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反击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立下战功,邓公却说:他太狠了)

更新时间:2023-04-17 10:05:34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立下战功,邓公却说:他太狠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79年2月17日,越南在我国南方边疆蠢蠢欲动,让边界人民终日惶惶不安。

面对此情此景,党和人民决定不再忍耐,而是进行自卫反击,28天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这次反击战中,我国将战线分为东和西两条战线——西面的是杨得志将军负责,东线则是任命许世友将军来指挥。

然而在此期间,邓公在审阅完一份关于许世友的军情报告后,思虑良久说道:

“许世友这个人啊,他太狠了,这样打怎么能行啊!”

那报告中到底说了什么,怎能让邓公发出如此感慨呢?

炮轰谅山,一天攻下半座城

一名越军上校曾经回忆起谅山一战:

1979年的2月份,许世友刚带着部队和越南兵在高平打了一仗。

虽然我军最后取得完美的胜利,但因为越南军队的埋伏,让我军在这一仗中损失惨重,也让许世友一直憋着一口气,想着把这次损失给讨回来。

直到三月份,我军开始攻打谅山,这一仗双方格外重视。

谅山后面就是越南的首都河内,对于越南人来说,一旦谅山失守,那么河内将直接暴露出来,再无保护屏障,那么越南也将会沦陷。

因此,谅山当时驻扎的越南士兵两万多人,还配着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物资,打算和我军在谅山决一死战。

而我方的大部队也在许世友的带领下,来到了谅山城外,许世友也知道谅山这一战意义非凡,也明白这一次是碰到了个难啃的骨头。

前面我军因为高平一战已经有所损失了,再加上长时间的步行,等来到谅山时,我军已经处于疲惫状态。

但当下的条件也不允许我军停下来休息几天、恢复精力,越南军队也不可能给我军这个机会。

“那这一仗该如何去把它打胜利呢?”

许世友不禁沉思了起来,很快他就看到队伍中的大炮,一个想法也随之形成了。

用所有的大炮,直接轰炸谅山,这个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是,是目前最有效的了。

在许世友的指挥与命令下,所有的重型火力对准了谅山。

3月1日上午,许世友一声令下,共计300门火炮向谅山发起攻击。一瞬间,数不清的炮弹向谅山飞去,砸在地上,发出威力。

每次轰炸一会,许世友便拿起望远镜向谅山方向观察着,看还能不能在谅山上看到房子,如果能,那就继续轰炸。

这次的轰炸在许世友的观察和指挥中,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让越南士兵根本就没有时间反应,只得被迫接受大炮的攻击。

等许世友在用望远镜中观察不到一间房子后,又下令停止炮轰,开始让解放军攻城,而此时里面的越南军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纷纷选择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

不到一天,谅山北部就被许世友给拿下了,而后,许世友选择乘胜追击,开始攻打谅山南部。

对于谅山这一战,后来有个越南士兵曾经在回忆录中提到过:

这就像是我人生中的一场噩梦,我们当时一万多人守在谅山,想着凭借人数,肯定会取得绝对性的胜利,但没想到,会输得那么惨烈,最后只剩了几十个人活着。

3月4日,整个谅山省都被许世友带兵攻占成功,越南军队被迫退出谅山。

在谅山的战报传回国内后,大家都愣住了,没人想到许世友会直接选择炮轰。

对此邓公也评论到:

“他太狠了,这一仗打得有点过了。”

不过邓公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许世友,毕竟上了战场形势逼人,取得胜利才是最要紧的。

3月16日,28天的越南自卫反击战,以我国取得全面的胜利,为这次战争画上了句号。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一直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从不主动惹事,但也从不怕事。

谅山这一仗打出了中国的态度,不单单是告诉越南,也是告诉全世界对中国不怀好意、虎视眈眈的国家:

中国现在有能力,有本事保护我们每一寸国土,每一个人民,每一项权益。

然而许世友不单单是这一仗,回顾他过去的战争经历,他就是凭借一股狠劲,在战场上打的敌人落花流水,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战场上,敢冲敢打

1906年,在湖北麻城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中,许世友出生了。因为家境贫寒以及时局动荡,许世友从小就吃尽各种苦头。

在少年时,许世友加入过少林寺,在这里,他练就了一身功夫,也培养出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许世友选择了下山,下山后许世友为了生存,选择了参军。

但过去的生活阅历,让许世友变得爱憎分明,他进去后才发现军阀部队一到打仗就怂,可一但欺负起了老百姓,又硬气得不行。

于是许世友决定退出军阀,在1926年9月,许世友选择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很快许世友就凭借着武力和一股狠劲,以及敏锐的军事技巧,带领军队打了多起胜仗。

在许世友戎马一生的经历中,最让人体会到他身上狠劲的一场战争,是发生在1932年7月反国民党围剿战,当时国民党一共派出三十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

当蒋介石带兵打过来时,张国焘在打仗时只会纸上谈兵,一点都不讲究实际效果,让我军损失惨重,当时的处境可谓是万分艰难。

幸存的大部队后来转移到了漫川关,但是敌人依然不依不挠,继续围剿,试图肃清我党根据地所有的红军。

面对当前的困境,张国焘此时又提出打游击战,让队伍分成好几支,东一下西一下和敌人打,而作为部队总指挥的徐向前却坚决反对:

“敌人现在一时半会打不赢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在一起,他们没办法一口吞下。”

“若是把队伍给打散了,那么敌人一支一支地剿灭我们,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而徐向前的正确提议,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徐向前决定带领队伍拼一把,试着冲出包围圈,而许世友则当仁不让地亲自当队伍先锋。

在经过多天的严密观察后,徐向前发现北边的两支部队兵力比较薄弱,是一个突破口。

夜幕降临后,许世友带领着队伍,在大家的帮助下,向北边驻扎的国民党发起攻击,期间许世友一直冲在最前方,见一个打一个,势不可挡。

终于,在经历激烈的战斗后,缺口终于被打开了。

见状,徐向前也赶紧下达命令,每个人少拿点东西,赶紧走,越快越好。

眼见红军就要逃走,蒋介石立马调转队伍,开始围堵红军。

此时的许世友则带着人,打算坚守阵地,为大部队的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

“宁愿战死也不退缩!”

许世友和大家一起高呼着口号,和赶来的国民党决一死战,一个倒下去了,另一个就补上来,最终,协助撤退的任务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而这一战,让所有红军都对他钦佩不宜,有的甚至称他为虎将。

后来,徐向前元帅每次回忆起许世友时,都止不住地夸赞到:

“那场突破围剿战真的是危机四伏,多亏了许世友,我们取得了胜利。”

出其不意的打仗计划

许世友除了敢打敢拼,有时候在打仗时,还会想到一些出其不意的法子,让敌人完全摸不着套路,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次战役是——莱阳战役。

莱阳城地处山东,是胶东半岛的中心,也是国民党的仓库——里面储存着大量的粮食和枪支弹药。

1947年底,许世友带军开始准备攻打莱阳城。

“以前的老法子咱就不用了,咱们和敌人都太熟悉了,没用了。”

“我们这次要用一个新法子,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让他们摸不清套路。”

“这次,咱们从里往外打,先把城里面给他打下来,在向外扩散,把全城给他拿了!”

而许世友之所以提出这么个打法,也是因为他对当时莱阳城的守城人胡翼煜足够了解。

胡翼煜此人有个特长,擅长做手工,以前还当过木匠和铁匠,所以在他的指挥下,莱阳城的城墙坚固万分,很难从外面用外力打开,于是许世友便想到了这个作战思路。

在许世友的指挥下,白天的时候架起炮仗对准城门,但不开火,晚上又在外面喊话,将守门人折磨得疲惫不堪。

但见许世友不来真的,只是在吓唬人,胡翼煜也放松了警惕,只当许世友是个花架子,不再理会他。

然而就在胡翼煜彻底放心下来后,许世友却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很快就将胡翼煜和队伍逼到了一座城隍庙里。

在死守城隍庙几天后,胡翼煜见大势已去,半夜带着十几个亲信逃出城外,至此莱阳城被许世友成功拿下。

1955年,许世友凭借赫赫战功,被授予上将军校。

尽管许世友在战场上喊打喊杀,和同志相处时也直来直去,但就是这么一个铁骨铮铮的七尺男儿,内心深处也有属于自己的柔软,那就是自己的母亲。

铁汉也柔情

许世友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所以惹得母亲更疼惜他一点,后来因为生活所迫,他离开母亲,出门打工赚钱,后来进了少林寺学习武功,以至于他很少有时间陪伴在母亲身边。

16岁那年,在接到舅舅的信后才得知母亲病重,时隔八年,许世友终于和母亲团聚。

1924年,许世友由母亲做主,为其娶妻生子,不过新婚第三天,许世友就离开了家。

许世友进过军阀部队,又退出加入红军部队,跟着共产党一起打革命战争,全国到处跑,也没办法在母亲身边尽孝。

后来,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失败,国民党发动白色恐怖,追杀共产党人,许世友被迫开启逃亡岁月。

然而在此期间,国民党却去骚扰许世友的母亲和妻子,声称如果许世友还不出现,就用他的妻子顶罪。而母亲为了不连累儿媳,做主让儿媳改嫁,自己则带着孙子相依为命。

随着孙子一天天的长大,许世友却和母亲一直处于分离状态,直到新中国成立,母子俩才终于团聚。

而此时的母亲早已年迈,团聚后没几年,母亲便因病重而去世,而许世友因为忙于公务,最终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1985年,许世友因病重住进医院,他躺在病床上,向中央提起他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能让他会家乡土葬,和母亲葬到一起。

他认为自己一生都没能好好地陪母亲,好好地尽尽孝道,有时还会因为自己,让母亲也受到伤害,所以他想在死后,留在母亲身边,好好地弥补自己对母亲的亏欠。

中央在经过商讨后决定,了全了他一片孝心,允许他去世后土葬,满足他唯一的遗愿。

同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为抢救无效,回到了母亲身边,享年80岁。

许世友的一生可谓是传奇非凡,他小时候体弱多病,长大后却成了别人眼里的虎将,他没受过什么良好的军事教育,但凭着一身虎胆,在战场上敢拼敢干,立下赫赫战功。

许世友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给了国家,为了大家舍弃小家,但他从未抱怨过。他永远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是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佩的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