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的那句名言"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千古流传。一直以来,大家都理解成:陶渊明不愿为了五斗米的俸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资,而向权贵和上司卑躬屈膝。可为什么陶渊明堂堂一县之长,只有五斗米的俸禄?这也太少了,怎么养家糊口?接下来让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大意是一天只挣五斗米,还要向如此小儿点头哈腰?于是不干了,回家莳弄其菜园子。
据说西汉时官吏的俸禄是年薪制,全发粮食。每年领取的粮食以重量计,也就是他们的"品秩",于是,有万石、二千石、六百石等种种名目。从东汉开始,俸禄形式有了改变,还是称为"石",实际是发给一部分粮食,一部分现银。这个变化颇受官员们欢迎。因为在此之前,要用些银两了,必须先卖出一些粮食换钱,然后才能去买物品,很不方便。按史料记述,东晋时县令的年薪是400斛(1斛=10斗)粮食,一般发给一半粮食一半折合银两——如果按月发,则是发15斛粮米,余下发银钱。15斛粮等于150斗,分到一月30天,刚好一天5斗。
按照陶渊明任县令时的薪俸来计算,是"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一斛为十斗,一日薪俸是五斗米和八十三钱,五斗米的价钱也正是八十三钱。当时每斗折合现在约3.2斤,那么五斗米就折合为现在的十六斤米。那么他一天的薪俸即为现在的三十二斤米。按照当时生产能力低下、粮食资源匮乏的时代,这个薪俸不可谓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丰厚的了。然而他仍然"挂印而去"。
可见,他的离去并不是瞧不起这五斗米,而是看到当时的官场是个"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大染缸,令人失望。所以,就算五斗米不要了——不能"徒为所污"。当下有些人喜好自嘲,工作一多,常说"不为五斗米折腰",以为这是低收入的意思,其实是不知五斗米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