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庄子是否正确)

更新时间:2023-05-16 14:42:45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论语》共读,岁寒松柏

【共读内容】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导读学者】

孙悟湖: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教授

梁中和:四川大学哲学系 副教授

【共读笔记】

杜英:

【论语晨读】第875天

孙悟湖: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词语释义:彫,同凋,半伤也。——《说文》;凋,伤也。——《广雅》。此指(草木)凋谢衰败。后凋,后于凋,语法同“绘事后素”句。松柏之后彫也:意即松柏在其他草木凋谢衰败之后(依然生意盎然)。“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意即天冷了,然后知松柏在其他草木凋谢衰败之后(依然生意盎然),句末意有省略。此句用来形容君子的节操高洁和乱世的坚守的。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谢氏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欲学者必周于德。”用松柏比喻君子的节操,卓异于常人。《荀子》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顺境中,在和平稳定的环境里,在不危及身家性命的时候,大都可以慷慨激昂,但这很难检验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担当,有坚守。只有身逢逆境,面临得失,甚至有生命危险,才能检验一个人的人格。越是在国家危难之时,民族危亡之际,面临生死考验的当下,越能显示出英雄本色,越能检验君子得人格。故8·6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梁中和:

经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丁师有言:“岁寒”以喻事变之际、利害关头及世之无道;“松柏”以喻君子清白之操、坚贞之节及隐而守道之躯。“后凋”者,抗之既久且韧,身虽终为所败,志节丝毫不为所夺也。松柏皆自然之物,质干使其为后凋也,然天地生如此之物,以况如此之人,其人则志使能不为所夺也(参考前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读此章,想见夫子踏雪履霜以访松柏之情景,其如访君子者与?2,另外,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比喻:《庄子?让国》《吕氏春秋?慎人》等文献中有言:“孔子曰:君子通于道谓之通,穷于道谓之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荀子?大略》有言::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絪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3,辨析:“后凋”与“毋固”的关系有所坚持并不是钻牛角尖,那么怎么判断所坚持者是值得坚持的呢?唯有不断“日省”,行为己之学,成仁德之人,立志有定,志所当志,就有道而学,日新日进,方可不断趋向于理解,什么是真正值得坚持的,最终“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中庸》),积少成多,终至豁然贯通。所坚持者,就是耐得起、经得住推敲者,道理经不起推敲,而强行灌输,对道理是伤害,对他人也是束缚,能说服人的就是能经得起推敲的。孔子说的勿固,就是强调这种切磋琢磨,日新日省,只有这样才会有“后凋”的理由和价值。惜乎,后世多以松柏做长寿之寓意,浅陋而失圣人之旨。孔子在此也有自况之意,岁寒恰好是寻孔颜乐处的时机,也是自我省察的时刻。

请师友正之![抱拳]

梅兰竹菊四君子寓意相仿

孙悟湖:

后凋,我的理解和有些学者颇有出入。主要是因为松柏在岁寒时也看不出凋零,故有此解。[抱拳][抱拳][抱拳]

刘国庆:

谢谢各位老师导读,我说几句个人看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抱拳][抱拳]

本章的意见,是松柏也会落叶,但是叶子落得晚,其他树木的叶子落得早。但如果没有到寒冷的季节,温度适宜,则所有的树木都会蓊蓊郁郁,满目绿色,根本分不出什么数目是松柏来。孔子描述的是这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同的人,从这种自然现象之中得到的联想却是很不相同的,这取决于联想者本人的知识、情感和追求。

第一种意见:重在君子的人格体现。也就是岁寒才能够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庄子《让王篇》: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第二种意见,把这里的“凋”理解为“伤”而不是死,因而,在乱世之中,君子不是“后凋”,而是不改其操,不变其性。皇侃《论语义疏》“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后非俱时之目,凋非枯死之名。言大寒之后,松柏形小凋衰,而心性犹存,如君子之人,遭值积恶,外逼闇世,不得不逊迹随时,是小凋矣;而性犹不变,犹松柏也。朱熹《论语集注》: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之少凋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

皇侃《论语义疏》:此欲明君子德性与小人异也,故以松柏匹乎君子,众木偶乎小人矣。言君子小人若同居圣世,君子性本自善,小人服从教化,是君子小人并不为恶,故尧舜之民,比屋可封,如松柏与众木同处春夏,松柏有心,故木蓊郁,众木从时,亦尽其茂美者也。若至无道之主,君子秉性无回,故不为恶;而小人无复忌惮,即随世变改,桀纣之民,比屋可诛,譬如松柏树木同在秋冬,松柏不改柯易叶,众木枯零先尽。而此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就如平叔之注,意若如平岁之寒,众木犹有不死,不足致别,如平世之小人,亦有修饰而不变者。虽唯大寒岁,则众木皆死,大乱,则小人悉恶,故云岁寒也。引琳公云:夫岁寒别木,遭困别士。寒严霜降,知松柏之后凋,谓异凡木也。遭乱世,小人自变,君子不改其操也。朱熹《论语集注》范氏曰:小人之在乱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谢氏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欲学者必周于德。既然君子自身能够坚持下来,就会守道传风,以期来日。那么,一旦环境改善,君子就可以得时行道,这是对本章的第三种解读。李光地《论语劄记》:此章比喻者广,不曰不凋而曰后凋云者,盖松柏未尝不凋,但其凋也后,旧叶未谢,而新枝已继,《诗》所谓“无不尔或承”者是也。道之将废,自圣贤之生,不能回天而易命,但能守道而不与时俗同流,则其绪有传,而其风有继。《易》曰,‘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盖有传有继之义,而先儒以遁世无闷之君子处大过之时者当之也。《论语劄记》的理解,已然在大局已经无法支撑时候,不得不转到教育,以为未来世界培养种子。那么,能不能让大局不进入“满盘皆输”,以至于要成为待访的“明夷”呢?这就不仅仅需要君子的节操,还需要他的能力、资源了。这就引起了本章的第四种理解。

宦懋庸《论语稽》:治平之世,小人禄位或过君子。及国家多事,内忧外患,交乘迭起,小人非畏祸规避,即临事失宜;惟君子能守正不阿,鞠躬尽瘁,其节操乃见。譬之春夏之交,桃秾李郁,较松柏之坚劲者,尤足悦目赏心;及至霜雪交加,百卉枯落,而所谓秾郁者不知何往,惟有此坚心劲节,足以支持残局,重待阳和,然后知其秉性故不同也。既然君子能够收拾残局,能不能不进入残局呢?残局毕竟已经是玉石俱焚,徒有忠烈之名,于事无补。李颙《四书反身录》说:汉唐宋明之末,非无松柏正人,在野则逸遗而不知收用,致其老于途,在朝则建白不采,多所摈斥,乃值变故,徒成就了忠臣义士之节。至此虽知某也义、某也忠,亦已晚矣,嗟何及矣。故士而以节义见,臣而以忠烈显,非有国者之幸矣。兴言及此,于焉三叹。

因此,李颙的目标,是防患于未然,在升平之日就要为岁寒做出人才的准备:问:岁寒而知松柏固矣,当其未寒时,亦可以先知其为松柏乎?曰:居乡不苟同流俗,立朝则清正不阿,亭亭物表者是也。知而重之培之,可赖其用。若必待岁寒然后知之,亦惟知其不凋之节而已,不究于用,虽知何益。《刘向说苑建本》丰墙硗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诗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言不先正本而成忧于末也。

发言完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孫福萬:

@刘国庆?刘兄讲如何避免出现"岁寒",虽属延伸性阅读,的确甚妙!

刘国庆:

居乡不苟同流俗,立朝则清正不阿,亭亭物表者是也。知而重之培之,可赖其用。若必待岁寒然后知之,亦惟知其不凋之节而已,不究于用,虽知何益?

王于飞:

@刘国庆 说论语汇聚精要,且出己意,吾颇无间言。而又阑入西方法律之论,不唯扞格不伦,亦疑于群规有违?

@刘国庆 两股道上跑一个车,恐怕不容易

@刘国庆 又,夫子岁寒之论,正恐为不究于用所发。与颜回不容然后见君子同调。

刘国庆:

人类只有一条道。

王于飞:

谁告诉你的?

刘国庆:

@王于飞 您的看法蛮好的,早晨的发言是我的看法。

孔子自己作为殷人,要学周礼。周人就是当时的西方文明。

王于飞:

他们说了,就对吗?

我们的所谓自由精神,独立思考在哪里?

刘国庆:

@王于飞 您可以论证外国人的发现不适合中国人啊。

王于飞:

孔子自己作为殷人,要学周礼。周人就是当时的西方文明。一一我的天,真敢说

刘国庆:

@王于飞 比方说,您可以论证外国人发明的手机,您不用。

您可以读读胡适的《说儒》

王于飞:

当时的西方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什么关系?

刘国庆:

您可以拿证据反驳。

王于飞:

读谁都要独立思考

谁主张谁举证[坏笑]

刘国庆:

@王于飞 谢谢。我是否能独立思考,本群有目共睹吧。

王于飞:

@刘国庆?您的思考只是独立于国人而已吧

刘国庆:

@王于飞?过奖了。独立于国人,我可做不到。孔子就是国人。我是在他的基础上思考的。没办法独立于他。

王于飞:

独立不是摒弃一切,而是不唯权威是论

王于飞:

若言人类只有一条道,请别急着引证权威,自行证明一下给大家看看。

刘国庆:

门格尔的经济学,我赞成,伯克的政治哲学,我也赞成。

王于飞:

就事论事:若言人类只有一条道,请别急着引证权威,自行证明一下给大家看看。

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王于飞:

发言270次就是证明?

仲大军:

看了前边这段学习和讨论,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解释。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先是称赞子路重人轻物的品德,因为子路的行为十分符合儒家的基本要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怎能贪图富贵与享受!在改造社会时,即使穷困艰辛也不失君子气度。春秋时期有很多破落贵族,他们大都不以贫富论贵贱,保持着人格尊严。如子路问路时碰到的两个隐者。这是文化力量所支撑起的一种品格。子路和孔子都是这种人的代表。况且子路已是发达过的人,当年官至季氏家宰,掌管着鲁国一半的田产和兵马,对狐貉貂皮大衣之类的装饰根本看不在眼里。周游列国期间,他怎能把那些衣着华贵的小国阔老看在眼里。但破落穷酸也不是什么好事,孔子只好拿诗经的一句话来安慰自已:“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忌妒,不贪求,清水清风,清心寡欲有什么不好?于是子路也把这话拿来当口头禅,遇到碰壁、落难时,随口说出来安慰大家。念叨的时间长了,孔子也有点烦,毕竟还是有抱负的,不能甘守清苦,于是孔子便回了子路一句:“是道也,何足以臧?"意思是这种清心寡欲的样子,怎么能好起来?孔子要求“士志于道”,但又耐不住寂寞,忍受不了清贫,以发牢骚的形式抱怨坚守气节的苦难,向往富贵腾达。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儒家在当时社会的命运。反过来复过去都是孔子,只有子路刚直不阿地立在中央。这老哥俩的特点清晰地展示在他们在异国他乡时的对话中。由于子路是我祖上,特对此段加以矫正。@刘国庆?补充你的解读。

@刘国庆 不忮不求,实际上就是阿Q精神。

刘国庆:

孔子没有研究子贡为什么能致富,实在是一件遗憾事。

仲大军:

孔子的时代还没改革开放。@刘国庆?

刘国庆:

那是根本就没封闭。孔子出国,连护照都不办。

后来有了闭关锁国,才需要改革开放的。

仲大军:

周游列国给子贡经商奠定了基础。@刘国庆?

刘国庆:

@仲大军?是的。

孔子应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

预习资料:

【論語正義】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後知松柏小雕傷;平歲則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o正義曰:“歲寒”者,孫炎《爾雅》注云:“四時一終曰歲,取歲星行一次也。”《說文》寒作 ,云:“凍也。從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下,下有仌。”《釋名釋天》:“寒,扞也,扞格閉塞不通也。”翟氏灝《攷異》云:“《莊子讓王篇》‘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鬆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乃子厄陳蔡時,謂子路之言。”案:此又見《風俗通窮通篇》。《說文》云:“凋,半傷也。彫,琢文也。”義別,今多通用。 o注:“大寒”至“苟容”。 o正義曰:《玉篇》:“寒,冬時。”是寒乃歷歲氣候。注必言“大寒”者,極言之耳。《荀子大略篇》:“君子隘窮而不失,勞倦而不苟,臨患難而不忘細席之言。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史記伯夷列傳》:“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舉世汙濁,清士乃見。”《淮南子俶真訓》:“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鬆柏之茂也。據難履危,利害陳於前,然後知聖人之不失道也。”《潛夫論交際篇》:“昔魏其之客,流於武安,長平之吏,移於冠軍,廉頗翟公,載盈載虛。夫以四君之賢,藉舊貴之夙恩,客猶若此,則又況乎生貧賤者哉?惟有古烈之風,忠義之士,爲不然爾。恩有所結,終身無解,心有所矝,賤而益篤。故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諸說或以“歲寒”喻事難,喻世亂,喻勢衰,義均得通。注就亂世言。

【論語譯註】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译文】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注释】o雕——同凋、凋零,零落。論語集註: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謝氏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欲學者必周於德。」論語註疏: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栢之後彫也。」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後知松栢小彫傷;平歲則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脩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疏】「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栢之後彫也」。o正義曰:此章喻君子也。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後知松栢小彫傷;若平歲,則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脩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