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1977年方志敏殉难42周年,黄维前往祭拜:道出一声迟来的"对不起")
1977年方志敏殉难42周年,黄维前往祭拜:道出一声迟来的"对不起"
1935年8月,革命先驱方志敏牺牲了。1977年,蒋介石爱将、原国民党高官黄维前往祭拜。
看着眼前苍凉的墓地,高龄73岁的黄维潸然泪下,久久道出一声迟来的“对不起”!黄维为何要道歉?他与方志敏有何渊源?
黄维晚年
莫逆之交
黄维1904年出生,江西贵溪人,他与方志敏的相识,大概要从1918年说起。
那一年,年仅14岁的黄维,考上了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能上大学自是欢欣鼓舞,然黄维年少离家,难免会产生种种不适。学习与琐事交织,让他越来越想念家乡的亲人。
但没过多久,黄维就遇上了一个对他照顾有加的大哥哥,并结下深厚情谊。而这个人,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上饶人,家里世代务农,生活十分贫苦。
很小的时候,方志敏就展现出聪明灵慧的一面,方家父母不愿儿子也当老农民,紧衣缩食供他上了私塾。
但家里生活确实难过,方志敏8岁上私塾,到12岁就不得不回家务农。
有道是逆境出人才,方志敏显然就是这样的。他一边种地谋生,一边自己学习,17岁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
在这所学校,方志敏第一次接触到先进思想,并加入了校进步组织。
方志敏
之后,方志敏高歌猛进,又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与黄维成为了好朋友。
方志敏比黄维大5岁,初见黄维,就觉得这个少年不一般。后来看他年幼离家,很多俗务不通,不由心生怜悯,给了黄维不少帮助。
在那时的黄维看来,方志敏这么做无异于雪中送炭,跟亲哥哥也差不多了。
所以,一到闲暇时间,他就来找方志敏。接触久了之后,黄维对这个异性大哥是由衷的佩服。因为他学识渊博,言之有物,对一些事物总有独到的看法。
1915年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又改名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有些让黄维朦朦胧胧的事物,经方志敏一点拨,总会茅塞顿开。
有时候哪怕给不出具体方案,黄维仍有不虚此行之感。他的理性思维和浅层民族观念,基本都是在方志敏那被启发的。
正是因此,黄维特喜欢跟方志敏在一起的感觉,一有时间就跑来他宿舍。
有一回,黄维来找方志敏,恰好在他宿舍里发现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杂志,当即如获至宝,问方志敏怎么有这么多好书?这书能看吗?
新青年杂志
当时时局混乱,政府对学校的管控很严,好多进步书籍不仅不让看,而且一般人根本买不到。
对于黄维的小心,方志敏也没在意,当即安慰他没事,有这种书的人很多,学校的先生也推荐他们多学多看。
还告诉黄维,如果想看的话,就拿去看吧!一听这话,黄维是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
在这些书里,黄维第一次知道了何为革命,第一次听到了打倒军阀列强、寻求人民解放的呼声。这让黄维大为震撼,内心激情万丈,迫切地想要加入。
民国军阀
可是上哪参加革命,黄维也没个头绪,于是找到方志敏,问他毕业后去往何处。
方志敏坚定地回答:“投笔从戎,到广州找孙中山先生。”
跟着先生一定能救国救民,干出一番大事业。
因为方志敏,黄维第一次知道了孙中山先生,并暗下决定,将来也要去广东投奔孙中山先生,跟方志敏一起干出大事业。
孙中山
久别重逢
1922初,黄维毕业了,暂时回到家乡贵溪,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由于方志敏的影响与引导,黄维对进步思想接受很快,并想引导更多人了解这些。黄维是想到就做,当老师之后,经常给学生们讲述共产主义思想,启迪孩子们的思想。
然而这一举动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当地乡绅不满黄维这么教,千方百计把他赶出了学校。
恰好在此之前,黄维的同学来信,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开办黄埔军校,邀他一起报考。这可正中下怀,1924年初,黄维收拾行装,辞别家人,踏上了弃笔从戎之路。
黄埔军校老照片
他先是到了南昌,准备找到方志敏后,一起去上海的报名点。
两人的缘分也是挺深,没等黄维找人呢,刚下车,就在候车室发现了方志敏的身影。那时候,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慷慨激昂地宣传救国理念,周围的乘客无不驻足观看。
黄维本是凑个热闹,谁知近前一看,演讲的竟是他心心念念的方大哥。
黄维立刻挤过厚厚的人墙,跑动方志敏跟前,深情呼喊:“方大哥!”方志敏回头一看,顿时惊喜了:“黄老弟!”激动之下,给了黄维一个给了个大大的拥抱。
方志敏 剧照
过了好一会,方志敏才问黄维,怎么到南昌来了? “大哥,我是专程来找你的,不想会在这里相遇!”
黄维同样激动,这相遇真是太巧了。正准备进一步解释,替人眼尖的看到远处有些不对劲,似乎有军警过来。
当即咽下要说的话,赶紧拉方志敏离开,边走边说:“大哥,远处好像来了一队军警,正向这边来,咱们还是走吧!”
随着他们走出候车室,军警也杀气腾腾的冲进了大厅。他们一边驱赶人群,一边搜寻着什么,还拉着行人恶狠狠地盘问。
民国时代的军警
查了一圈也没查出什么结果,折腾了好一阵,才悻悻而去。
黄维两人就在远处,看到军警渐渐远去,总算放下心来。
很显然,这些军警就是为方志敏而来。方志敏当初因领导学生反对腐败教育,在1921年被校方开除了,与黄维的联系自然也少了。
同年秋天,方志敏又考入教会学校继续学习。
第二年7月又退学去了上海,在上海大学做旁听生的同时,还担任《民国日报》的校对。大上海商业繁华,进步人士齐聚,各种先进思想层出不穷。
民国时期上海大学
也是在这个地方,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结识了诸多中共领导人,如陈独秀、瞿秋白、向警予等等。
1922年8月,组织决定让方志敏返回南昌,创建江西的组织据点,宣传马克思主义。正是因此,黄维才会在候车室看到宣传革命理想的方志敏。
当然,方志敏这些跌宕起伏的经历,黄维自是不知道的。但仅眼前看到的,黄维就更加佩服方大哥了,不说他的演讲有多深入人心,就说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些,便是极了不起的人。
方志敏 歌剧
黄维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说了出来,还对方志敏竖起了大拇指。被黄老弟这么夸赞,方志敏也有点不好意思,不由得转换话题:“对了,你来南昌找我有事吗?”
有事是自然的了,两人在一个石椅上坐下后,黄维说明了来意。
他想和方志敏一起报考黄埔军校,问方志敏的意见。报考军校?这事方志敏百分百赞同,当即拉起黄维,走,现在就动身,其他的事路上细谈。
不得不说,这两人可真是行动派,当即买了车票准备启程。
上海老照片
到达上海后,面对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黄维不禁内心惴惴。
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这么多的马路,一路走来,黄维深刻见识了什么叫“大上海”,实在太繁华了,简直就像另一个世界。如果没有方志敏陪着,估计他自己得迷路。
黄维的感慨,方志敏曾经也有过,但时过境迁,再看上海,他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这么好的地方却被军阀霸占着,如果属于人民,那该多好啊!”
然而再多的想法,也只停留于个人,想让上海属于人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人边走边聊,在方志敏的带领下,很快就到了报考地点。本以为能顺利报上名,结果来的太早了,考点还没接到报名通知呢!而且还有传言说,黄埔军校不一定能办起来。
黄埔军校
一听这话,黄维忧愁了。身上的钱快用光了,难道就这么回家?不,黄维不甘心。可是死守着?在上海停留,衣食住行都要钱,黄埔军校要是办不起来了,他又该怎么办?
尽管如此,黄维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留下来,等待希望渺茫的报考机会。
但他身上钱不多了,只靠节流肯定不行,还是得想办法开源。
黄维不由考虑,自己能找个什么工作?最开始黄维想做文书工作,毕竟他一个大学生,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可是人生地不熟的,他字写的不够好,也听不懂上海话,这条路算是被堵死了。
上海工人老照片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卖力气干苦力了。听了黄维的想法,方志敏深以为然,他们这种不定啥时候会走的外地人,确实很难在上海找到好工作。
既然黄维有了想法,方志敏也开始积极帮忙。找了个熟人,把黄维送进上海三星制铁厂,先解决吃住问题,还托关系给他找了个师傅。
在张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黄维进步迅速,很快就学会了一些简单活。而且他这人没有知识分子的倨傲,干活很是卖力,深得张师傅喜欢。
这边黄维在厂里“打螺丝”,那边方志敏则继续革命事业,于1924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的上海
报考军校,分道扬镳
时间一晃,两人到上海也有三个月了。黄维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慢慢适应了厂里的生活,并逐渐觉得当工人也不错。
就在这个时候,方志敏告诉他,黄埔军校开始正式报名了。一听这个消息,黄维把之前的想法抛到了爪哇国,激动的赶紧报了名。
之后,两人一起参加了军校初试,并毫无悬念地通过了。一想到能参军报国,做方大哥的同学,黄维就激动地不行。
然而就在他们收到复试通知书的第二天,事情有了变故。那天一大早,方志敏突然告诉黄维,自己有事,不能跟他一起去广州参加复试了。
方志敏剧照
黄维惊愕,有什么事比入学考试还重要?只听方志敏说:“黄老弟,你先去广州复试吧,等我忙完了,就去广州找你!”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黄维踏上了前往广州的道路。然而此时,他已没了最初的欣喜,他实在不明白,方志敏为何突然改变主意?
在他的眼里,方志敏热情可靠,行事认真妥帖,极令人钦佩。跟方志敏在一起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幼稚,又孤陋寡闻,还缺乏社交能力。
正是因此,他才更想不明白,方志敏怎么会放弃复试?这根本不像他做的事。
方志敏
心里的问号越来越大,黄维久久不能释怀。这个时候的黄维,哪会知道方志敏对他隐瞒了很多?
为了革命,方志敏已然决定牺牲一切。就如他所说的那样,“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
送别黄维后,方志敏回了南昌,开始在江西创建党组织。
这时候的他,可以说是忙的飞起,不仅要避开反动派的耳目,想方设法吸纳新成员,还要宣传革命理想,维持党组织的运转,哪还记得报考黄埔军校之事?
图文无关
但黄维还记得,到达广州后,没了方大哥的陪伴,他是郁郁寡欢。毕竟人生地不熟的,没个认识的人,想说话都找不到聊天对象。
而且他心里还有另一层担忧,要是复试不过怎么办?身无分文,无亲无故,他该何去何从?
带着这样的担忧,黄维直奔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报名准备复试。看着四面八方聚来的学子越来越多,黄维心里也没了底。
结果一天的复试下来,黄维全都顺利通过。多令人高兴的事,偏偏黄维没个能分享的人,这让他更加想念方志敏了。
年轻的黄维
可是直到榜单公布,黄维也没等来心心念念的方大哥,倒是意外遇上了同乡桂永清。
开学的时候,桂永清问黄维,方志敏怎么还没来?黄维也是一肚子疑问,明明说好办完事就来的,怎么就一去没了踪影?
由于通讯不便,再加上学业的繁忙,黄维慢慢将这事放了下来。
之后的几年里,他从黄埔军校毕业,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加入国民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到这个时候,他跟方志敏虽然党派不同,却也殊途同归,毕竟都是为了革命。
黄维
但自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两人立场就变了。
因为黄维坚定地追随老校长蒋介石,成其心腹爱将。黄维与方志敏,就此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殊途终同归
也是在这一年,方志敏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组织农民自卫武装,领导全省农民运动。
等“四一二”政变发生后,方志敏的处境越来越难了,被国民党“礼送”出江西。无奈之下,只得化名李祥松,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南昌起义
为响应八月份发生的南昌起义,方志敏回到家乡,组织领导了弋横起义。之后在江西东北多地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领导起义部队开展游击运动。
之前起义部队一遇反动部队就埋枪逃跑,是方志敏定下正确方针,必须回击,必须反“围剿”。
与此同时,他还首创了地雷战,制定了游击战术,一年内打退国民党四次“围剿”,在党内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哪怕成了信江苏维埃政权的主席,方志敏的日子依旧清贫。
方志敏
他当上信江八县主席后,老家人以为这是个大官,肯定有不少钱。
于是劝方母去要点钱,好歹把家里的帐还了。当年方志敏上学时,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为了他的学费,连本带利欠了700元外帐。
方母觉得儿子要是当大官了,确实该把这笔钱先还了,于是找了方志敏。
可方志敏“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每日饭钱也才七分。
对于家里,他很是内疚,上学欠外债就不说了,参加革命后,老家更是被烧劫十余次,日子苦不堪言。
红军
即便如此,方母也没怪过他。知道儿子是当穷人的主席后,还觉得“苦点也舒心啦”,此后再没来要过钱。
1930年,方志敏领导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逐步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1年,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与毛泽东、朱德等一起荣获红旗勋章,这是中华苏维埃最高级别的奖章。
1934年初,他又当选主席团委员,率抗日先遣队挥师北上。
被抓的方志敏
他们深入浙江、安徽等地,在国民党统治腹地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然而蒋介石怎么坐视共产党壮大?派出大量部队围剿。
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两个月后,终因兵力悬殊、没有后援而失败了。
1935年1月底,方志敏在江西玉山县被捕。面对国民党的劝降,他通通严词拒绝,誓要“为革命而死”。
在狱中,他每天花16个小时在写作上,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13万字遗著。同年8月,方志敏牺牲了。
纪念方志敏
而这个时候,黄维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与杀害方志敏的国民党,属于同一阵营。直到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场上被捕,这才结束两人对立的局面。
后来,黄维被转移到北京功德林改造。这地方,不是将军以上的,根本进不来。
初到功德林,黄维十分顽固,认为像他这样的,不是挨枪子,就是关押一辈子,对改造工作很不配合。甚至还主动挑衅,与别的战犯打架,这也是功德林唯一一起打架。
然而他却不想想,功德林的战犯每天三菜一汤,有奶有肉,是为了让他们最后挨枪子?
黄维
当黄维就是视而不见,家人怎么劝都没用。真正让他改变的,是从1952年开始,来势汹汹的结核病。
因为病情严重,他浑身不能动弹,期间都是功德林的管理员耐心照顾。喂药吃饭、端屎端尿,黄维躺了四年,管理员就照顾了四年。
而他用的那些药,国内还没有,只能去香港、澳门买英美生产的。
不光是黄维,杜聿明、徐远举这些人,国家都用心救治。当然,黄维的病情尤其严重,前前后后好几次危在旦夕,最后硬是被救了回来。
黄维
也是这些经历,让黄维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要是放在国民党部队,有病就得辞职回家,以他的家底,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医疗资源,恐怕早就完了。
出院之后,黄维算是摆正了心态,慢慢开始反思曾经的作为。
说实话,在功德林可比外面的日子好多了。衣食住行、医疗都不要钱,偶尔还会安排他们去各地参观。
每个月60元的生活费,饮食上有奶有肉有细粮,哪怕是最困难的那三年,他们的生活也没太大变化。以至于有的战犯特赦后,还想再回去,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了。
战犯特赦大会
1975年3月,改造27年后,黄维得到特赦,被安排在全国政协当文史专员,月薪200元。三年以后,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开始跟方志敏一样,走上了为国为民的道路。
曾经的两人选择不同,如今终究是殊途同归了。
1977年10月,黄维到南昌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名单上发现了很多认识的人,有曾经的师长、同窗,还有昔日领路人、敬佩万分的方大哥。看到这些,黄维当即决定要去祭拜方志敏。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看着眼前苍凉的墓地,黄维眼眶湿润了,深深地三鞠躬。
任凭冷风肆虐,依旧伫立不动,内心满是悲戚:“方大哥,我是黄维啊!50多年前,是您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期望我成为一个于国于民有用的人,可我……我对不起您啊!”
最后,黄维哽咽的说:“我虽然老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一定要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随着话语说完,他在陪同人员的劝扶下,走走停停,几步一回头的离开了。1989年,黄维心脏病发去世,享年85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