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是什么意思(大臣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23 04:16:06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古代什么样的大臣才能配享太庙?对后代有什么好处?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古代官职中,越位高权重,越让人渴求。不过,除了朝中百官在生的时候,有想要争夺的名利与地位,死后也有。

它就是被文武大臣们趋之若鹜的“配享太庙”。

图源网络

太庙并非普通祭拜神佛的庙宇,里面供奉的都是每个王朝的列祖列宗。比如明朝太庙中供奉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时起的历代明朝皇帝。而臣子们配享太庙,俨然有与历代已故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配享太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样的功臣可以获此殊荣呢?其子孙后代们是否会因此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呢?

图源网络

这些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太庙出现的时期!

横空出世,却意义非凡

《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其中“太祖”指的是始封之君,也就是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第一个君主,如周公为鲁国的始封之君,姜太公是齐国的始封之君。而“太祖之庙”则为“太庙”,其意思显而易见。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秦之前,也就是夏商周时期,也有与太庙的意思相接近的词语,分别是“世室”、“重屋”、“明堂”。另外,其中不仅有皇室成员,还有各种各样的神灵,以及历代皇帝所钦点的陪葬之物。

要知道,无论是哪朝的皇帝,都自诩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便死后,也想要将这份权力带到地下,继续生前的辉煌。而有了皇帝,怎能没有得力的臣子呢!

图源网络

因此,出现了德高望重的臣子,死后可以配享太庙的例子。不过,其中最核心的作用,是拉拢人心,加强中央集权。

要知道,自秦以后,儒家思想占据主流思想的地位,大多数人视死而生,将死后的名声与地位看得极为重要,而“配享太庙”,不亚于生前与皇帝共用一张桌子吃饭的荣耀。

因此,对于臣子而言,能够进入太庙中接受后世的供奉,是永生永世的荣耀。

图源网络

《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公,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能够配享太庙的人也并非谁都可以,需要满足极为苛刻的条件。

图源网络

首先是生前立下大功,或开拓疆域,或开国功臣,或彪炳千秋,总之都是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其次是与皇帝的私交很好,深得皇帝的信任;最后是生前没有大的污点,即要保持好名声。

不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也各有不同。

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完善

图源网络

首先是太庙制度的首创者魏明帝,在青龙元年(233年)提出

期间配享曹操庙庭的人有: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后来又增加了四次,共有26人;而配享曹丕的人有贾诩、王朗、曹真和辛毗

值得一提的是,大司马曹真和大将军王朗既配享了曹操庙庭,也配享曹丕庙庭。按照正常来讲,一个人是不能配享两个太庙,但他们因为对曹魏政权有着卓越功勋,被特殊对待。

晋武帝(画像)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国,定下规矩:除皇后可以直接进入太庙,其余外姓大臣想在死后进入太庙必须经过皇帝的认可。这也是彻底坐实“配享太庙”是大臣们的死后哀荣。

而晋代时期,配享太庙的第一位功臣,是司空、钜鹿郡公裴秀。不仅是当时大族“河东裴氏”的后代,祖辈都是有名的功臣。而且少年名气很大,成立西晋后更是拜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

图源网络

裴秀的人生成就中,有“第一次明确建立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还编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被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因此,他配享太庙一事,称得上实至名归。除此之外,司徒、乐陵郡公石苞、安平王司马孚、齐王司马攸、临淮公荀顗、鲁郡公贾充也都是在严苛的要求中脱颖而出,享受殊荣。

图源网络

南北朝时期,社会形势混乱不堪,但也出现过配享太庙的功臣,比如出身名家的西梁司空蔡大宝,去世时西梁明帝痛哭三次,配享梁宣帝的庙庭;还有梁朝时期的名将杜僧明,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进入陈朝太庙。

隋文帝(画像)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沿袭北周的“五庙制,立高祖父杨惠瑕、曾祖父杨烈、祖父杨祯、父亲杨忠四庙。但隋炀帝杨广却热衷于宗庙制度的改革,并未有多少国家功臣,进入太庙。

可以说,隋朝时期是臣子配享太庙的停滞期。但是,唐高祖李渊建立李唐后,彻底引起追封配享太庙之风的高潮。

要知道,唐以前虽然有配享太庙的功臣,但因为根据《礼》、《令》上的标准不同,而始终无法统一,尤其是关于何时祭祀的问题上,更是争执不休。

图源网络

古代关于对太庙的祭祀统称为“褅袷之祭,即天子诸侯丧事结束后,在太庙中合祭远近祖先神主,以示追远孝敬之意,又分为两种祭祀时间:一种是袷祭,每三年举行一次;另一种是禘祭,每五年举行一次。

太常卿韦挺等十八名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其禘及时享,功臣皆不应预。”也就是按照《贞观礼》中要求,只在袷祭之时对配享太庙的功臣进行祭祀。

图源网络

可以说,唐朝是完善“功臣配享太庙”制度的界碑,此后,不止祭祀方式与流程更加流畅,配享太庙的标准也越来越有理有据。

首先是唐高祖李渊,死后其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将李神通、李孝恭、殷开山、刘政会的灵位安排进太庙,后李治安排武士彟、李隆基安排裴寂与刘文静进太庙。

唐高祖(画像)

然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为纪念与他一同打天下、治天下的二十名功臣,安排大画家阎立本对他们进行画像,由书法家褚遂良在上面题字,并修建凌烟阁进行储存,以方便时时怀旧凭吊。

房玄龄(画像)

不过,在唐太宗死后,这二十名功臣,仅有七人随其配享太庙中。第一批是李治安排的房玄龄、高士廉、屈突通然后是李显安排魏征最后一批是李隆基安排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

值得一提的是,随同唐高祖配享太庙的功臣中,武士彟因为生了武则天,没有其他大的功劳被移出,而房玄龄因为在立储事件中押错宝,触动了李治与长孙皇后的利益,也被移出。

图源网络

在剩下的唐代皇帝中,也有因为同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配享太庙的功臣。其数量之多,不一一做介绍。不过,关于太庙祭祀制度,却再次得到发展,由原来“三年一袷、五年一禘”,改为“禘袷合一下的时祭”。

因此,《开元礼》中关于太庙制度的规定,贯穿整个唐朝时期。而宋朝的建立,也意味着配享太庙的功臣在改朝换代下,进行改革与创新。

赵匡胤(画像)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开始了一统中原的步伐,而潘美也追随其四处征战,最后被宋太祖亲赐配享太庙的殊荣。但是,潘美作为大名鼎鼎的将军,却一度因为投机而给人留下“大奸臣”的形象。

因此,消息一出,文武百官纷纷上书请宋太祖收回成命,不过,赵匡胤始终没有改变主意。

图源网络

宋哲宗时期,苏轼上奏:本朝自祖宗以来,推择元勋重望始终全德之人,以配食列圣。盖自天子所不敢专,必命都省集议,其人非天下公议所属,不在此选。既上,诏云恭依,册告宗庙,然后敢行,其严如此。

简单来说,皇帝对于配享太庙的功臣的选择上必须慎重,不能独断专行,必须召集大臣集中讨论,而且要有严格的标准与程序。

最终,苏轼的建议被采纳,也成为宋时期选拔配享功臣的主要要求之一。

宋真宗(画像)

宋真宗时期,萧何、赵普被赐予配享太庙的殊荣。并且融合唐朝对太庙的祭祀制度,敲定:凡遇冬享、禘袷及亲祠,功臣并得配享太庙祭祀。

宋英宗时期,还进行绘制配享功臣画像的活动,并做出安排:一是景灵宫功臣画像;二是馆阁功臣画像;宋徽宗时期,开始对馆阁中的功臣画像进行祭祀的活动;此后在宋理宗时期已达到大规模。

宋徽宗(画像)

可以说,宋朝对配享太庙的功臣的制度发展,深受各朝各代中的沿袭。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明朝时被移除太庙的姚广顺,以及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张廷玉。

直到清朝衰败时,这项制度才落下帷幕。但它的意义却非常深远。

一是政治目的,为皇帝拉拢并巩固势力,同时给其他文武大臣树立榜样,以便更加努力地为当朝做奉献;二是是对子孙后代的影响。

图源网络

虽然功臣配享太庙只是单纯的精神嘉奖,但荫补制度则奠定功臣后代们为官的道路。普通的大臣可荫封三代,而位高权重或功劳更大的臣子们则在此基础上叠加。这也算是政治上与经济上的间接优待。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功臣的后代们有任何逾规的言行,也会影响功臣配享太庙,甚至被移出太庙。两方之间算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图源网络

总的来说,臣子配享太庙的殊荣,无论经过怎样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皇权的巩固。如“得民心者得天下”一般,只有为皇帝所用,才有可能享受各种各样的待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