指导思想从汉学转为了理学。
明清时期,科举制又重新恢复了起来,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在体系方面,明清科举形成了由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组成的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又分为若干考试组成,而且考中的各级考生都有固定的称呼;程序方面,科举和学校紧密结合,“科举必由学校”,不准士人自由报名;在考试的格式方面,推行八股文,其文多拘于偶对,大抵冗长繁复,让考试流于形式化;在考试内容方面,继承了元朝以理学为正宗的规定,必须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限制范围。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虽然完备,但是却限制了人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对思想造成了极大的禁锢。在唐宋时期,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人才比比皆是;在明清时期,许多真正的人才反而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如蒲松龄屡试不中,最终选择当一位教书先生,但是他却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聊斋志异》。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对科举考试进行抨击的作品,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著名的大学者黄宗羲也认为当时的科举制限制思想的自由、内容空洞无用、陷溺人心、败坏学风等。
明清时期,正是世界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期。在中国,也出现了这种转变的趋势,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市民阶层的规模壮大。市民阶层的壮大改变了社会的观念,出现了“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反传统的思想。特别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等思想家,已经对传统的理学思想进行了批判,甚至开始公开质疑君主专制。另外,随着“西学东渐”思想出现,一些先进的西方知识也传入了中国,也对传统的思想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是,在明清科举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束缚下,中国士人大多数还是执着于“读书当官”,将儒家之外的学问视为“奇技淫巧”,限制了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因而,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开始限制中国社会的转型。
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不断传入,中国的传统教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就开始兴办新式的学堂,培养新式的人才。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废除科举制。早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就提出过废除科举制,但是此举必然遭到了传统士人的强烈反对,最终无果而终。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被迫推行“新政”,其中在文化教育方面就是要兴办学堂,废除科举。从1901年开始,清朝开始改革考试的内容,到1905年,清朝正式废除了科举考试。
结语
科举制度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它的衰落也是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僵化而出现。在早期阶段,科举制度加速了社会的阶层流动,不仅为国家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也缓解了社会底层的矛盾。在后期阶段,科举制度逐渐走向了僵化,其开始的程序、内容都不断变得狭隘,禁锢了人的思想。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它本身是先进的,而科举制的衰落是在于其开始的程序和内容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了。如果能够将科举考试的程序、内容进行改革,那么科举制依然能够重获新生。如今的“国考制度”和高考制度都是对科举制的继续发展,西方的文官制度也是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现的。可以说,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一大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