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不相上下)
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旗鼓相当
??
“旗鼓相当”,原作“鼓旗相当”。出于《后汉书·隗嚣传》: “如今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子阳”,公孙述,当时割据一方、不服从光武帝的军阀。这是光武帝刘秀给隗嚣信中的话。意是:如果公孙述到汉中、长安一带,我希望能凭借将军您的兵力与他抗衡。“旗鼓”,实指战旗和战鼓;“当”,抵挡; “相”,偏指对方。现在“旗鼓”多喻指兵力、势力,不限于军队;“相”互指,指互相对等;于是变成为喻指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那么,为什么要用旗与鼓这二物来“相当”呢?
?
先秦的旗,通常由干、縿(shān)、旒(liú)、斾(pèi)四部分组成。旗竿叫“干”,其端作屮形的叉形器。有銎插入干,叉形器上有四个小环,象四旄。旄是牦牛尾,后也用鸟羽。竿首下垂直于干而横出的叫“弧”,弧与干一起撑开的旗面,叫“縿”,呈长方形。縿上附缀有飘带叫“旒”,又作“斿”。旒也可直系干上,也可用星数表示。
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水陆攻战壶旗画四星。山彪镇出土水陆攻战铜鉴旗画五星,分别表示四旒或五旒。旒上体现旗的等级差别。天子有十二旒,以下诸侯及百官各有等差。在旒上接縿而飘扬的长帛叫“斾”,又叫“大斾”,斾可灵活置收。旗縿佩斾,就是开战之象。作为专名的“旗”,是指战旗。这是将帅的标志物,战争中用于发令指挥。《释名·释兵》说:“九旗之名……熊虎为旗……将军所建,象其猛如熊虎,与众期其下也。”即在縿面画熊虎图案;当然,縿上要佩斾。《左传?昭公十三年》记晋以兵车会诸侯: “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斾。壬申,复斾之。”“不斾”,即收置斾,示不战;“斾之”,示欲战。杜预注:“军将战则斾,故曳斾以恐之。”至于战旗的旒数,要指主掌者爵称的不同而定。根据传世的战国铜器的图像,旗是斜插在车厢的后部,这为减少风的阻力,不影响车厢乘员进行战斗。后世作战,仍用战旗发号令,旗上也标示将领的姓氏、身份,标志何种军队。
?
鼓是进攻的信号,常说“击鼓进军”,与“鸣金收兵相对。从《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话,可以体会古人击鼓对激励、增强士气的作用。车战中,指挥的鼓置在主帅车上。交战开始后,主将要始终保持鼓声不停,其余的战车、士兵听着鼓声,就有了主心骨。《左传?哀公二年》记晋郑铁之战后,赵简子与同伴摆功,赵自夸“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今日我上也”。齐晋鞌之战开始后,齐军攻势凌厉,晋军主帅郤克与御者解张都受重伤,郤克击鼓不力,车右解张就左手并握两手的六根缰绳御马,右手引槌猛击鼓,结果一下大振士气,转败为胜(《成公二年》)。
?
鼓,甲金文中已见,都作以手持槌击鼓的形象,其本义当是动词,转而为名词。鼓本是乐器,圆柱形,中空,两面蒙皮,击之嘭嘭、冬冬。从甲金文“鼓”字形象和战国楚墓的出土实物看,鼓是横悬的,即鼓面不在上下,而在左右,鼓装直柄,有的柄穿过鼓身,如成都百花潭战国铜壶上画像。鼓在柄上,柄装在地上或战车中。击鼓者执槌横击。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完整的髹漆木鼓,鼓身横置,下面柄部完好,可以看出人是在旁边立执横击的。《河南汉代画像砖》第二三○幅《鼓舞》、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砖《戏车》《伐鼓》都是悬鼓柄上、人立执槌横击的形象。古代早期凡是槌击的鼓都是横悬而置的。唯都是直立,故鼓又称“建鼓”。《淮南子·兵略》“建鼓不出库,诸侯莫不慴悛沮胆其处。”
?
旗与鼓都有发令、指挥作用,缺一不可。《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史记?准阴侯列传》:“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旗鼓相当”一语(还有“重整旗鼓”等)正是基于二物在作战中独特、显著作用而产生的。
说明:本文来源于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