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活了多少岁(康熙为何老得快?)

更新时间:2023-03-18 19:33:42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蔡辉

“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今春始患头晕,渐觉消瘦。至秋月塞外行围,蒙古地方水土甚佳,精神日健,颜貌加丰,每日骑射亦不觉疲倦。”1717年,康熙皇帝这样谈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此时他已63岁。

康熙被视为一代明君,在位期间平三藩、拓疆土、挫外敌,开康雍乾盛世。《清史稿》称他:“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覯。”

政治上有作为,在养生上,康熙亦称典范。

康熙喜运动,且通医理,常给臣子看病。他不吸烟,能饮酒而不饮,无不良嗜好,且无事不服药,饮食注重清淡,西洋传教士白晋说:“他(指康熙)满足于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过丝毫的过度,他的淡泊超过了人们所能想象的程度。”

如此克制,可康熙(寿至69岁)的寿命却没想象的那么长,比他的孙子乾隆(寿至89岁)少了20年。

康熙54岁时已“朕体渐弱,心跳加增甚重”“气血甚弱”,58岁时主持天坛大祭,更是“行礼时两旁少为扶助亦可”,在发表本文开头那段话的第二年,64岁的康熙便“行走需人搀扶,甚虚弱”。

只看正史记录,很难理解康熙为何衰老得这么快,似是过于勤政,消耗精力太多所致,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康熙好色,晚年尤甚,可能为此而常用西药德里鸦噶,其中含鸦片,这是他寿不过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代宫廷画家绘《康熙帝读书像》

养生观领先时代

康熙一生好动,六次南巡,两登泰山,46次出塞北,行围84次(《清史稿》中记,实际次数更多)。自8岁登基起,办公室和寝宫中都摆放弓矢刀枪,随时操练。十二三岁起,常到南苑打猎,“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一力约10磅)弓,发十三握箭”。

晚年康熙自夸:“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共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二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内,随意射获诸兽,不计其数矣。常人毕生射兽之数,不及朕一日所猎。”

康熙饮食有节,“朕每日进餐两次,此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不用”。

据学者月三考证,征噶尔丹时,为减少后勤压力,康熙“每日一餐”“俟营中皆炊饭,然后进御膳”。康熙不喜荔枝、香檨(音如奢,杧果)等,往往批复“不必再进”,唯喜黄瓜,曾批复:“进来的王瓜(黄瓜又称王瓜)甚好,以后每报必须带来。萝卜、茄子,也带来。”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南巡,有人献《炼丹养生秘书》,36岁的康熙掷还其书,斥责道:“人人有生必有死,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

康熙也不喜欢吃补药,尤不喜人参,称:“南人最好服药服参,北人于参不合。朕从前不轻用药,恐与病不投,无益有损。”康熙五十年(1711年),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患病,康熙说:“曹寅原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康熙赐参时,只赐给老臣。

康熙认为养生“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在今天仍属不刊之论。

康熙可能吃过猛犸象

康熙身体的底子不算好。两岁时患天花,面部留下疤痕,传教士白晋说:“他(指康熙)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其实只有1.69米,在当时属中等身材)……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好形象。”

康熙幼时多病,常用针灸调理。正史只录康熙正确的养生观念,不记错误的,其实康熙有“狍子肉治百病”情结。

据学者屈维英等在《太医难当》一文中钩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患痢疾,久治不愈,康熙令停药,赐狍子肉,赫世亨奏称:“遵旨即停止服药,由御药房做点稀饭、狍子肉,就菜能喝一小碗。前曾有过一至二次腹泻,亦停止了。说话声也高了,夜间亦能安睡片刻。”同事们也凑热闹说:“奴才我武英殿众人等,均纳重病,大夫未能治愈,经皇上皆令停药,并赏食狍子肉、鹨(音如六,小型鸟)、野鸭、米饭后,均巳痊愈。皇恩如此神奇,无不为之惊奇。”

此外,康熙还有“普洱茶治百病”情结,自己喝,且常赏赐大臣。

在日常生活中,康熙好奇求异。

据《康熙几暇格物编》(康熙谈话笔录,共93条,保留大量技术史料),主粮吃白粟米、沙蓬米、黑龙江麦、御稻米,沙蓬米是风滚草的种子,“米似胡麻而小。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食之多有。作為粥,清膩可食”。盐都分石盐、阿巴垓盐两种,后者“味甚美”。

书中还记录了鼢(音如焚)鼠,即猛犸象,早已灭绝,西伯利亚冻有大量尸体,据说“其肉性寒,食之可除烦”,康熙可能吃过。

让数学老师给他看病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患疟疾,“从一开始就发高烧”,太医用人参,病情反而加重。服用传教士白晋的药锭才退烧。

白晋是数学家,不是医生,他的药锭是法王路易十四免费发的“穷人药”,治疟特效药金鸡纳树皮产自秘鲁,价格高昂,只好易以杨树皮。杨树皮含水杨酸,是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可退烧。

康熙为何敢吃西洋医生的陌生药?一因好奇求异,二因康熙对西药有好感。

白晋来自法国。明末清初,天主教中耶稣会被认可,得入中国传教,被葡萄牙人把持。法王路易十四横扫欧陆,海上却无地位,想在东亚找到突破口,故派白晋、洪若翰等6人到中国传教(1人中途留在暹罗,剩下5人到了中国)。

在南怀仁推荐下,康熙同意接见白晋等,可白晋他们还在路上,南怀仁便病死了。康熙对5名法国人不太满意,只留白晋、张诚在身边。

康熙让白晋、张诚给自己上数学课。二人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赶到康熙处,让白晋吃惊的是:“康熙皇帝一有空闲时间就钻研数学,即使他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也会早早起来,有时候甚至比我们起的更早。”

数学课讲完后,白晋又给康熙讲解剖学,将欧洲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中国,让康熙大开眼界,视白晋为医生。

法国皇家版画师 Pierre Giffart 根据耶稣会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60-1732)自中国带回的图像所刻制《清国人物服饰图册》内页

初患疟时,康熙先请来自葡萄牙的传教士卢依道诊治,卢依道知金鸡纳霜能根治,可他没把握找到,只好说治不了。法国人有了压倒葡萄牙人的机会,康熙也只能听白晋的,为确保安全,康熙只服了规定药量的一半,竟有奇效。

把科学当成私人财富

路易十四的“穷人药”只能治表,恰好此时,传教士洪若翰、刘应带1公斤金鸡纳树皮到了北京。在御医反对下,先找三名疟疾患者试药,效果奇佳。又有4名重臣主动以身试药,均未中毒。

有金鸡纳树皮,康熙的病被彻底治好,从得病算起,共辍朝近40天。

康熙病好后,先惩罚御医。因“强用人参,致朕烦躁甚病”,孙斯百、孙严百、郑起鹍、罗性涵被判死刑,康熙“从宽免死,各责二十板,永不许行医”。

清朝控制御医甚严,到慈禧时,需四名医生同时出诊,开四张药方,再诏司书太监取《证治准绳》《本草纲目》等查对,拼成一张药方,慈禧认可后,余皆焚毁。换言之,每用一味药,都需慈禧认可、太监尝试后,才可使用。

从清宫医案看,当时医生胆大,敢用大黄、芒硝等“虎狼之药”。传说给女眷看病,需悬丝诊脉,其实脉案记录详细,且有慈禧的舌苔记录,应无遮拦。

成功治愈疟疾后,康熙让白晋将西医验方写成书,很可能就是《西洋药书》(故宫所藏《西洋药书》未署作者名),白晋另有《格体全录》,介绍了解剖学最新成果。

康熙将两本书誊抄后,藏入深宫,借口内容深奥,怕被误会,不许出版,且严禁外人翻阅。其实,康熙的小心思是独家占有,变成统治工具。

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晚年患疟疾,让人求康熙:“我病时来时去,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若得赐药,则尚可起死回生,实蒙天恩再造。”

康熙连忙派人送药,可曹寅远在南京,没等到药,就病死了。

“神药”已走下神坛

西方传教士将治愈康熙的疟疾,视为标志性事件,称康熙因此允许传教。其实,康熙患病前一年已批准传教。康熙未必真的承认传教士们的价值,在《起居注》中,压根儿没提他们。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白晋的两本书流向欧洲,人们才意识到,康熙认为“内容敏感”,可能指一味西药——德里鸦噶。

德里鸦噶即底也迦,是一种含鸦片的古西药,已有6000年历史,古希腊医书中已录此方,罗马帝国五贤王之一马可·奥勒留专门找了一位希腊医生,每日为他调配底也伽。

马可·奥勒留雕像

底也伽的配方有很多种,但主要成分是鸦片和毒蛇肉,它曾被视为“包治百病”的良药,至迟在唐代,被记入《本草》中,有学者称《伤寒杂病论》已载,原书佚,今本未见。

底也伽有甜版和苦版。苦版加入各种动物的胆汁,且鸦片味苦。甜版则用蜂蜜合成药丸,经印度传入中国。古印度眼科发达,底也伽有麻醉作用,便于眼科手术。此外还有一种替代的底也伽,即四味版,用四种药材,无鸦片,疗效大降。

从历史记载看,康熙服用的是苦版底也伽,康熙让白晋等在紫禁城建一个实验室,专藏西药,不归太医院管,而由内务府直管。

康熙曾给赫世亨下令,到海外去购买底也伽,称:“多罗所携得利雅噶(即底也迦)有余,赫世亨尔向伊求取,若少则勿取,可捎信到广东后寻得寄来。若有绰科拉(即巧克力),亦求取。”

底也伽初期是解毒药,到康熙时,它已褪去“万能药”的光环,康熙为何重视底也迦?可能与他晚年沉迷女色有关。

晚年也同样发昏

康熙以理学家自居,刻意营造高尚、善良、负责任的公共形象,白晋说:“很难相信在东方也有这样的统治者。他人格高尚,才能卓越,胸怀宽广,治民严谨,虽然如此,他仍然刻苦修身,本国人民和邻国都尊敬拥戴他。”

名臣李光地记,康熙出巡,山西巡抚噶礼接驾,进献四美女,康熙怒斥:“用美人计耶?视朕为入此等人乎?”

似乎是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但学者陈捷先在《康熙好色》中指出,康熙随葬妻妾达55人,清代皇帝中最多,还不包括他曾“临幸”过的、无名分的女子。

康熙共有55名子女,康熙四十年(1707年)前,生44名子女,37人的母亲是满洲籍,康熙四十年后,生子女11人,仅3人的母亲是满洲籍,剩下都是“江南美女”。

康熙要求子女“寡嗜欲所以养精”,自己却相反。据传教士马国贤记:老年康熙在避暑山庄,妻妾环绕,康熙会突然扔出假蛇、假癞蛤蟆等,看女性们惊逃,这是“他最喜爱的游戏”,有时,康熙让妻妾们争摘山坡下果实,“可怜的跛子们争先恐后,叫嚷着朝山下奔去,以致有人摔倒在地”,康熙则哈哈大笑。

马国贤将这一切称为“可鄙的”。

康熙64岁时,需搀扶才能行走,可65岁又有了孩子。底也伽在明代宫廷中便被皇帝当成春药,康熙常说明代无明君,可他晚年也同样发昏。人皆明他人之短,昧自己之短,权力无约束,康熙也没逃出荒淫二字的封印。

晚年康熙感慨:“朕近想精神渐不如前,凡事易忘,间有怔忡之疾,每一举发,愈觉晕迷。”活到69岁,已属侥幸。(责编:沈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