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朝崇祯帝在最后时刻为啥不跑呢?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更新时间:2023-02-20 15:00:59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我们先一起翻开历史书、翻开历史的大幕回到:公元1644年4月22日的晚上,来看看大明朝的皇宫里面发生了什么。

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是处于一片漆黑之中,皇宫外部的各个大门也已经上锁完毕了。可在这个时候,紫禁城里面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围着紫禁城跑圈,跑的时候还捶胸顿足、哭天抢地、悲愤异常。

 

 

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帝朱由检是也。

虽然在当天晚上闹腾了一夜、也是一夜无眠。可是第二天早晨,崇祯帝依然坚持了自己17年来从未间断的一个好习惯——准时上朝面见大臣。

在见面的时刻,君臣之间已经无言以对、已经没啥用了、君臣开始互相落泪起来。没办法,此时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把北京城包围的已经严严实实、已经水泄不通了。

 

 

据不太靠谱的史料记载:当时崇祯还做出了一个提议,大概意思是问大臣们——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太庙“完事”呢?也就是问朝臣们,大家要不要一起去死呢?

当时朝臣们的回应是沉默和哭泣,没有一个人出来答话。由此可见,大明朝算是彻底的歇菜了、大明朝也算是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了。当时应该每个人心里都在打着小算盘,估计很多大臣都在盘算着:如何投降李自成的事情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君臣之间属于不欢而散了。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李自成进城以后,明朝大臣们的表演让人无法直视。崇祯帝要钱的时候,大臣们都是“哭穷”;李自成后来搞了一个“催饷”活动,直接在这些明朝大臣们的身上榨出了白银数千万两。

 

 

公元1644年4月24日傍晚,崇祯帝设了一个家宴,把自己的妻儿老小都叫了来。在家宴期间,崇祯帝掏出了佩剑,告诉大家:事已至此、大家也只有去死、去见列祖列宗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跟崇祯帝感情极好的周皇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就自缢而亡了。崇祯帝后来把自己的三个儿子易容之后送出了城;然后掏出佩剑砍向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女儿被当场砍死、另外一个女人砍断了一只手臂。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打进了北京城。据说:崇祯帝在皇宫里面又再次奔跑了一圈,看看有没有大臣回来“救驾”,结果是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崇祯帝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在自己贴身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之下,最终在故宫后面的煤山上吊自杀——大明朝也宣布灭亡了。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个让很多不理解、让很多人想不通的问题:崇祯帝为啥就是不跑呢?这应该也是历史上最有趣、最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了。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个生物在关键时刻选择逃生、选择求生都是一种潜在的本能。

尽管后来很多人都说什么君王死社稷的话,其实纵观整个历史来看的话——跑路才是君王们选择的常态、主动死社稷的几乎就没有几个。

 

 

君王在最后时刻或者提前跑路的那是比比皆是,例如:

西晋不行了、南迁变成了东晋;安禄山打来了,唐明皇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就跑;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咸丰帝也跑了;八国联军那一次,慈禧照样跑;后来的老蒋不也跑了……

 

朱棣剧照

话说回来,很多人应该知道:大明朝从朱棣开始就已经有两套班子在了——北京拥有一套正式的班底;另外在南京还有一套“备用班底”。

这样看来的话,崇祯帝跑到南京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南京还有一套现成的班底在、立即就可以稳住脚步。这种搞法起码比南宋要好混很多,赵构那是历经千辛万苦才稳住的脚步。

 

 

万一崇祯帝真的跑到了南京建立南明的话,估计结局也不会太差。大家看看:李自成后来的表现就能发现,这哥们的治理水平那是严重的不咋地。

退一万步说:崇祯帝即使无法收复故土、起码也能够跟以前的赵构一样混个半壁江山。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仔细的、详细的分析一下:崇祯帝为啥就不跑、为啥就非要留在北京城里面等死呢?

其实在1644年的2月份的时候,明朝内部有一个大臣叫做:李明瑞。这哥们就开始劝谏崇祯帝了,大概意思就是:现在情况不太妙、李自成的大军有点猛,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南迁吧!

那么此时崇祯帝南迁有没有问题呢?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想跑绝对能跑的掉,李自成的大军离北京城还有点距离。

 

 

当时崇祯帝给李明瑞的回复很简单,大概意思是:这个事情要绝对保密、此事不可泄、如果泄露出去半个字,你的人头必然落地。

李明瑞当时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南迁方案。

第一步,崇祯帝可以借着拜孔子的由头先跑到山东的曲阜;

第二步,派人把崇祯帝从曲阜接到江苏的淮安;

最后一步由在南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派人将崇祯帝接到南京。

 

 

那么这个计划可行吗?在当时看来完全可行、完全没有问题。大家试想一下,慈禧是在八国联军快打进北京城的时候选择跑路的,不是也安然无恙的跑到了西安。

现在李自成的大军离北京城还有点距离,崇祯跑路应该更方便、更快捷、更没有问题。

 

 

可是接下来崇祯帝一个“骚操作”、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操作,算是彻底的害了自己、也害了大明朝。崇祯帝认为自己南迁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找满朝的文武议一议、讨论一下才行。

1644年2月21日,大明朝的朝会上就开始讨论——到底要不要南迁的问题了。

 

 

当这个方案被提出来以后,立刻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很多大臣的观点很简单:不行、一定要君死社稷、怎么能跑呢?跑了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怎么能对得起大明朝几千万的黎民百姓。

很多人肯定会在心里觉得:跑路也是很正常的,反正不管是前面的皇帝、还是后面的皇帝跑路的多了去了。我认为:人还是要务实一点、打不过就跑,这其实没啥丢人的。老祖宗告诉过我们一句名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跑路不丢人,失败了才丢人。

那么如果站在明朝的大臣和士大夫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此时反对南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认为起码有三个理由。

 

 

一是,当时离明朝最后灭亡还有2个多月,还没有到最后时刻。另外明朝还有一支重要力量存在,那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按照士大夫们的意思:实在不行了再跑,现在还有胜利的希望。

 

 

二是,北京城在崇祯十七年间已经被围过多次了,大明朝或者说崇祯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残酷的局面。

当然了,前面围城的都是后金的军队。这些游牧民族的军队一般都是抢点东西就跑了,所以也就没有攻下北京城。这样一来,很多大臣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情、也是可以化险为夷的。

 

 

最后一个原因或者说理由才是最关键的。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的脑子里面都有一个“历史性的思维”,这是啥意思呢?这意思就是:中国人把历史看的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已经完全主导了很多人的现实思考了。

例如:很多历史的典故、成语,都是大家看待现实的有力借鉴;很多人已经把历史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之中了等等。

 

 

那么在当时明朝的大臣心中也有一个历史、也有一个经典的历史教训——土木堡之变。这件事情也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明朝士大夫的血液之中去了。

 

 

关于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明英宗朱祁镇率领大军主动北征瓦剌,结果遭遇重大失败,瓦拉大军又反过来把明朝的北京城给围了。

 

 

当时整个明朝面对的局面跟崇祯帝面对的情况也差不多。当时也有些大臣就提出来:我们应该南迁、南京那里还有一整套班子在等等。

 

于谦剧照

就在当时大明朝面临生死考验、生死抉择的时候,一个人主动站出来了表示:我反对、此时应该誓死守卫北京城。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英雄、后来被无数人敬仰的人物——于谦。

 

 

于谦后来几乎拼着一己之力,主持了北京保卫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按照历史事实来看的话,不南迁、坚守北京城是有道理的、是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

那么当时力主南迁的人又是谁呢?这哥们叫做徐有贞,也就是后来利用朱祁镇的“夺门之变”害死于谦的那个人。那么徐有贞是什么人呢?其实在大明朝的官员心中,徐有贞就是一个奸臣。

 

 

我们再回到崇祯帝主持的这个朝会上来看的话,完全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了。

现在谁要是力主南迁的话,那么一定就是跟徐有贞一样的奸臣;谁要是坚决主战、坚决守卫北京城的话,那么就是跟于谦一样的忠臣、一样的大英雄了。

于是乎,大部分大臣就变成了积极的、坚定的“主战派”了。

 

 

这里还有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崇祯帝明明自己也是想跑路的,为啥崇祯帝在当时不来一句——老子就是要走、你们爱咋咋地呢?为啥崇祯帝不坚持呢?

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崇祯帝的性格问题,更大一点来说就是文化的属性问题了。

 

 

我们先来假设一个场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请领导吃饭。当大家酒足饭饱之后,你提议跟领导说:要不要去洗个桑拿呢?

领导一般首先会怎么答复你呢?肯定不会说:走、正好我也有此意。当然了,除非你跟领导很熟了,你跟领导已经去过多次了、另外就是旁边没有人。

在这样情况下,领导一般都会说:不行、坚决不行,怎么能搞这种歪风邪气呢?我吃完饭还要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还要给老婆买水果等等。

那么反过来思考一下:领导想不想去呢?我想只要是个正常的男领导,那都是有兴趣的。那么此时你应该如何让领导去洗桑拿呢?

 

 

其实没啥好办法,核心的办法就是:劝、死劝、连拉带拽的拖着领导去。最后领导才有可能去,当然了,到了地方领导的业务也许比你还熟、还可能会点一个比较熟悉的妹子、估计领导自己还有金卡在手。

不过领导对外表示就会说:自己是不想去的、自己也是从来没有去过的、只不过你太热情了、你非要拉着我去的——我也是没有办法才去的。

 

 

我们回到崇祯帝朝会的现场就跟“洗桑拿”的场景也差不多了。崇祯帝自己是非常想去“洗桑拿”(南迁)的,可是崇祯帝又不好意思承认或者说不能主动承认。毕竟在当时看来南迁跟逃跑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关键时刻,要想让崇祯帝去“洗桑拿”(南迁)的话,大臣们的态度就很关键了。可是在朝会上大臣们太不给力了,他们不但没有哭着、闹着、求着让崇祯帝勉为其难的南迁;他们居然还义正言辞的反对南迁。

这妥妥的让崇祯帝无语、也让崇祯帝没有台阶下,只能硬着头皮坚守下去了。

 

 

文章写到这里还有一个疑问:为啥满朝大臣都觉得不走才是对的呢?其实不要把大臣们想的那么刚正不阿、那么的视死如归。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后来李自成来了以后,明朝的大臣们所谓的气节在李自成的“武力威慑”之下,可谓是一文不值。

很多大臣不愿意南迁,其实还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这里面有两个核心原因:

 

 

一是,崇祯帝的性格是善变的、是左右摇摆的,而且对大臣们也是非常之刻薄的。崇祯在位十七年更换了十八个内阁首辅,五十个内阁大学士。

当时大臣们其实也并不知道:崇祯帝到底是真南迁、还是假南迁,搞不好就直接丢了饭碗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臣们反对南迁就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了,反正说出来都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也无可厚非。

 

 

二是,如果崇祯帝真的南迁的话,北京的那一般大臣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南迁以后整个权力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南京变成了主、北京变成了从。大家试想一下,北京的大臣们愿意南迁的事情发生吗?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吗?

 

 

总之一句话,大明朝在一片扯皮声中、在崇祯帝的犹豫之中、在大臣们自保的心态之下,一步步错失了跑路的机会、一步步的走进了灭亡的绝地之中。

崇祯在煤山上吊的时候,留下了一句话叫做:大臣误我、致失天下。另外崇祯在临死那几天留下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是亡国之臣。

最后总结一下崇祯帝为啥不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崇祯帝的性格有问题、底下的大臣们为了自保而反对跑路。

大家又是怎么看待崇祯帝不选择跑路的问题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