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大唐才子白居易:前半生与宦官恶斗,后半生享受生活)

更新时间:2023-04-19 16:04:35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大唐才子白居易:前半生与宦官恶斗,后半生享受生活

都说现在政府最缺的是会写文章的人才,其实唐朝也一样,大唐也缺写文章写得好的人,要么李白怎么能一步升天,从一个假装隐居的道士,一下子就成为唐玄宗的文学秘书呢?白居易能诗善文的才能,很快就被朝廷看上,被调往京城,做了翰林学士、左拾遗,专门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白居易升迁的速度可够快的,相当于从县级市的公安局长,一下子调到中纪委,做了某处室的负责人。看来,白居易简直就是脚踏五彩祥云,眼看着就是直上九霄的趋势。

白居易一方面很得意,另一方面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既然皇帝信任我,提拔我上来做谏官,那我一定不负皇恩,多提意见,做好大唐帝国的“守夜人”的角色。于是,初入官场的白居易,每每是强颜直谏,他以为自己是有良知有担当,但对唐宪宗来说,白居易这小子越来越不像话,还给点阳光就灿烂了,对白居易的好感是与日俱减。

这个时期的白居易,真正担当起做谏官的责任,他很多建议被采纳,也有很多建议被束之高阁,但白居易依然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白居易捅了个大篓子。

元和四年,就是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起兵叛乱,唐宪宗决定出兵平乱。这本来是好事,但唐宪宗竟然派他最宠爱的宦官吐突承璀为军事主帅。重用宦官是中晚唐时期的传统,但任用宦官为专业的军事主帅,这还是第一次。白居易又出来说话了,他批评唐宪宗任用宦官为军事主帅,是用人不当,坏了祖宗的规矩,会为天下人耻笑,结果唐宪宗很不高兴,虽然收回了成命,但对白居易的意见是越来越大。他说,白居易这小子,还是我把他提拔起来的,但对我越来越不尊重,我实在无法忍受了。看来,这白居易要是再不顾后果提意见,离倒霉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白居易下定决心和宦官斗下去。自己最亲密战友元稹出差,在一家宾馆竟然被飞扬跋扈的宦官给打了,门牙也掉了,鼻青又脸肿,大诗人被宦官整得很狼狈。白居易站出来为好友说话,批评唐宪宗纵容宦官,不处理打人者,反倒将被打者元稹贬官。唐宪宗嫌白居易实在是聒噪,就将他调往东宫做了一个闲官。

元和十年,就是公元815年,正在朝廷对淮西用兵准备平叛之时,主战派武元衡被刺杀,宰相裴度严重受伤。白居易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再是谏官了,依然上书要求严惩凶手,朝廷认为白居易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犯了僭越之罪。此时,平时就恨白居易的人也趁机落井下石,指责他大不孝有伤风化。事情是这样的,白居易的母亲精神失常,在井边看花时,不慎坠井而死,有人指出,白居易在此期间竟然写下了《赏花》与《新井》的诗,简直就是大不孝且有伤风化,最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这是白居易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严重挫折。

白居易到江州做刺史,后来又被加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白居易也没有闲着,同好友刘禹锡一样,高度关注当地的民歌,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利用当地的曲调填词,每日是歌之舞之,日子过得倒也逍遥知足。

后来,白居易回京担任了知制诰,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可谓是位高权重。当时牛李党争进入白热化,白居易不愿意卷入党争,而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自请外放,相继担任了杭州、苏州等刺史,最后申请在洛阳养老,以刑部尚书的官职,结束了一生的为官生涯。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唐宪宗等八位皇帝,一生之中虽然偶被贬谪,但仕途基本上很顺,生活也是悠然自得。这来源于他的生活价值观,也来自于他独特的心理调节机制。白居易的政治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所以,他在做谏官的时候强颜直谏,他希望能够回到大唐的贞元盛世,皇帝胸怀广大,臣子尽职尽责,百姓富裕和乐,因此,无论是在京还是外放做地方官,白居易都能够尽心尽力,做一些为国为民的事。他的诗文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白居易说自己要“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继承了杜甫忧国忧民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在诗歌的风格上,白居易追求通俗生动明白易懂,哪怕是不识字的老妪,也是一听便知。白居易的诗风与韩愈等人的求新求奇求怪的诗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中唐时期,无论是作诗的数量,还是作品的传唱程度,白居易都是最受欢迎的诗人。难怪人家白居易用凡尔赛体说,自己的诗到处都被传唱,烦死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