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尔逊总统(浅析历史——美国总统威尔逊,寻求国际新秩序)

更新时间:2023-04-07 22:14:38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浅析历史——美国总统威尔逊,寻求国际新秩序

文|流年谈史

编辑|流年谈史

前言

威尔逊抱着理想将美国带入战争。早在停战之前,他就为寻求国际新秩序、建设和平的民主社会拟好了奋斗目标。如今战争结束,该是实施理想的时候了。威尔逊希望世界会朝着他所设想的更加正义、民主、和平的方向发展。但理想面对残酷现实,常会被硬生生地弹回。威尔逊寻求国际新秩序的计划最终没能在国会通过,战后的“国联”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彳亍前行。

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

战争结束,欧洲一片混乱,家园被毁,饥饿威胁着百万人生命,战争对个体生命以及国家造成的创伤,远远超出那些阴冷的伤亡数字。胜利既不会结束创伤,也不会自动解决问题,这一点威尔逊非常清楚,他主张胜利者必须承担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的责任,美国应该成为这个世界和平、民主的捍卫者。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向国会发表演说,陈述了自己的主张,共14条,被称为“十四点计划”,以此作为结束战争的纲领以及战后世界的蓝图,同时也用来对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影响。这一计划主要包括:取消秘密外交,以公开方式缔结公开的和平条约;保证公海上的航行自由;倡导平等贸易;裁减军备;进行各国殖民地间的协调和维护殖民地人民的权益;欧洲实施民族自决;建立独立的波兰。计划的最后一条是要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多国联盟组织,负责实施、协调和解决未来争端,保证各国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威尔逊还将德国考虑在内,提出只要德国接受这些原则,建立民主政府,德国也可以重新成为国际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德国在求和时接受了这一方案,德皇退位,成立了共和国,并且将德军全部撤回到莱茵河以内。10月,英、法也同意以“十四点”作为和谈基础。

“十四点计划”根植于威尔逊的进步主义理念。他相信人性向善,人具有遵循道德律令的能力;国家有能力坚持正义,建立开明政府;与国家一样,世界也可建立在某些行为准则之上;一旦准则得以实施,人类便可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基于此,威尔逊提议建立多国组织,寻求共同安全,以保障世界和平。后人将他的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理念统称为“威尔逊主义”,“十四点计划”是该理念的集中体现。严格地说,这并不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以及建立在这些愿望与信念上的重建国际秩序计划。

计划旨在倡导公平的和平,一开始大大激发了各国人民的希望,但一旦战争停息,问题就来了。欧洲社会矛盾重重,人口构成极其复杂,要实施完全的民族自决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协约国之间曾有过领土协定,根本不想让步,尤其是损失惨重的英、法,两国和后来加入协约国的意大利签订过秘密协议,商定要城法德国,索取高额赔款,重新划定疆域。

在国内,威尔逊遇到的阻力也不小。为了“十四点计划”,他亲自出使巴黎,参加战后和谈,因无暇顾及国内问题,国内经济开始恶化,国民抱怨不绝;又适逢1918年国会选举,威尔逊为民主党助选,冒犯了共和党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曾是他“十四点计划”的热情支持者。共和党在国会赢得了多数席位,威尔逊又不愿指派共和党要员代表参加巴黎和会,这又平添了一份敌意。最重要的是,威尔逊的这种利他主义、理想主义的思想并不符合美国人的想法,当时大多数美国人只关心自身发展,不想掺和他人事务。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战后,威尔逊在英、法、意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大大增加了他的自信,相信人民站在他一边,同时也极大加强了他的使命感。威尔逊打破孤立主义传统,1919年亲自率领美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会议一开始并不顺利,“十四点计划”仅是威尔逊单方面的意见,其他协约国并不赞成,认为该计划,尤其是针对欧洲的计划,过于简单也过于乐观。法国总理乔治·克里孟梭嘲笑说:“因为人类无法遵循上帝的‘十诫’,所以他们也不可能遵循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英、法、意坚持各自的领土要求,并要求德国承担战争的全部责任和损失。

经过1月到5月连续几个月紧张的讨价还价,美、英、法、意四巨头最后在凡尔赛签订和约。战胜国基本上满足了各自的领土要求,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波兰独立,并建立莱茵河缓冲区。德国交出一切殖民地,实行非军事化,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可以看出,和约的内容与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相差甚远,尤其是在战争赔款这方面,但使威尔逊感到欣慰的是,和约包括了建立“国际联盟”的条款,同意以一种新秩序来结束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促进合作,和平解决纠纷。“国联”的决策由9国组成的“执委会”负责,内设由美、英、法、意、日组成的5个常任理事国。尽管具体事项还没得到落实,但威尔逊相信和会的其他失误以及不公都可以靠日后的“国联”予以纠正。

与协约国相比,美国人更看重“国联”,威尔逊对之更是寄予厚望,视之为全球道义联合以及日后世界和平的保障,是巴黎和会的胜利,但能否通过,威尔逊预料会在国会遇到障碍。当时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有三派意见:一派是威尔逊民主派,是威尔逊政策的忠实支持者;另一派是“决不妥协派”,坚决反对威尔逊的“国联”,代表人物是共和党威廉·博拉与加利福尼亚参议员希拉姆·约翰逊;大部分议员属于中间的“保留派”。两党中都有持孤立主义反对“国联”的强硬派,但为数不多,大多数认为只要对协议稍加修改便可接受,毕竟这是一个目的崇高的设想,只要厘清美国与“国联”的关系,维护美国的独立就行,这些人属于温和“保留派”。


也有些人出于党派考虑以及对威尔逊本人的不满,坚持要求附加强硬的保留条件才能接受,这些人属于强硬“保留派”,以马萨诸塞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为首的共和党多数派为主,提出的理由主要是防止“国联”干涉美国主权。洛奇的计划被称为“洛奇保留计划”,提出后努力拉拢“决不妥协派”接受这一计划。

对此,威尔逊感到恼怒,他变得更加固执,坚持自己的计划必须以原样通过。这部分是出于他对洛奇的厌恶,但更多的还是出于他对自己以及对“国联”的信仰。此时的威尔逊把自己看作神选之人,被授予从事一项伟业,因上帝站在他一边而决不妥协;也有人认为是威尔逊中风之后个性变得更加偏执、更加自我中心所致。不管怎样,威尔逊于1919年9月开始在全国作巡回演说,试图唤起民众的支持。他乘坐火车,3周内行程8000英里,作了40次演说,终因在25日科罗拉多的普韦布洛,一场演说之后,体能耗尽,昏倒在地。几天后,威尔逊在华盛顿又遭遇了一次严重中风,导致左半身部分瘫痪。威尔逊的演说振振有词,不少掷地有声,也有不少令人生畏,有一次他是这样说的:“我敢预测,并且绝对确定,不出一代人就会发生另一场世界大战,如果世界各国现在不考虑如何制止。”

没有多少人能像威尔逊那样,觉得自己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如果当初人们听从他的劝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就能避免。如果当初威尔逊容许“保留派”修改一下,《巴黎和约》就能被通过。“国联”之争本质上是战后美国的外交之争,关乎美国今后与世界的关系——是践行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是“决不妥协派”坚持的孤立主义,只关注自身事务;还是“保留派”希望的有限国际主义,适当参与国际社会;还是威尔逊设想的国际主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谋求集体安全?在11月举行的参议院投票中,修正过的“洛奇保留计划”和未修正过的威尔逊和约议案均遭否决,前者39比55,后者38比53。

在许多民间组织的要求下,也为了满足英法的愿望,参议院于1920年3月又对修正案进行最后表决,威尔逊仍然反对民主党议员对议案作任何修正,结果和约还是未能达到通过所需的2/3多数。

至此,“决不妥协派”与“保留派”联手完成了对“国联”的拒绝。这对提出此计划的威尔逊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他所代表的美国也是个莫大的讽刺,对国际联合和国际和平也不能不说是个损失。威尔逊曾寄望于1920年的总统选举,希望届时能对“国联”进行全民表决,但结局依然令他悲伤。当选的共和党总统沃伦·哈定拒绝参加“国联”,单独与德国签约讲和。尽管这样,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外交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参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