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但又略感遗憾,第二轮的双一流名单公布,浙江工业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再一次落榜。很多网友也感慨,真替这两所院校惋惜,再怎么努力都不如出身好。
说实话,昆明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如果按实力,确实不弱于很多211和双一流,在各自的省份都是千年老二。昆明理工大学的上面是211的云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前面是华五的浙大,在综合实力上想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
不过,两所学校的理工科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昆明理工,稳居云南省理工科第一,多次夺得了国家三大奖,近几年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此轮双一流志在必得的生物学,无奈输给了云南大学,很有希望的“冶金”,也被截胡,给人一种失落感;浙工大,全国排名66,比很多211都靠前,同样落榜。
昆明理工大学,这所源自于1954年的院校,实际上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全国有色金属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1999年,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工业大学合并,成为中西部24省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之一。
现在的昆明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环境工程)。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昆明理工一共24个学科参评,没有A类学科;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机械4个学科为B类;力学、计算机、土木、建筑、矿业等20个学科为C类。
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浙江工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工业大学一共20个学科参评,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A-;机械工程学科、工商管理学科等9个学科获得B等级。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等8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我们先说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的冶金,按发表的论文和科技创新,做出的经济贡献,如果国家想要扶持,上个A-肯定是十拿九稳,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昆明理工是第四,前2名的是2个A+。到了昆明理工,直接B+,连个A、A-过渡都没有。如果要扶持,上一轮应该就扶持,明白人都懂得道理。
双一流政策不同于211和985,既然国家扶持不了,那就必须依靠学校拿出硬实力,才能突破自己。作为云南省的独苗云南大学,已经被扶持了几十年,多一所理工类大学对于云南发展来说应该是大势所趋,因为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促进就业,还是作为桥头堡辐射东南亚发展的需要,理工类都是必须的!
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代表,昆明理工大学的理科投档线一直位居云南第一,这样从侧面说明学校在考生心中的口碑是相当优秀。
鉴于动态变化的双一流,下一轮的昆明理工,希望是最大。
对于浙江工业大学,一直被浙江人认为是省属高校的第一,不是211胜似211,不是双一流胜似双一流。浙工大近些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走综合性的路子,本来是一所工科强校,硬是要发展德智体美劳,这样势必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重新布局冷得不能再冷的化工,继承过气了的土木建筑,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杭电比拼人工智能,似乎永远都在找寻自己的突破口。
眼睁睁地看着宁波大学被评上双一流后,浙工大自己都感觉脸肿起来:一个学院出生的大学,连续十几年拿着省内最多的经费,却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2022年的经费预算更是达到了39亿,超过昆明理工大学2倍有余。
总体来看,两所院校给我们的印象是:给了实力不够,不给还略微可惜。给了其他学校颇有微词,不给貌似还差点什么。两所院校无非两条路,一转型,努力几年抓住国家队尾巴。二继续保持现状,在国家队扩军几轮后彻底沦为普通大学。
至于谁最有可能冲击下一轮双一流,在本人看来,昆明理工大学似乎把握性更大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