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五省(用东北三省换华北五省平安?七七事变后的胡适为何这么糊涂?)
用东北三省换华北五省平安?七七事变后的胡适为何这么糊涂?
文/狟先森
1937年8月5日,胡适和陶希圣两个人给蒋介石的笔杆子陈布雷写了一封信,想就当下时局向蒋介石提一些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希望“政府在决战之前作最后之外交努力,即放弃力所不及之失地。”胡适在附件里讲“力所不及之失地”是东北,主张国民政府认东北脱离中华民国,成为伪满洲国。
8月7日,蒋介石召开国防会议,把胡适这些学者的“求和”意见以讥讽语气讲了出来,参谋总长程潜听了,气得直骂胡适是汉奸。
图:胡适
七七事变后,在举国上下准备抗击日军的大背景下,胡适为什么还要提这样不讨好并且错误的意见呢?
01 有代价的让步
胡适在这个时候提出放弃东北三省、承认伪满洲国的意见并非书生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1935年就有了这种想法。
1935年,驻华日军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政府,实行“自治”,企图把华北各省变成第二个东北三省。6月10日,胡适从何应钦这儿得知国民政府准备完全接受日本人的要求,心中“难过得很”。
他思来想去,害怕国民政府在日本人的“枪尖下步步退让”会把整个察哈尔、河北、平津“全然无代价的断送”。于是在6月17日,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王世杰,提出:中国方面承认“伪满洲国”,而日本方面则归还热河,取消停战协定,自动放弃辛丑条约等种种条件。
一句话,就是打算用东北换取华北的主权完整。
6月20号在给王世杰的信中坦白地讲了自己的目的是“讨价还价,利用人之弱点,争回一点已失或再糊涂失去的国土与权力”,防止“中国矿源最大中心与文化中心都归敌手。”胡适认为东三省既已事实上失去,那我们就正式承认,以换取日本人完全退出华北,也就是割地以求主权。胡适把这个叫做“有代价的让步”。
02 平津战败主“和谈”
七七事变后,胡适应邀参加了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谈话会,在听了蒋介石决心“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讲演后,非常兴奋,觉得战胜日军还是很有希望的。他还建议老蒋调用全国军队充实河北的防卫,肯定二十九军宋哲元等抗日将领“不屈服,不丧失主权”的英雄气魄。这个时候,胡适还是一个主战派。
可是,7月26日以后,平津形势急剧恶化,增援华北的日军开始了大举进攻,一连几天,坏消息接踵而至。29日,当胡适得知二十九军被迫撤出北平,天津也在日机轰炸下即将失守后,大为紧张,改变了原先“求战”的想法,力主与日军和谈。8月3日,胡适等人来到王世杰的家里,心情非常恐慌,希望“向日本作最后和平呼吁,以承认伪满洲国为议和条件。”同行的蒋梦麟等人认为“与其战败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
图: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
胡适知道让国民政府和日本妥协是“一件miracle,其难无比。”但看到拥有20万兵力之众的二十九军都没守住几天,内心不免感到抗战前途无望,觉得还是保存实力为好。在向陈布雷写信的第二天,他见到了蒋介石,希望老蒋“趁此实力可以一战之时,用外交收复新失土地,保存未失土地。”画外音自然是建议用东北三省换华北五省。老蒋当然听出来胡适的意思,但就是不表态。
03 淞沪之战放弃“和平梦想”
平津守卫战役失败,胡适提出放弃东三省的想法,就是认为中国扛不住。国民政府与其最后签个城下之盟,不如主动谈判,“收回并保持冀察之领土行政完整”获得“喘气十年”的机会。说到底,胡适这个不合时宜的建议类似以空间换时间的外交策略,只不过这一策略的成功完全建立在日本同意的基础上。在日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下,这一想法又显得过于一厢情愿了。
十几天后发生在上海的淞沪之战改变了胡适“弃卒保车”的想法。南京国民政府坚决的抗战意志、军队将士们英勇的作战精神,让胡适坚定了抗战的决心。9月8日,也就是淞沪战役快一个月的时候,胡适离开南京,临走之前,他劝汪精卫“不要太性急,不要太悲观”;告诉高宗武“这一个月的作战至少对外表示我们能打,对内表示我们肯打”;又劝和陶希圣“不必再主合议。”
原先的放弃东北的“和平梦想”也就逐渐抛弃了。
参考文献:
1、 杨天石:《胡适曾提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2、杨奎松:《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3、 杨天石:《胡适主张放弃东北,程潜斥为“汉奸”》,《文史博览》,2012年第4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