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尼克松临终前,后悔推动美国与中国建交:我们创造了可怕的怪物)

更新时间:2023-04-13 03:51:14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尼克松临终前,后悔推动美国与中国建交:我们创造了可怕的怪物

1994年4月22日,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在纽约因中风逝世。他的一生给美国做出过不少贡献,也曾暴露出惊人的“水门事件”。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尼克松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推动中美关系“破冰”以及著名的历史事件:“尼克松访华”。

彩色修复的相片

可以说,中美的建交尼克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尼克松的晚年,他却对于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在晚年尼克松看来,自己访华之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是为世界创造出了一个可怕的“科学怪物”!

1979年中美为何要进行建交?中国政府为何如此看重同美国的关系?他的晚年又究竟在担忧着什么?站在国家的角度,才能发现这其中的种种博弈!

尼克松的中国政策

严格来说,尼克松是一个“救火队员”。1969年1月20日,从大选中脱颖而出的尼克松成为了美国的第37任总统。

这任总统并不轻松,因为美国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片广袤泥泞遍布危险的沟壑沼泽。

在越南战场,因为上任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的扩大越南战争决策,致使美国在越南泥潭之中依然没有办法抽身而出。

不仅每年要维持大量的军费投入到越南战场这个无底洞,经济危机同样威胁着这个同苏联经济较量的世界大国。

尼克松是真的抽不开身,从经济政策到国际局势,如今的美国正处于一个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阶段。

要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越南战争这个吸金的无底洞。同时第三世界的发展和兴起,也让尼克松明白,他们急需新的力量和盟友。

这个盟友首先不能位于苏联的一方。其次他的实力,必须要对两极格局产生足够强大的威慑和影响力。同时,这个盟友还必须对于美国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于是,尼克松开始改变自己的全球战略,并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身上。中国,正是这么一个在当时对于尼克松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国家!

当时的中国,同苏联的关系依然十分僵硬。同时,中国志愿军的抗美援越战争,也同样对美国的越南战争,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仅从这两点考虑,只要能在外交上拉拢中国。那么一来可以令中苏关系不会走上修复的道路,二来在越南战场,也能从中国出发,调和越南战争的局势和关系。

除此之外,中国这些年来科技的进步,尼克松也同样有目共睹。从原子弹爆炸到氢弹引爆,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到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

北京南苑机场, 基辛格与前来迎接的叶剑英 (左二) 、黄华 (左三)

在尼克松看来,中国此时的综合国力,已经可以在世界上占据一定的“威慑”作用。这一点,对于美国在两极格局下同苏联的对抗至关重要。

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今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之中。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令美国急需寻找一个大国来扩大美国的外销。

因此,中国绝对是当时世界上,美国可以拉拢商谈的最优选择,可问题是中国凭什么就要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呢?

中国的外交困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毛主席同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是奉行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

日内瓦会议前夕,为了解决印度与中国的领土问题,周总理开创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令中国迎来了一波建交高潮。

随后的万隆会议,周总理的“求同存异”方针,更是为中国争取了亚非大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友谊。

一时之间,在外交层面之上,中国已经成为毛主席提出的“第三世界”中一个极度重要的成员之一。

然而伴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原先连同苏联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急转直下。

苏联撤回了中国境内所有的专家,令中国的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伴随着1966年以后国内的局势跌宕起伏,中国的外交困境到来了。

自从1965年7月19日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同中国递交新的外交申请。要打破这个困境,中国同样需要找到破冰之法,而这个破冰之法便是美国

苏联同中国关系十分紧张,在背地里,中国必须时刻防备苏联可能出现的种种举动。因此,在苏联方面寻找外交突破是不现实的。

然而美国与苏联敌对,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国和美国虽然不是朋友,但是确确实实成为了中国的首要建交目标之一。

如果和美国建交,那么得到的好处会非常之多:首先便是台湾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背后最大的靠山便是美国。

然而和中国建交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便是“一个中国”原则。如果想要和中国建交,就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中美建交,那么蒋介石父子和美国的关系,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冲击。这样一来,两岸关系就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便是中美建交为中国带来的外交潮流。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瓦解矛盾的示好信号。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看到美国同中国建交之后,势必会跟随美国的潮流,为中国带来新一波的外交浪潮。

2002年2月22日,美国总统小布什访华期间,与夫人劳拉登长城

而外交发展所代表的便是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有极其可贵的科技发展。外来科技以及文化经济的流入,在当时国内整体经济下滑的年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费、提高生产力,引进新技术,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为诱人的果实。无数历史证据都做出过警示,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

闷着头搞发展,迟早要与世界产生隔阂,这对于中国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大的话语权,意味着彻底让蒋介石自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应有的权利。

要知道在1968年,周总理就曾说过:联合国不是一定要进去的。这就是因为中苏的关系交恶。支持苏联的国家极有可能在联合国上投出反对的一票。

如果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国家,都给中国投下反对票,那么中国进入联合国,就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然而如果和美国建交,这一困局就会被打破。这当然不是指望美国他们会给中国投票,而是凭此敲打苏联。

让他们投鼠忌器,不得不考虑如果他们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那么是否有可能真的彻底把中国推向美国的一方。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中国对美国重要,对于苏联同样重要。苏联可以孤立中国,但绝对不会真的同中国撕破脸。

所以,中美的建交,是时代潮流下彼此双方互利互惠共赢共进的选择。

中美建交之路

然而中美建交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首先便是两国关系极为恶劣,各国人民对彼此抵触情绪特别强烈。

当时,在美国政界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强烈的反华反共情绪。这一点在中国也极为类似,抗美援朝以及钱学森事件之后中国人对于美国的抵触同样十分严重。

中美之间的矛盾极为尖锐,因此要建交,首先就要改善中美关系。在当时,这是一件异常敏感的事情。所以双方的交流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过度声张。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揭露了尼克松对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及整个国务院极为不信任。而在世界之上,西方国家以及苏联也会对此极力破坏。

于是从1969年11月至1970年3月,巴基斯坦就秘密成为了中国同尼克松的沟通桥梁。

1989年2月26日,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访问中国

1971年4月,周总理放出消息,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的特使,如果是美国总统本人来京,中国共产党也极为欢迎。

也就在这一个月,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发生了,那就是“乒乓外交”。中国外交代表团,邀请美国队员访华。

以小球推动大球,中国的行动令尼克松大喜过望!因为尼克松明白,改善中美关系的时机到了。

根据基辛格的回忆,这封“信件”,是二战之后最重要的信件,当时那种如释重负的心情简直是难以形容。

乒乓外交

于是在6月4日,尼克松进一步回信,开始商讨基辛格的“波罗行动”。

波罗,指的是马可波罗的冒险和发现的旅程。1971年7月1日,基辛格离开华盛顿开始了这场秘密访华的“波罗行动”

果不其然,这次秘密访华非常顺利。美国不仅答应从台湾海峡撤军,更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以及不支持蒋介石谋求分裂。

随后的这一年里,中国重新得到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可谓是双喜临门。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一个令全世界措手不及的事情就此发生,这就是“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和周总理那跨过大洋的握手以及多达360人的仪仗队,令尼克松万分满意。没有他人预想的防弹车,尼克松只是同周总理共乘一辆的红旗轿车。

仅仅只是一个细节,就已经令无数人感到震惊。这意味着尼克松已经做足了准备,向中国展露美国的善意。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就这样,尼克松同毛主席正式见面了。两个人从哲学聊到历史,从社会聊到民生。当聊到台湾省以及越南的时候,都彼此心照不宣,进行略过。

没有人想到,为期7天的访问,气氛竟是这样无拘无束愉快放空,晚宴之上尼克松家乡的乐曲小调,更是令他极为感动。

随后尼克松也入乡随俗,用起了中国的筷子。为了不出洋相,他甚至早在美国的时候,就曾多次进行练习。

2月24日,尼克松还和他随行的人员一起游历了长城,并阅读了毛主席的诸多著作。

尼克松在拿筷子

2月28日,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文章《中美联合公报》发布了。这份公报的发布,可并不简单。正如尼克松所担忧的,美国国务卿开始了干预。

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忽如其来地发难大发雷霆,他急忙委派基辛格找到乔冠华,乔冠华又找到毛主席。

毛主席在给出建议之后,尼克松才安排紧锣密鼓的计划,让这份公告发表而出。

正如毛主席所预想的那样。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发布,3月13日,英国便同中国确立了外交关系并于3月14日正式公布。

一股新的外交浪潮就此到来,日本、荷兰、西德无数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这一年开始同中国破冰建交。

他们同中国带来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最为解气的便是蒋介石的反应,在得知尼克松访华之后,蒋介石直接生气大骂尼克松“不是个东西”。

随后,大量商品和技术开始流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美关系在尼克松推动下逐渐改善之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新一轮的外交浪潮接踵而至。这为改革开放带来了无比强大并且丰富的动力。

然而,中国恐怖的学习能力,也终于让尼克松感受到了恐慌。1969年,中国的GDP产量是0.2万亿元。

而到了尼克松去世前的1993年,中国的GDP产量便已经达到了恐怖的3.57亿元!接近18倍的涨幅,令尼克松意识到,一个“怪物”正在苏醒。

从经济到科技,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国家几百年的道路,中国人只用了几十年便进行了超越。

在20世纪的末尾,尼克松逝世的前夕,他曾感叹:21世纪的中国可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979年1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祝酒,庆祝中美建立外

果不其然,到了2021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114.37万亿元!如今,中国的成就璀璨瞩目。

这一切离不开改革开放,可改革开放的前提,便是无数国家同中国的建交。

如果美国没有同中国建交,继续对中国进行外交孤立,那么改革开放的成效,绝对会因此大打折扣。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与美国总统卡特一起向民众致意

尼克松感叹自己是为中国做了嫁衣。然而中美建交是历史的潮流。没有人能否认他的访华是重要推动因素,但浙一因素外的,是这股任何人无可撼动的时代潮流。

他的所作所为,其本质不过是在两极格局下的“互利互惠”。而中国之所以和美国建交,也不过是“各取所需,彼此双赢”。

他并非“创造了一个科学怪物”,只是令这个“科学怪物”,更快地苏醒而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