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刀苗寨(老或村的“山上粮仓”)

更新时间:2023-03-30 00:48:56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老或村的“山上粮仓”


2023年元月26日、27日,还是春节初五初六,这期间正是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五年一度的苗族芦笙节,同时也是从江县丙妹镇老或村每年一度的大歌节。我和左、张二君趁着春节的假期,从凯里驱车南下,我们先是走进大歹苗寨,与祖祖辈辈居住在山脊上的苗族同胞们一起欢度了他们五年一度的苗族芦笙节,然后我们又转行到距离大歹村仅三四公里左右的从江县丙妹镇老或侗寨参加老或村的大歌节。


当我们一行三人即将到达从江县丙妹镇老或村这个中国传统村落时。透过车窗,山脊上的粮仓群瞬间就把我们给吸引住了,这是老或村的粮仓了?在黔东南,有许许多多储存粮食的好办法好传统。我曾经在凯里市三棵树镇季刀苗寨看过那里建在村子中间百年步道旁的“百年粮仓”,我也曾见识过雷山县大塘村建在池塘上的“水上粮仓”。如今呈现在我眼前的则是建在山上的“山上粮仓”。

我们把车辆停在老或村前,迫不及待地寻找一条小路,希望站得更高一些,这样才能够真真切切地把这些粮仓群的整体风貌看个真切。这些粮仓,你说它是一排排,也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完全对,你说它是一队队,也有点像,也不完全对。因为这些粮仓一个接着一个,都是顺着山脊往下建的。这些建在山脊梁上的粮仓群,堪称粮仓的“大观园”,我们不由得为之赞叹。


从江县丙妹镇老或村距从江县城15公里,位于东经108.8351度,北纬25.7504度,海拔280米。2019年6月6日,老或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老或村侗语别称“或搞”。全村辖2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村落始建于明代。2022年有202户1044人,均为侗族,有吴、潘、石、肖四个姓氏。村域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13亩,其中田170亩,森林覆盖率80%。民居建筑主要是木质吊脚楼与砖混结构建筑,标志性建筑有鼓楼。传统节日有大歌节、新米节(六月二十几的酉日)、中秋节 ,民俗有多耶、唱侗歌等,非遗项目有侗族大歌。美食有红肉、牛(羊)瘪、腌鱼(肉)。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种养殖。农业除了传统的水稻、茶叶等作物,现还种有百香果918亩。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命根子。老或村粮仓基本是建造在村寨的边坡上,与住房保存有足够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防火,以确保粮食的安全。古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无粮不稳”、“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农谚,把粮食的重要性说得那么透彻。而老或村的粮仓群,则让我们更真实更深切地体会到粮食对于农村农民的重要性。随后,我们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老或村的人家中,每家每户都单独建有粮仓,有的人家粮仓竟然多达六七个。像老或村这样的侗寨,在黔东南有很多,他们平时饭食都是以糯米为主食,当地种植的绝大多数是香禾糯。近些年,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粮食品种的优化,粮食产量较改革开放初期要增产得多,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只要不遇天灾,一年种的粮食都是吃不完的。

这些粮食,放在住房里,一怕火灾,二怕老鼠吃,只好把它们放到与农房有一定距离的粮仓里储存起来。而像老或村那样,将全村的粮仓集中连片建在村子附近的山坡上,形成独有的“粮仓群”景观的,在黔东南确实是为数不多。

当然,老或村作为黔东南的侗族传统村寨,除了这些建在山坡上的粮仓群之外,古榕树、鼓楼、古井、吊脚木楼等黔东南侗族村落的典型景观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老或村老村庄原是在现在村落的北坡上。后来,因交通等方面的原因,这个村庄实现了一次整体搬迁,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这里交通运输更方便,一条小溪从村庄中间缓缓穿过,农村用水也就格外便利了。

我们到达老或村当天,正遇上村子的一户人家新购进了一辆新车,他家杀了一头猪,请村的乡亲们来吃饭。他邀请我们到他家一起吃饭。看着他家门前停放的几辆车,我们好奇地问:“你们家究竟有几辆车?”主人带自豪地神色,微笑着回答我,这是他们家买的第三辆车。他并告诉我们,如今请客吃饭的糯米,都还是他家五六年前种的粮食。

我们不禁感叹,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足够的活力,年轻人靠外出务工可以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即使是在家务农,勤劳的人们,粮仓里总是有吃不完的粮食,农村经济发展确实步入了快车道,如今农村的面貌已经是今非昔比。我猜想,随着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今后农村的发展还会更快,农村的面貌还会发生更多的变化,老或村可能又要建更多的粮仓了。同时到老或村来参加大歌节的游客也会更多。老或村侗族鼓楼里传统多声部大歌“多耶”也会传承得更好,行歌坐月的佳话也传遍世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