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府(经略府提辖是什么官)
水浒中的冷知识,提辖是个多大的官?宋代真有八十万禁军?
时隔多年再读水浒,才发现施耐庵文笔不是一般的好,四大名著里,单论文笔,水浒绝对可以和红楼梦平起平坐。红楼梦强在细腻,水浒却是大开大合,纵横捭阖,将一部上百回的小说,数百个人物,写的一气呵成,读来全不费力。
最为人称道的是讲故事节奏,好到什么程度,你明知道接下来会如何,结局怎么样,读到关键处一样的血脉贲张、如痴如醉。
夸施老先生的话不多说了,建议大家有时间重读一次,我个人认为,从可读性来说,水浒排名四大名著之首。
宋代刺面制度
水浒中好多人都曾享受过发配充军待遇,好汉嘛,免不了惹是生非。每个人在发配前,都会经过一个常见流程,刺面,在脸上刻字,多半有关姓名籍贯,以及罪名发配地等等。
施耐庵毕竟是元末明初人,对宋代制度或许不太了解,所以这里有一个明显错误。
第一、宋代发配是发配,但并不见得会充军,发配大多被送去做苦役,充军是元朝明朝才兴起的制度。为什么?因为宋朝并不缺人当兵,原因我们一会再说。
第二、犯人刺不刺面另说,宋代士兵必须刺面,也就是说,不管你当什么兵,哪怕禁军,脸上都要刺字。
林冲是禁军教头,鲁智深是经略府提辖,他们原本就是军人,脸上本来就有字,想要再刺恐怕找不到地方。
宋代军制传袭自五代,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天天打仗,什么人都被强拉去参军。五代逃兵非常严重,经常打着打着,仗没打完,兵先跑光了,比如朱温攻打潞州时,围了一年,潞州没打下来,自己士兵倒逃的差不多了。
这就导致五代军纪非常的残酷,朱温有个著名的拔队斩,打仗时如果队伍里有一人逃跑,全队都要处死。但即使这样也拦不住,全队人都跑了咋办,所以为了控制逃兵,士兵每人脸上都要刺字,刻上姓名部队番号等等,让你无处可逃,就算溜回家乡,也难逃地方官的法网。
北宋统一了五代,也继承了这点,诸如名将狄青,因为从底层士兵做起,脸上有刺字,所以在打仗时,为了避免敌方耻笑,不得不戴上青铜面具。
提辖不是提辖
杨志杀人犯事,发配去了北京,受到梁中书赏识,被提拔为统军提辖,而鲁智深最初职务,也是小种经略相公府中的提辖。那么,提辖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前面我说了,施耐庵不是宋代人,对宋代制度不太熟悉,而且他用了很多非官方称呼,水浒里很多官名都不是书面语,理解起来非常头疼。
比如这个提辖,按道理,提辖是个大官,级别很高,因为它全称叫提辖兵甲盗贼公事,负责训练士兵以及缉拿盗贼,通常设于路或者州,由本地长官兼任。
也就是说,如果经略府设有提辖官,那也是小种相公兼任,而鲁智深如果真担任了这个官,级别不说跟小种相公一样,至少也跟知府平级。
书中所谓提辖,应该是杨志担任的这个统军提辖官。统军提辖啥意思,什么级别?很遗憾,不知道,这官根本查不到来历,不是施老先生瞎掰,就是民间俗称。因为按照惯例,某一官名上级用了,下级单位就不会再使用,以免混淆,比如丞相,州县级不可能再设州丞相县丞相,但本州县人可能会对主薄一类私下尊称为州相。
根据索超从正牌军提拔至提辖来猜测,这个提辖,应该是低级军官,地位并不高。
小种相公
说到经略府,解释一下小种相公是谁。北宋名将种世衡是跟杨令公齐名的重臣,一生都在戍边,他死后子孙继承事业,儿子叫种谔,孙子叫种师道,其中种谔被民间称为老种,种师道就是小种。
其实种家一门皆将才,史书上种谔和他的两个弟弟更出名,三人一直负责驻守北宋西部,所以有“三种”之名而非“两种”。
经略使类似节度使,独揽军政,通常设于边界,但并不涉及赋税、刑狱、仓储等地方核心权力,你可以理解为阉割版节度使。但它名义上又是当地最高长官,所以鲁智深犯了事,知府如何处置,必须先请示小种相公。
北京不是北京
梁中书所在的北京,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那个北京,而是大名府,也就是现今河北大名县。
北宋有四京之说,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不是江苏南京啊,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汴梁是正式国都,另外三个属于名义国都,也叫陪都。
梁中书官职叫北京留守,听起来不咋滴,实际这是个比节度使还要大得多的官。留守就是代替某人,负责在当地看守,代替谁呢?皇帝。
所以留守只会用于国都,如果换做其他州县,撑死只能叫节度使、经略使。如果看过古代小说,皇帝如果要亲征,就会委托太子为京师留守。
所以梁中书其实非常牛逼,谁叫人家是蔡京女婿呢。
八十万禁军教头
提到林冲,大家就会想起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很唬人,但其实是个低级军官。道理很简单,教头嘛,又不是总教头,军队里当然不止一个教头,史进师傅王进也是禁军教头,穷的连老婆都娶不起。
大家唯一可能不解的是,八十万,北宋有这么多禁军吗?
提到北宋,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窝囊,所以有弱宋之说,谁都打不过,一打就丢人,一个弱宋哪来这么多兵?
答案是还真有,也许作战部队没这么多,但要把后勤等人员全算一起,可能八十万还不止。
北宋为什么要搞这么多禁军?原因和设大名府为北京一样,迫不得已。
宋代军制大体来说有两个特点:一是军权分离;二是强干弱枝。
所谓军权分离就是指挥权和带兵权分离,不放在一起。宋代最高指挥机关是枢密院,但它手里没兵,兵权掌握在殿前司、侍卫亲军司手里,合称两司。
赵匡胤是政变起家,所以他老提防着别人也来这一出,于是将兵权做了非常细致的划分。枢密院负责调派指挥,两司负责统兵训练,两者互相制约,只有到了要打仗的时候,才会指定某位将军接管兵权,打完仗立即上交。
这样还不够,于是又做了强干弱枝。增加中央禁军数量,削减地方部队数量,这样就算有人想造反,先要掂量一下能不能打得过。
宋代士兵分为四类:“禁军、厢军、乡军、番军。”
禁军就是卫戍京城的中央部队,厢军本是部队单位,这里指地方部队,乡军是民兵,番军就是外族雇佣兵,这些不细说了,大家看懂就行。
这里要解释下高俅的职务,书中称他是殿帅府太尉,而北宋掌管禁军的部门叫殿前司,殿前司最高长官叫都指挥使,太尉虽然是北宋名义上最高武职,但一般是虚职,并无实权。高俅是个特例,他是以太尉身份遥领殿前司,也就是说,他是北宋太尉,并非殿帅府太尉,何况宋朝根本没有殿帅府这个单位。
注:明朝有殿帅府,也确实掌管禁军,而宋代太尉又被称为殿帅,所以施耐庵八成是搞混了。
殿前司掌禁军,侍卫亲军掌管其他军队,但因为强干弱枝,北宋军队十之七八都是禁军,驻扎在四京周围(所以梁中书麾下,其实也是禁军)。
宋朝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禁军?跟两件事有关,一是丢了燕云十六州,二是国都在汴梁。
燕云对于中原政权来说,几乎无可替代。因为自北向南,只有燕山一带可守,而且拥有天险居庸关。自古以来,中原政权防守北方,凭借的都是居庸关山海关防线,所以这一带长城修的异常坚固。
一旦失去燕云,呈现在北方异族铁蹄面前的,只有万里平原,所以北宋对外屡战屡败,原因大都在此。而南宋抗金屡有成效,其原因也离不开淮河附近,都是水乡泽国,不利于骑兵发挥。
所以说,丢了燕云,抵抗正北方的敌人,防线只能布置在淮河一带,这也是南宋抗元,主战场一直维持在襄阳的原因。
注:从战略角度来说,北京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也是近代京都选择于此的原因,我另有文章备述,如有兴趣自行查阅。
但宋代国都却在汴梁,汴梁虽名为六朝古都,实际上集中于五代,除了战国时期的魏国,剩余五个都在五代时期。梁唐晋汉周,除了后唐白痴李存勖,其余四个都选择了汴梁,赵匡胤替代后周,国都也定在这里。
为什么选择汴梁?因为大运河。相对于南方,北方一直缺粮,这也是隋唐之后,国都不再选择长安的原因。关中所产,早已满足不了所需,唐朝就极度依赖漕运,一旦漕运不济,长安城就要挨饿,所以有句话叫“饿死的唐朝”。
漕运不仅带来粮食,也带来了贸易,当时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大城市,全在运河两岸,而汴梁作为南北运河间的枢纽,更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运河带来了财富,也同时带来了问题,那就是易攻难守。汴梁位于黄河冲积平原,沃野千里,附近连个丘陵都难找,非常不利于防守。
所以赵匡胤一度打算迁都,但却给拦了下来,没奈何,只能宣布:“多种树,多招禁军”。
种树是为了增加骑兵阻碍,扩招禁军却不全是为了强干弱枝,还有保卫京师之用意,所以时值汴梁禁军,称不上八十万,也八九不离十。
说来说去,还是跟丢了燕云十六州有关,整个北宋,一直在挖空脑袋收回燕云,甚至不惜联金抗辽,以致丢人辱国,背负无数骂名。
大名府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到陪都地位,驻守重兵时刻准备收复旧地。
但想扩招这么多禁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前面我说了,宋代军纪非常变态,当个兵脸上还要刺字,所以北宋政府只能通过其他办法刺激,那就是花钱。
虽然北宋名义上重文轻武,但武将俸禄却比文官高得多。打个比方,丞相是百官之首,俸禄是每月300贯,而殿前司都指挥使,俸禄也是300贯,与丞相相同。
而像大小种相公这种卫戍边境的重将,薪水更高,如果能挂个节度使虚职,月薪超过400贯,为宋朝最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在宋代当兵是个很热门的事,罪犯即使发配也大多充为苦役,并不会送去兵营,诸如林冲武松等人充军,只是想当然而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