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层次
《庄子》有言:“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意思是说,人生之道,皆由人的是非观念和偏好所决定。
而认知境界的高低,自信与自负,知不足与足不知,正是优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区别之一。
《庄子》中的四则寓言,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人的四种认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庸者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庄子·逍遥游》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说的是,有一种名为“鲲”的鱼,化身为鸟,则叫做“鹏”。
鹏的体型巨大,背部就有几千里宽。当它往南迁徙的时候,一击水就能飞行三千里,乘风而上就能升腾九万里,搏击长空,翱翔天地。
地上的小鸟看到此景,便讥笑大鹏:“我们从地面极速飞起,碰到树枝就停下来,即使飞不上去,落到地面就行,何必要飞九万里高空去南海呢?”
事实上,那些只能飞到树枝的小鸟,又怎能想象得到,万里高空的壮阔呢?
生活中,自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总爱在人前高谈阔论,实际却无异于耻笑大鹏的小鸟,自以为是,浅薄无知罢了。
如果人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他就永远无法看到世界的原貌,也永远无法感知,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为人,智慧小的不如智慧大的,志向浅的不如志向远的,不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沾沾自喜,多一分谦逊就多一份心胸,多一分低调就多一尺眼界。
如此,既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不至于困入愚昧无知的局限,不至于陷入日暮途穷之境地。
常人境界:知道自己不知道
《庄子·秋水》里,描述了黄河之神“河伯”的故事。
讲的是,秋天来了,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
于是,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达北海。可当他向东遥望时,却怎么也看不到海的尽头。
此时他终于明白,原来北海比自己的黄河要广阔得多,便对着北海之神感慨:“我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要不是我来到你这里,看到你的浩瀚无穷,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见到北海的河伯,才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狭隘。
现实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所谓“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井底之蛙不认识大海,夏天之虫不懂得冰雪,说的正是此意。
那些妄自尊大,骄傲自满的人,总以为自己比他人博学多才,可实际上,在见识深厚的人眼里,根本不值与其谈天论地。
人活一世,能像河伯一样拥有自知之明的,实在难能可贵。要意识到,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局限的,如若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到头来只会自欺欺人,贻笑大方。
反省自我的不足,正视自身的缺憾,才能为人生留下上升的余地和空间。
智者境界:知道自己知道
《庄子·达生》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时,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用竹竿粘蝉,就像用手拾取那样容易,便问老人:“你真灵巧啊,这有什么门道吗?”
老人回答说:“是的,有门道。我在竹竿上练习垒放弹丸,当我练习到垒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时,粘蝉就特别容易了。另外,我站着一动不动,眼中心中只有蝉的翅膀,世间万物也改变不了我的专注,怎会粘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专一,说的正是这位驼背老人呀!”
是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人比比皆是,缺的正是如老人一般,全神贯注坚持做一件事的人。
人生之路,并非百米赛跑,从无捷径可言,要不得半点轻浮之心。
越是轻浮,越容易投机取巧;越投机取巧,越容易栽下跟头。
保持心中的坚韧,守住自我的稳定,才能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明白成功之道,无非是下足笨功夫。
既要敢想敢做,也要专心致志,唯有如此,才能把事情做好,达己所愿。
圣者境界:不知道自己知道
《庄子·齐物论》里,有一段啮缺和王倪的对话。
啮缺连问王倪,三个问题:“你知道事物有共同的标准吗?你知道你所不了解的东西吗?万物能有什么办法知道以上两个问题呢?”
对于啮缺的问题,王倪全部都回答:“我怎么知道呢?”
随后,王倪又反问啮缺:
“人住在潮湿的地方腰疼,泥鳅会吗?人住在树上会担惊受怕,猿猴会吗?人吃肉,麋鹿吃草,蜈蚣吃小蛇,乌鸦吃老鼠,哪种更好吃呢?公认的美人,鱼见了沉底,鸟见了飞走,麋鹿见了跑开,谁更美呢?”
王倪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实际已经回答了啮缺的问题。
他让我们明白,这世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得失与对错,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事物便有不同的答案。
真正豁达智慧之人,从不固执己见,也不以己度人,不与人辩对错,不与人争输赢。
正如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为人处世,当坦然面对,有些东西自己也无法明辨,有些事情自己也无能为力,真诚对待他人之见,容得他山之石,拓宽人生格局。
愿此生,你我不傲于博学多闻,也不耻于一无所知。
如此,方可为“人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