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保卫战(一场战役牺牲4位将军,常德会战之惨烈堪比斯大林格勒)

更新时间:2023-04-26 15:33:18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一场战役牺牲4位将军,常德会战之惨烈堪比斯大林格勒

作者:闪闪红星

常德,位于湖南西北部,素有“西楚唇齿、川黔咽喉、云贵门户”之称,自建城2000多年中,有文字记载的大小战事就有130多次。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常德会战,被史学家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3年11月18日,常德会战爆发。关于常德会战的始末,在这里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讲一下常德会战中牺牲的4位国军少将。

有不少人认为,导致常德失陷的直接原因是援军迟迟未到。前不久,笔者专门就此拜访了常德会战研究会钟云鹏会长。

从钟会长那里,笔者了解到,常德之所以失陷,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官兵素质、兵力布置、战斗意志等。以德山为例,德山的孤峰岭是常德城南的制高点,当时驻守该处的守军第63师188团团长邓先锋在日军刚刚进攻时便带领部队逃跑,致使日军轻易占领,从而封闭了常德守军的退路,阻断了援军前进的道路。

因此,如果仅仅将账算在援军头上,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在这场战斗中,仅牺牲的将军就有4位,其中不仅有在常德守城战中战至最后一枪一弹的少将团长柴意新,也有在外围阻击战中拼死抵抗的少将师长彭士量,更有在驰援常德途中壮烈牺牲的少将师长许国璋和孙明瑾。

(一)彭士量

彭士量,1904年出生,字秋湖,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中将师长,1943年11月15日在常德会战外围阻击战中以身殉国,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常德西北的石门县是常德前哨,日军欲攻打常德,必须先通过石门。负责守卫石门的就是彭士量以及他率领的暂五师6000名官兵。

日军原以为,像这种带“暂”字的师,人员不足,装备又差,战斗力肯定一般,应该能很快拿下。于是11月6日战斗打响后,先是飞机大炮坦克来了一顿立体轰炸,想给国军来了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难而退,弃城投降。

可小日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直到11月15日,虽然暂五师官兵负出伤亡80%的代价,但石门始终牢牢掌握在手里。

15日中午,气急败坏的日军竟然施放毒气。由于没有防毒面具,很多官兵被当场毒死,有一个加强营上千名官兵全部中毒牺牲。

15日下午,随着暂五师伤亡不断扩大,石门城被日军攻破。彭士量率残部与敌展开残酷的肉搏战,彭将军身先士卒,街、巷、民房皆成厮杀战场。黄昏时分,完成阻击任务的彭士量接到撤退命令,就在奋力突围时,不幸被敌飞机机枪射中,以身殉国。最终,暂五师仅几十名官兵撤了出来。

彭士量率领暂5师坚守石门8昼夜,以全师官兵几近伤亡殆尽的代价,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拖延了日军进攻常德的时间,使驻守临澧、澧县、桃源、常德的军队得以充分准备,为常德会战最终胜利赢得了时间。

(二)许国璋

许国璋,1897年出生,字宪廷,四川成都人,黄埔军校第五期,国民革命军第44军第150师少将师长,1943年11月21日在驰援常德战斗中牺牲,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提起抗日,就不得不提川军,许国璋的150师全都是四川人。众所周知,川军的武器,在国军中是最简陋的。当时,他们面对的是兵力数倍于己、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而许国璋部人手能有一把枪就不错了。

即便在这样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许国璋部自11月2日与日军接战后,根据命令且战且退,一路消耗敌人兵力,一直持续到11月20日,有效迟滞了敌军行动。

11月20日,许国璋退至常德门户陬市镇。陬市镇临河而建,南面是波涛滚滚的沅水,许国璋对部下说:三面被围,一面临水,大丈夫死就死矣。反正是一死,不如拼死多杀一个鬼子。

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许国璋命令与师参谋长最后一次联络后销毁电台和密码,师部全体人员提枪上阵。冲锋中,许国璋中弹倒地,浑身是血,昏迷过去,部下以为他牺牲了,冒死抢下“遗体”退至沅江边上,并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悄然渡过沅江。

11月21日凌晨,许国璋苏醒,得知陬市镇失守,150师全军覆没后,悲奋不已地说:“我是军人,应死在战场!”后趁部下不注意,掏出手枪,自戕殉国。

许国璋殉国后,家乡人民为纪念他,为他塑了雕像,并与刘湘、李家钰、王铭章的塑像一同屹立在成都市少城公园,称为四将军像。

(三)孙明瑾

孙明瑾,1905年出生,号玉轩,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五期,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预十师少将师长,1943年12月1日在驰援常德战斗中牺牲,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三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预十师当时驻守衡阳,常德会战爆发后,上级命其火速增援常德。衡阳距常德300公里,预十师官兵奔袭了三天三夜,刚刚赶到常德城外围时,便与敌军短兵相接,官兵们尚未来得及喘口气便投入了战斗。

在协助第三师收复常德门户德山的战斗中,面对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都明显强于国军的日军甲种精锐师团第三师团,预十师官兵毫不畏惧,与敌展开激烈反复争夺,最终攻占德山。

孙明瑾十分清楚,此时的常德城已是一座孤城,早一分进城就多一分希望。为了能在日军中间撕开一道口子,孙明瑾手持一挺机枪在前面开路,战士们紧随其后,与日军展开激烈拼杀。

12月1日,当孙将军率部冲锋至一山隘时,突然一手持机枪的日军在3米处向孙明瑾狂射。猝不及防中,孙将军颈部、胸部、腰部等处,连中数弹,血流如注。由于伤势极重,孙将军很快就只剩微弱气息,在临终前,他仍用最后一口气下达命令:“贯彻命令,达成任务!”语终气绝,壮烈殉国!

预十师虽然未能进入常德城,但沉重打击了敌嚣张气焰,歼灭了敌有生力量,协助友军攻占德山,为后续部队收复常德扫清了障碍,为常德会战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柴意新

柴意新,1898年出生,号惹愚,字泽高,四川南充人,黄埔军校三期,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169团少将团长,1943年12月3日在常德守城战中牺牲,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四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柴意新原为74军副参谋长,常德会战爆发前,军长王耀武为加强负责守城的57师指挥员力量,任命柴意新为169团少将团长。

柴意新可谓不负厚望。自11月18日接战后,在常德城外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每防守一个地点都要让敌负出成倍代价。柴意新的阵地前,敌人尸横遍野。

但敌人的轮番进攻还是让柴意新部伤亡惨重,到11月30日,守城将士已伤亡殆尽,柴意新便将文职人员及勤杂人员都编入战斗队,他鼓励大家:“只要还有一个人,还剩一口气,都要与敌人继续战斗!”

12月1日,柴意新率领伤残人员,退守城西南一角。面对铺天盖地的敌人,柴意新始终冲锋在前,一天之内打退敌人5次进攻。

12月2日深夜,在师部会议上,柴意新说服师长余程万,让其带领剩下部队突围,为57师保留火种,自己愿意率50余人死守常德城,牵制敌人,等待援军。

12月3日凌晨,柴意新率残部进入华晶玻璃厂顽强抵抗,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据点被毁后,柴意新率残部冲出,与敌展开激烈巷战。突进至府坪街时,柴意新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今天,在常德府坪街上柴意新当年牺牲的地点上,有一块写着柴意新名字的牌坊,是常德人民为纪念他而专门树立的。

常德会战结束后,时任国军74军军长王耀武为纪念壮烈牺牲的将士们,决定在常德建造“烈士公墓”。时至今日,在常德市中心的“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前经常会有市民自发前往凭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