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价财经 | 保险龙头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大增近五成,股价低估待修复
4月底,国内保险业龙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股票代码601318)刚披露了2023年一季报。季报显示其多项业绩指标大增,表现亮眼。其中,实现营业收入2,537.78亿元,同比增长3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52亿元,为最近多年以来最高,同比增长48.9%;年化营运ROE更是高达18.8%,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季报显示,多方面因素促成了中国平安本次业绩大增,成为季报中的亮点,且预计增长趋势很可能继续保持。而中国平安当前股价却处于相对低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因此值得投资者后续关注。
一、新保单保费同比净增三成,NBV同比大涨21%
NBV是保险业特有的重要指标之一,全称为Net Book Value,表示每年销售的新保单在销售之初将未来价值贴现到当前的价值,即新业务净现值,是衡量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重要指标。保险公司的NBV指标越高,说明新增保费对公司当年净利润的贡献度也将越大,未来业务发展前景也更可期。
此外,寿险业务还有个关于NBV的经验法则,如果一家保险公司的NBV能够连续三年超过10%,那就非常厉害了,特别是在基数已经很大的前提下。
而中国平安本季度通过储蓄型产品和重疾险产品的发力,实现新保单保费同比增长28%,连带NBV同比增长21%(2022Q1按同口径重述后),显著高于市场上同行表现,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
未来,中国平安储蓄型产品的销售预计持续向好;重疾险销售也大概率持续改善,NBV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二、客户规模持续增长,需求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客户粘性加强
除了NBV,客户规模(包括成交客户和合同数量,以及活跃客户数量等)也是预测保险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指标。
保险业务按客户类型可分为个人客户和团体客户。个人客户相比团体客户,通常具有数量多、人均保费高、利润空间大等特点,成为保险公司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国平安也不例外。
2022年,中国平安的个人业务带来营运利润1,326.36亿元,在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中占比高达89.4%,对公司业绩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季报显示,中国平安个人客户规模继续稳健增长,并在以下4个方面值得关注:
(1) 截至今年3月31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29亿,较年初增长0.9%
相当于全中国21%的人口都是中国平安的成交客户,说明了消费者对其保险产品品质、性价比和服务的充分认可、品牌和口碑影响力相当可观。
另外,对于寿险中业绩占比最高的重疾险而言,一次性趸交的情况较少,大多数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年交,期限最长可达30年。排除退保的小概率情况,如此庞大的客户规模意味着中国平安在未来至少若干年内,业绩的基本盘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而且,在如此大基数上依然实现了近1%的增长,相当不易,再次印证了中国平安产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
(2)客均合同数2.98个,较年初增长0.3%
个人消费者投保财产险的情况较少(车险除外,但保费金额不大)。而在寿险中,重疾险保费金额最高,对业绩影响最大,其次是医疗健康险和意外险。
中国平安的客均合同数2.98个,意味着2.29亿成交客户中的绝大部分,其重疾险、医疗健康险和意外险都只向中国平安购买,说明中国平安对成交客户的需求潜力挖掘非常充分到位。
(3)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有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这说明除了保险业务,个人成交客户基于对中国平安品牌认可等因素,其中近40%还向其购买集团内的其他业务,比如银行借贷、投资理财等。
(4)平安集团年活跃用户量3.54亿,同时是线上用户的个人客户近2.11亿
3.54亿用户量占到全国人口的25%,意味着四分之一的国人都是中国平安的粉丝,这些人中除了2.29亿已经是成交客户,另外1.25亿潜在客户也存在奔现可能,有利于未来NBV持续增长。这说明中国平安的客户结构较为合理。
此外,保险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开展业务,因其便捷性和低成本,愈发受到保险公司重视。在中国平安的活跃客户中,大部分通过互联网接入,较好贴合了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团体客户相对于个人客户,虽然人均保费和利润空间低于后者,但具有销售成本低,复购率高等优势,是对后者业务的有益补充。一季报显示,团体客户经营成效良好,业务规模同样也在持续增长。团体业务综合金融保费规模达50.2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对公渠道保费规模20.41亿元。
除了寿险业务,中国平安的财产保险业务和银行业务也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平安财险同期实现保险服务收入763.12亿元,同比增长7.1%,且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8.7%的健康水平。平安银行则同期实现净利润146.02亿元,同比增长13.6%,不良贷款率1.05%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290.40%,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三、医疗模式创新,从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
“理赔难”是不少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最大诟病之一。网上曾有段子描述这种情况,说保险公司有“两不赔”,即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当然,不予理赔的情况不完全是保险公司恶意拒赔,很多是由于消费者对保险条款存在严重误解,或者因是否适用“两年不可抗辩期”起争议,甚至消费者带病投保等。
实践中保险公司的理赔率相当高。以中国平安为例,2022年赔付总件数超2亿件,赔付总金额超2,800亿元,相当于每天赔付7.7亿元。其中,平安健康险全年赔款给付48亿元,理赔客户数60.5万人,在线理赔率97.7%。
但较高的赔付率,并未改变保险公司与消费者在赔付问题上的零和博弈局面,即保险公司希望尽量少赔,消费者希望多赔。实际上,消费者比起得到赔付,更宁愿保持健康不出险,因此双方存在合作共赢可能。
中国平安因此创造性地推出了“管理式医疗模式”,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为个人及团体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中国平安通过提供及时、高效低成本的医疗服务,帮助消费者及时治愈小病,避免发展成大病,同时也能提高自身收入和利润。
平安健康通过专属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会员制医疗健康服务,串联“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涵盖咨询、诊断、诊疗、服务全流程,实现7×24小时秒级管理;通过布局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业务板块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中国平安还持续推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平安还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提供“到线、到店、到家”网络服务,覆盖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商品药品等资源。截至2023年3月末,在国内,外部签约医生近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2.6万家,较年初新增近2,000家,全国药店覆盖率超 38%。在海外,平安的合作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6个国家,超1,000家海外医疗机构。
此外,中国平安还持续深入医疗科技研发。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数字医疗专利申请数排名位居全球第一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并积极搭建领先的远程诊疗平台。平安借助科技端的提前布局,有效支撑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种种努力,截至2023年3月底,在中国平安近2.29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平安健康付费个人客户数超4,200万,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400亿元;覆盖企业客户近2万家,服务企业员工人数超1,000万。从而既增加了业绩,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实现了与消费者的合作双赢。
四、重视渠道建设,寿险改革初见成效
保险业曾经风靡一时的通过保险代理人的人海战术实现业绩野蛮生长的路径,目前已经行不通。中国平安为此积极推动寿险改革,包括“4渠道+3产品”,并初见成效。
在渠道方面,中国平安通过对代理人的优化,成功实现减员增效,代理人的人均产出提高;通过与银行的良好合作,银保渠道新增业务实现了较大增长。
在产品方面,中国平安将保险产品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既保持了更高利润,又避免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比如,提供“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和“保险+高端养老”等服务。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47个城市;上海颐年城项目也于2023年2月正式对外推出。
五、保险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当前,我国人均GDP早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参照国际经验,对保险的需求将水涨船高;而且,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压力熬夜等因素也导致部分重大疾病的初发时间大幅提前。此外,社会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也将导致对养老和健康等险种的需求大增。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前景相当良好。
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保险深度和密度还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寿险的保险密度约为159美元,而日本、英国却超过900美元,美国和瑞士等国家更是超过2,000美元。但差距越大也恰说明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越大,对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业龙头更是机遇。
六、股价调整充分且被低估,估值修复动力大
当前,中国平安股价仅为52.35元/股,动态市盈率仅6.2。相比2020年12月的最高价89.92元/股,已经跌去了71%,且已经持续下跌1年多。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看,股价调整都已非常充分。按照中国平安2023一季度业绩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股价明显被低估,后续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关注。
另外,从中国平安的周K线图看,当前5日、10日和20日线都向上,且5日线已完成上穿其余两线,只待10日线上穿20日线即形成价托和多头排列,届时短期内可能迎来一波涨幅。
当前,60日线已走稳并开始转头向上,同时前期股价下压60天线但并未跌破,60日线可能为股价的有效支撑。且最近两个波段的底部也出现抬高,未来趋势偏向看多。
待60天线拐头向上并穿越120天线,且股价有效突破前期高点时,可能为长线投资者较好的入场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