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和“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应用。和中国的“市管县”体制不同,日本、美国等国家实行“县管市”模式,那么“市管县”和“县管市”体制有何异同,哪一种体制更合理一些呢?
贵阳市
【市】
【市】的原意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做买卖,进行集中交易的场所,这个聚集地就是集市。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借鉴日本“市”的建制模式,在江苏进行“市制改革”,把县城及5万人口以上的镇改为“市”,不过受种种因素影响,改革很快被叫停。
1921年,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建制市,这标志着“市”由交易场所正式演化为新的行政区划单位,“市”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县】
【县】作为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名称,一直是指地域比较广泛的大片区域。《说文》“县”字解,曰:“天子畿内,县也。”“畿”即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而春秋时期,“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最初设置在地广人稀的边疆之地,到了后期县制才推广到内地。
台湾省行政区划图
从“县大市小”到“市高于县”的演变
从“市”、“县”的本意来说,“县”是大于“市”的。不仅如此,从城市发展史上来看,“县”也比“市”大。比如民国初期我国就实行过一个县管理若干个市的行政区划,至今在台湾省,依然是县大于市(院辖市即“六都”除外)。
在我国,1980年代前,“市”作为行政区划更多是“狭域”的,主要指城区及接近城区的周边区域。这个周边区域自然也包括部分县,当时的出发的是依靠“市”自己管理的县保障其蔬菜、副食品供应。大多数“县”则由“地区”管辖。
1980年代初期,为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江苏率先试点“市管县”体制。其后,随着撤地设市的推广,“市”作为行政区划,由狭域市变成了广域市。从此后,地级市不仅要管理城区,还管理周边的县。自此形成了“市高于县”的市领导县体制。
福冈县行政区划图
日本的市出现于明治维新之后
日本的“市”一词源于中国,明治时期,日政府废“藩”改“县”,出于扶持工商业的发展的目的,对原各藩驻地即“藩城”和5万人(后降为3万人)以上的工商业聚集区进行单独管理,“市”就这样由原来的交易场所被引申为新的行政区划单位。从而形成了日本“县”比“市”大的局面。
在日本,“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可是“市”却不完全相同于中国的“县”。日本的县与市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县”并不是“市”的上级(和美国类似)。县政府对其县域内的各市政府只能是建议或指导,而不能对其下达行政命令。这也是两国市县和县市关系的本质区别。
山西省忻州市政区图
“市管县”和“县管市”,哪个更合理?
从区域范围来讲,城市与地理认为日本的县市体制更合理一些,它更接近于人们对市县的固定认知。也能消除认知歧义。比如山西忻州市,对于外省人来讲,忻州市既可以是作为行政区划的地级忻州市,又可以是忻州市区(忻府区)。而对于本地人,如忻州市下辖保德县人来讲,忻州市就是指市区(主城区)。同样是“忻州市”,因为所处区域不同,意义或者说指向就完全不同。
从区域发展角度来分析,市管县体制很容易造成市与县争利,市“卡县”、“刮县”等现象,这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而县、市平等则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当然这又设计行政层级问题,本文不做讨论。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