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片(合拍片这杯羹,究竟好不好分?)

合拍片这杯羹,究竟好不好分?

也许是巧合,五月份的国内影院迎来了一股合拍片的小风潮。

这其中包含了中外合拍片,比如上周末登场的“金砖五国”合拍的第二部作品《半边天》,本周即将登陆影院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首部合拍片《音乐家》。

同时,国外的合拍电影也在热映中。比如美国与日本联合制作的《大侦探皮卡丘》,在国内票房口碑双收的《何以为家》由黎巴嫩、法国、美国联袂制作,艺联专线发行的《罗马》也是如此,由美国和墨西哥共同制造。

还有下周,伊朗电影大师马吉德·马基迪执导的印度和伊朗合拍片《云端之上》也将在国内上映。

由此可见,合拍片早已是全球电影市场一种不可逆势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合拍电影正出现在国内的大银幕上。但是,它们的表现又怎样呢?

内地&香港合拍片最夯

抛开国外各地区间的合作拍摄,仅就中方参与的合拍片而言,发展最红火的莫属于内地&香港合拍片了。

在2019刚过去的头四个月里,内地&香港合拍片的表现最突出。《新喜剧之王》《廉政风云》两部影片跻身贺岁档,《反贪风暴4》更是在4月份逆袭,票房飘红。《无双》一片更是从去年红到了今年金像奖。

加之四月份中旬,中央新政放宽内地&香港合拍片的限制。

五项利好措施中不仅在参与制作的双方人员数量上不设限,取消了对合拍片的申报费用,香港电影人可以报名参评内地奖项,甚至香港企业推广合拍片,还可申请内地提供的奖励。

一切的行政推动,正是为了两地合拍片的蓬勃发展打气。因为越来越多的投资、好的项目和两地优秀的电影人聚集在一起,比如前不久定档明年春节的《中国女排》,陈可辛与巩俐的组合任谁都会期待满满。

内地&香港的合拍片之路,经历过80年代的粗放阶段。那一时期内地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协拍,提供场景和资源。

2003年香港与内地签署CEPA协定,港产片不再受引进片的数量限制,加上香港金融危机严重,不少电影人纷纷北上,合拍片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和试错的炮制大片阶段。

林超贤导演(中)《紧急救援》

而至如今,15年过去了。CEPA开启的两地合拍片热潮发展至现在到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乐意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在内地摸爬滚打已能从这个语境出发进行创作,比如徐克、陈可辛、林超贤、刘伟强;同时香港电影人亦利用其类型创作的优势,慢慢在内地院线培养起一批新港片迷,比如“麦庄”、林德禄等。

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欣欣向荣,总有代价。

这个代价或许是香港本土电影份额的萎靡,但这正是市场的残酷所在,毕竟香港连年票房前十均被好莱坞电影、韩国电影占据。相较之,有着600亿甚至千亿票房容量的内地市场,其姿态是包容且开放的。

中美合拍依旧处摸索期,

日韩水土不服,印度按捺不住

如果不说明,今年年初火爆一时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是中美合拍,大概没人能想象这样一个古典题材动画与美国华纳兄弟有着怎样的联系。

《白蛇:缘起》是华纳兄弟在中国的第一部合拍动画片,这也是华纳兄弟继去年与中国合拍了在内地与北美均受欢迎的《巨齿鲨》后,接连取得的第二次成功。中方与华纳兄弟的合拍片经验,似乎为一直被视为烂片的中美合拍片带来了些许转机。

合拍片对于中美双方而言均是一门好生意。

对于美方来说,合拍片可以跳脱出每年最多进口34部影片的限制,享受国片待遇;这同时也意味着,合拍片片方的分账占比可以从进口片的25%提升至国产片的43%。一旦影片成功,对美方而言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对于中方来说,最大的需求便是借此机会学习好莱坞的制作。双方共同投资制作、影片中需中国元素、主创团队中至少有一名中国演员,这样的三条规定事实上有利于中国文化和电影人进入好莱坞。

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方的电影参与人员,比如说演员仅出现在“特供版”里刷脸,《长城》更是落得国内外均不讨好的结果。强行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只会格格不入。

《巨齿鲨》和《白蛇:缘起》的成功,分别提供了两种经验。

一种是选准好适宜的类型,比如《鲨滩》《巨齿鲨》此类与自然相关的惊悚片,虽算不上好莱坞的主流A片,但在内地市场有其一定份额,不突兀的人设,同时给华语演员发挥演技的空间也很重要。一种就是合作动画片,主做投资和技术支持,动画电影的票房潜力不输于真人电影。

至于这两点经验能否复制,则要看未来中美合拍片的状况。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在与中国的合拍片之路上,反而没有美国走的顺利。

因为,中国大银幕发展的这二十年,也是大众养成观看好莱坞电影口味的二十年。不得不说,国内观众的观影审美与好莱坞是趋同的、是主流的。而日韩电影对国内观众的影响显得更亚文化和小众许多。

五年前,内地曾掀起过中韩合拍的小高潮。2014年,《中韩合拍协议》签署。那几年,不少韩国导演进军中国电影市场。除了操刀《笔仙》系列的安兵基、拍《危险关系》的许秦豪等先驱外,2014年后更多普通的韩国类型电影创作者来到中国。

可惜的是,脱离了韩国电影的语境,这些导演纷纷折戟。即便是为了照顾各自市场的本土化而采取的“一本两拍”策略,也未奏效,比如《龙虾刑警》与《极限职业》在中韩两国的表现天壤之别。

本周即将上映的《双生》甚至曾有“一本三拍”(中、日、韩)的打算,只不过,在2016年韩国导演金振成完成了中国版后,另外两部片子迟迟没有下文。

陷入僵局的不止中韩合拍片,还有开始不久的中日合拍片。虽然在去年中日合拍政策出台前,双方已经合作了《妖猫传》、《追捕》等片,但就近一年来《你好,之华》、《在乎你》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来说,并不算好。

《你好,之华》未破亿的成绩似乎佐证了日本真人电影在国内市场是有天花板的,毕竟表现最好的《小偷家族》也未破亿。中日合拍片的转机能否寄希望于动画电影,也很难说,因为日本动画在国内的表现也不稳定。

与日、韩的合拍片尚未找到出路相比,中印合拍片已经虎视眈眈。上个月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公布了中印合拍片项目。

其中阿米尔·汗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要出中国版,他本人担任监制,由中方任导演;而另一部《阿辛哥的奇妙之旅》则由另一位“三大汗”卡尔比·汗制作。

中印双方看重的必是近两年印度电影在中国的成功。至于结果如何,还得等待。

结语

合拍片是一种市场行为的同时,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政策上的需求和文化策略。

试想,如果不是金砖四国间在经济文化上的紧密关系,也就不会有贾樟柯与两部金砖四国合拍片的结缘。

又比如“一带一路”催生出了丝绸之路电影节,中方与丝路沿线国家电影交流的方式必定有合拍片这一项,所以中哈合拍片《音乐家》的出现生逢其时。

如今,内地已经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合作制片。每年立项的合拍片有时多至近百个,在合拍片变得越发主流的当下,找到合拍的最佳方式,从内容出发或许是最紧要的事情。


-FIN-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丝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