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和普通啤酒的区别(精酿啤酒行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2022年精酿啤酒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喜啤菌总结了7个关键词,供大家参考。
1、茶饮、咖啡、精酿,边界模糊
随着中国精酿市场的高速迭代和成熟,精酿、咖啡和茶饮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当然,并不是说精酿变得茶饮化或者咖啡化,而是在某些层面上互相学习和借鉴。
在目前的市场上,中国的消费者明显更偏爱多汁、水果味、甜口的饮料,这一点上,无论是咖啡、茶饮还是精酿,都在向市场妥协,让产品更加适口,比如相对于西海岸风格,浑浊IPA明显更加平易近人。
从口感上来说,酸甜的口感仍然最受消费者青睐;在原料选择上,鸭屎香、大红袍等茶风味在今年特别抢眼;在口味组合上,水果+水果、水果+花、水果+茶等复合果味愈发突出;在模式上,像卖奶茶一样卖精酿已经成为许多精酿品牌创新的方向。
图源网络
对于还处于教育阶段的中国市场,能让消费者更轻松地喝第一口比什么都重要。精酿啤酒对咖啡和茶饮的学习,是用一种创新且低成本的方式去触达消费者,是行业和品牌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尝试和突破。
2、精酿认知清晰化
以前大家推广精酿,都是从原料、品类、品牌等各方面阐述鄙视链,强调精酿文化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消费者对精酿的认知短时间内依旧模糊,印象不深就不会去购买,导致用户流失。
现在大家推广精酿是用更直观、更有冲击性、更好玩的方式去打开消费者的认知。泰山原浆的大单品7天原浆从“鲜”出发,消费者直接喝到嘴里,感受产品新鲜的口感;盒马推出的28天鲜活系列以及古斯酸等,冷链直达,全程温控,保证新鲜品质;优布劳推出的小金桶智能打酒设备,从视觉上就吸引了消费者注意力,还可以动手操作,把消费者的体验感拉满。
优布劳小金桶智能打酒设备,图源优布劳公众号
这些推广方式最大程度的靠近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接触到、感受到,给予视觉、嗅觉、口感和体感的综合体验,满足消费场景化的消费需求。先打开市场,再去谈文化,这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3、供应链时代
严酷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和品牌都意识到,精酿啤酒这门生意,拼到最后是供应链之间的较量。谁更能把握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谁的产品更好喝、更稳定,谁的成本更低,这都是简单而致命的问题。
原本在背后输血的角色,逐渐走到了台前。供应链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以前主要在原料、生产和运输方面,现在涉及到研发、新零售等范围;有些供应链企业开始自建品牌,让自己服务的经验和产品,走到前端;有些则是整合上下游做延伸,做大而全的研发、生产、供应和配送。
图源unsplash
在2022年,亚洲第一的大麦加工和麦芽生产商粤海永顺泰实现了A股上市;喜啤士精酿啤酒品牌服务平台和海伦司、盒马等知名品牌商、渠道商持续合作,打造了多款爆款产品,并且为阳春、特思拉等工厂持续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品牌规模的扩大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相辅相成。有远见、有实力的品牌在自建供应链,但对于许多中小品牌来说,要去自建供应链并不现实,不如找实力强劲的超级供应链平台,这样在成本上更有优势,且有助于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极致性价比
消费力决定消费者趋向谨慎和理性的消费,在疫情压力下,他们不愿再为包装、营销等噱头买单,而是认真考虑买一件商品是不是值得。
从产品的结构上看,高性价比的基础款精酿商品如小麦类、拉格类,是2022年行业和企业保持营收的基石,一些销售渠道也偏向选择优质平价的精酿去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喜啤士的数据,今年山东阳春工厂的小麦啤酒生产超7万吨,湖州特思拉工厂的小麦啤酒生产超3万吨,优布劳、辛巴赫等品牌的基础款产品生产也是一枝独秀,占据了较大比例。
图源unsplash
如果一款啤酒质量稳定又好喝,价钱又便宜,那一定会受消费者的喜爱。便宜不是廉价,而是消费者感觉到“占便宜”,价格能承受。追求极致性价比,它的本质是考虑商品的质量,不再为过分的品牌溢价买单。
5、小店模式
疫情之下,大店受到冲击损失惨重,很多小店却在夹缝中生机勃勃。
诸如社区小酒馆、公路啤酒站、精酿便利店、啤酒档口等,小店模式正在流行。相比于商圈大店,这些小店更靠近稳定的消费人群,门店面积小,选址足够灵活,和奶茶店差不多。因为面积小,门店的成本少,老板精力分散少,在经营上比较聚焦,只需要做好出品和用户服务就可以。
TAPS是社区小酒馆的代表品牌之一,定位“做家楼下的小酒馆”,面积在30㎡左右,门店模型更轻。TAPS一般提供十几种酒、小食,辐射附近不同年龄段、收入水平的消费人群,堂食结合外带,颇具竞争优势。目前TAPS mini已经在深圳、广州开了20多家门店。
图源网络
6、下沉市场
与茶饮想要解决内卷问题的被动不同,精酿啤酒入县城纯粹是各品牌主动寻求商机的表现。中国地级市共293个,而这些下沉市场的精酿生意方兴未艾。
据《2021 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末,中国有3.5万家酒馆,95%为独立酒馆。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数量由2015年39.2%增长至2021年42.6%左右。
海伦司是下沉市场的典型,其招股书显示,在二三线城市的门店占比在70%以上。在今年新开的店面中,海伦司更是打破以往标准化的酒馆模式,探索酒馆大排档模式,走向多元化创新。
图源海伦司
在下沉市场里,有一大批有钱有闲有需求的精酿啤酒优质客群,没有高房价、高人力成本,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有了空间,精酿品牌走出头部品牌的概率也会被放大。
7、消费分级
消费分层是一直存在的,疫情更是加重了消费力的分化。
贝恩咨询认为,中国的人口变迁及消费潜力会在未来呈现“M型”特点,既存在有钱有闲、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人群,也存在面临消费压力仍然选择“有腔调生活”的潮流人群,以及节约消费、追求理性的人群。
在2022年的精酿市场上,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独立精酿酒馆依然活得精彩,也有不少平价精酿品牌不断攻城略地,加快开店的脚步。相当多的城市区域品牌在疫情重压下依然实现逆势突围,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深圳的猫员外品牌以社区店为主力,目前门店已达82家;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仍旧有821家门店营业;青岛啤酒拥有的1903青岛啤酒吧已经超过200家门店;锐恩精酿在4月份就已经超过了300家门店。
由此看来,精酿的消费趋势,既不是消费升级,也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分级”。中国的精酿市场越来越成熟且多元化,处于各个价格带的品牌都能找到其核心的用户群。
总的来说,今年的精酿市场充分体现了两个词:颠覆和系统化。
疫情三年,人们的思维在发生变化,不颠覆过去就会被淘汰。以上所有的变化,每一个模式、赛道、品类,都要从颠覆的角度重新考虑,都要重新做一遍,去做头部品牌不愿意做、做不到的事。系统化就是不要想着“我全都要”,而是自己只做好擅长的事情,其他的交给供应链里专业的人员和团队去做,最终实现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或许精酿行业也会带来一波新的洗牌。新旧交接之际,我们要看见当下,也要憧憬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适应变化,始终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