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制作方法(土肥皂的制作方法)
小肥皂里的致富经
在新疆逛逛巴扎
便随处可见一堆堆这样土黄色、像窝窝头的东西
外形丑陋的土肥皂。
但提起肥皂,人们却并不陌生
眼前这些外形丑陋的“石头”
就是新疆的“土肥皂”
2008年,土肥皂制作工艺被列入阿克苏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土肥皂经过改良加工和包装
成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买买提·亚合甫:把土肥皂做成“库车名片”
打开某宝软件,搜索“库车土肥皂”
不少人好奇这个外表其貌不扬
还带有一股怪味的肥皂
在各种洗涤用品满天飞的今天
为何能占据一席之地
淘宝截图。
在库车市,土肥皂的主要制作地在乌恰镇
以家庭作坊为主,不过二三十家
当地人将它称为“吐哈齐苏甫”,意为“圆形肥皂”
因为它原生态,去污力强
用来洗涤婴幼儿的衣物,安全健康
淘宝截图。
土肥皂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
以残剩的羊尾巴油为主要原料,将其用火反复三次熬制
然后使用模子固形
固形后再接受太阳的烘干
新鲜的土肥皂就这样诞生了
这种制作肥皂的方法已有上百年历史了
最初人们用草籽油饼和草木灰水做肥皂
如今变成了棉花籽油饼和碱水
不变的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和纯天然的原料
由于不含香精等添加剂,土肥皂的味道曾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2008年,土肥皂制作工艺被列入阿克苏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买买提·亚合甫成为项目的传承人
为了将它推广开来
他对土肥皂进行了改良
加入蜂蜜、薰衣草汁等天然原料
再适当加一些现代包装
让小小的土肥皂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2015年,买买提·亚合甫专门为新产品注册了商标
2016年,为了扩大销路,他又开了一家淘宝店
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多个订单
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把土肥皂做成库车的名片”
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乡江的传统夏牧场
在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源头的湿地
为了减少过度放牧,保护湿地
当地一直在寻找牧民的可替代生计
由于常年游牧,以草原为家
村里的妇女们几乎人人都会制作一种独特的黑肥皂
村里的妇女们在制作黑肥皂。
黑肥皂常被当地牧民用来洗头、洗澡
制作黑肥皂的主要原料
是在野外常见的野草
茴茴草,也叫灰藜、灰苋
经过晒干后与动物油、水混合熬制而成
这些草在江布塔斯村随处可见,割了还能再生
各种动物油也是自家宰牛羊剩下的
村里有个近70岁的哈萨克族老人蒙泰依
她有一手祖传的制作黑肥皂的手艺
2017年,驻村工作队和一家环保公益组织
被老人制作的黑肥皂引起了注意
于是便开发了开发黑肥皂公益项目
蒙泰依开始带着30多名姐妹们熬制黑肥皂
包装精美的黑肥皂。
工作队送来了制作黑肥皂的精美模具
还为配上了漂亮的刺绣布包装袋
并起名“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
制作出来的黑肥皂。
2019年5月
“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
开始在线上公益店销售
新疆山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还把黑肥皂
推广到国内环保产品的销售平台
吸引了一批高端消费者
销售出近千块黑肥皂,累计收入近3万元
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
今年6月
“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环保公益项目
入选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共同组织开展的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黑肥皂不仅为乡亲们赚了钱
还成为村里发展旅游的特色项目
这两年,不断有外地游客来到村里
体验最传统的方法制作黑肥皂过程
看到用了一辈子黑肥皂变了模样
蒙泰依说:“要一直把这项传统手艺坚持下去。”
阿布来特的土肥皂在巴扎热销
图片来源:赵佳插画作品
穿过伊宁市阿依东街九巷
走进一个不起眼的小房子里
一位老人正站在一口超大的锅
费力地进行搅拌
老人名叫阿布来特,今年70岁
是第三代土肥皂的手艺传承人
他从1970年开始学做土肥皂
如今已有50年制作经验
土肥皂
上世纪四十年代
很多人家还在用蜡烛照明
蜡烛里含有一半制作土肥皂的原料
老人的父亲便以制作蜡烛为生
后来,有了电以后蜡烛滞销
便开始转做土肥皂了
土肥皂的原料是碱、牛油、羊油、马油、牦牛油
按一定比例放入大锅里加水熬制8个小时
当原料由白色逐渐变黄
要不时地拿着木棍搅拌使其均匀
后来,父亲老了
将这门手艺传给了阿布来特
正在晾晒的土肥皂。
如今
他制作的土肥皂在当地的巴扎上热销
不少人还通过微信向老人的儿子购买
三元钱一块的土肥皂
一个月能给他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
老人说,希望将这个传统手艺继续发扬下去
让更多的人学习制作土肥皂
和儿子商量着还要给土肥皂包装加工
争取更大的市场
文/记者刘萌萌 图/由库车市委宣传部、青河县委宣传部、 伊宁市委宣传部提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