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除了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这些“雅神”外,人们最热衷供奉的还有与生活较有直接关联的几位“俗神”,如文武财神、福禄寿三星以及城隍等等。
“城隍”,俗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约相当于阳界的省长、市长、县长。城隍“办公”的地方即城隍庙。
刘平 | 文
走近濮阳城隍庙
暮春时节,柳絮飘飞,绿暗红稀。一个周末的早晨,我骑着单车闲逛城隍庙。沿着古色古香的明清老街,穿过八都坊、四牌楼向东拐进城隍庙街。不远处,一座石牌坊映入眼帘。牌坊后是一组气派的仿古建筑群,这便是濮阳一大名胜一一城隍庙。
城隍庙坐落在一处台地上,坐北面南,由“惩恶扬善”坊、山门、坤元宫、钟鼓楼、享殿、后寝宫、三清殿及东西廊房组成。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布局紧凑。大殿为绿色琉璃瓦覆顶,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凝重端庄又古朴典雅,不愧濮阳仿古建筑之精品。
进入山门,迎面是壁雕王灵官神像。王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称号为“都天大灵官”。很多道教建筑中镇守山门的一般都是王灵官。王灵官神像上方有一匾额,上书“聚仙台”三个大字。
过了坤元宫,便是城隍庙的主体建筑一一城隍大殿。大殿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大殿前的地面上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图”图案,格外引人注目。
大殿的两侧分别坐落着财神殿、文昌殿、药王殿、结义殿、土地殿、玄武殿等,里面供奉着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赵公明,还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火神爷、土地爷、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神医华佗以及被百姓誉为“青天”的包拯、海瑞等等。
大殿正前方是一座古戏楼,人称“开州第一戏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一尊金色城隍爷铜像,正襟危坐,仪态端庄。两旁分列着城隍奶奶、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大殿上方有一匾额,上书“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城隍神像的两侧题有一副对联: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警示后人时刻牢记于心。
一殿之中,为首的城隍夫妇相貌堂堂,而各类鬼神却丑陋无比。动与静、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融合得如此和谐。
道教把城隍当作“剪恶除凶,护国保邦”的神,说他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
据史料记载,濮阳祭祀城隍的活动始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澶州移至北城(今濮阳老城)后,其时州城隍作为京都门户的保护神,倍受尊崇,香火旺盛。
宋室南迁,中原沦为金、元统治,战事频仍,城隍庙毁于兵燹。明朝初期,百业复兴,城隍庙迎来了机遇。明洪武六年(1374年),知州冯朝泰在原址上重建城隍庙,自此久盛不衰,历明清两代570余年。
建国初期,濮阳地区公安处搬进了城隍庙办公,城隍爷被“请”出庙门。1954年濮阳地区撤销,城隍庙成了民居。
后来,由于年久失修及人为破坏,延续了近千年的城隍庙成了“遗址”。2002年濮阳县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城隍庙又一次迎来了机遇。2005年重建了山门、城隍大殿、东西厢房、戏楼、钟鼓楼等建筑。2008年至2014年重建了三清殿,城隍庙初具规模。
重修后的城隍庙占地6亩,有房屋120余间,不仅有专供城隍爷“办公”的城隍大殿,还有供奉其他神仙的小庙。其中药王殿、财神殿最耐人寻味。
城隍是濮阳的保护神,庙中又有华佗、孙思邈等名医“坐堂”,除了安全无忧,还有了健康保障,再加上财神殿里的几位财神爷,安全、健康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还能招财进宝、发家致富,这个门谁不想进去拜一拜呢?
城隍爷从哪里来
在我国古代,祭祀城隍,大约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而最初的城隍其实并不是“神”,而是指城外的护城沟。城隍最早的含义是“水庸”。
《礼记》中记载:“天子大腊八,祭坊与水庸。”《五礼通考》说:“水,隍也,庸,城也。”可见早在两三千年前,“城隍”就已经作为城市的保护神接受祭祀了。
民间敬城隍神,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祭祀城隍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太平广记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