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侥幸心理一直在家硬‘扛’,
没想到‘扛’出这么重的病!”
12岁的周周(化名)的家长
后悔不已。
之前因为不太重视,
加上怕去医院,
12岁男孩咳嗽一周不就医,
结果再来到医院时检查发现,
一侧肺部已经成了“白肺”!
周周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1
男孩咳嗽发热扛了1个多星期
去医院一查已经“白肺”
湖北武汉12岁的周周一个多星期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并伴有发热,家长害怕去医院会交叉感染,于是在家自行吃药治疗。
退热之后,周周咳嗽的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开始咳后呕吐,活动后出现胸闷的情况,家长这才将他送往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
接诊的儿科主任张雪荣经过一系列的查体后初步判断周周已经发展成肺炎了,“收治入院后查胸片显示,孩子右肺内见片状软组织样高密度影,右肺野内亦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右肺部分不张伴胸腔积液可能。”
看到胸片上患儿的一侧肺部组织大面积变白后,家长既自责又后悔。好在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周周目前的症状已经明显好转。
张雪荣提醒家长,普通儿童新冠病程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较为相似,常见的表现是咳嗽时间较长,呼吸气促、面色发青等,“多数儿童呼吸道症状在1周内消失,少数重症肺炎常在1周后病情进展,一般到医院才能确诊。”
2
医生:孩子出现以下情况
切莫硬“扛”
张雪荣告诉记者,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切莫硬“扛”以免延误病情:
①发烧持续3天以上还没有好转迹象;
②出现了意识障碍、高热惊厥,尤其是首次惊厥;
③有喉炎、喉梗阻的表现,小朋友躺不下来、声音哑、喘不过气,脸色发青,出现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一定要尽早来医院,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④有重症的肺炎表现,呼吸急促、脸色发青、缺氧;
⑤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孩子服用退烧药退热之后能否睡觉、正常吃饭、玩游戏?如果孩子一直哭闹或懒散嗜睡,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⑥小朋友诉说某一部位固定疼痛,且长时间不能缓解;
⑦小朋友消化道症状日益加重,频繁呕吐,腹泻严重的需要及时就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是特殊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建议及时就诊。
但还有人感染后不烧也不咳嗽
双肺却已经白化
▽
据湖北经视报道,近日,湖北武汉70多岁的吴婆婆被查出感染了新冠,不过,老人病情似乎并不严重。
可四五天后,吴婆婆突然出现神志不清症状。家人还以为老人心脏病犯了,经送医检查,老人的血氧只有七十多,CT胸片情况更是不乐观:双肺都已经白化。
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心内一科主任成忠介绍,正常人的CT,肺部都是黑色,可吴婆婆送来后双肺都已经白化,缺氧非常严重,几天高流量氧治疗效果都不好,一度要上呼吸机。
像吴婆婆这样,没高烧,不咳嗽,但最终严重肺部感染而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在医院里也时有发生。
成忠介绍,这是一些老人感染新冠后的典型症状。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外表看起来毫无波澜,其实已经非常危险了。
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差一点,嗜睡、整个人反应比较迟钝,但一查血氧饱和度只有六七十,肺部缺氧表现非常明显。
因此,老人感染新冠后,家人一定要加强监测,重点关注老人体温、心率、脉搏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有老人的家庭可考虑备一个血氧仪,人体正常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低于这个数值就要引起警惕。
“白肺”有几个预警信号
“不能预防,只能预警。”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表示,目前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推荐80岁以上老人,出现阳性症状后,要及时和社区医生联系,或者自己平时熟悉的主治医生联系,根据情况诊断,需要居家观察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那么对于80岁以下,身体状况也不错,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又控制的很好,很平稳,想居家观察治疗的话,有哪些变化需要大家警惕?
武文娟说,病毒性肺炎造成的“白肺”也不是立刻就会形成的,一般会在两三天之前都有一些信号预警,大家一定要留意到。
例如:血氧饱和度,心跳,脉搏等变化。
一、提醒大家:家里老人发烧后,首先要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嗜睡、食欲不振、神志淡漠、呕吐等情况。
二、还有很多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一般会推荐在家里备一个指尖血氧仪。
可以注意到两个变化:血氧饱和度和脉搏。
血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3或者90,就要多注意;脉搏正常是60~100,高于100也要警惕。
有人监测时发现,老人散步活动时,数值在95、96也挺好,但一休息,立刻大起大落“从95、96立刻掉到93或者以下”,也要注意。
三、有的人说,家里老人平时身体也不错,也没有备血氧仪什么的。应该看什么数据?
武文娟建议,除了老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数一下呼吸频次。在老人休息状态下,一分钟时间数一下,如果超过30次,也需要多警惕。如果呼吸频次看不清楚,也可以通过胸廓活动的频次来数。
一般来说,出现以上变化,就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处理。
除了有基础的老年人,高龄老人等,武文娟提醒,过于肥胖的人群,即便是中青年,感染新冠后也要注意和警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白肺”与原始毒株没有关系
近期有公众反映,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甚至肺部CT出现“白肺”现象,猜测可能与感染了原始毒株或接种疫苗有关。在2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对此回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描述,并不是指肺脏组织实体变成了白色。”焦雅辉介绍,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肺泡被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所填充,CT或者X线检查的射线穿不透,会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不仅是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多个病原体和一些细菌都可以引发肺部炎症。
焦雅辉解释,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白肺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一般来讲,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70%-80%被称为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主要治疗方案是俯卧位通气和给氧治疗。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有相当部分的白肺患者可以好转。
焦雅辉说,目前网络上有些“白肺”不是真正的白肺,在临床上白肺患者占比非常低,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可能出现白肺。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监测,老年人发生感染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等转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对于老年重症患者不需要经过分级诊疗逐级转诊,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就诊救治。
2020年的病毒株又来了?
武汉疾控回应
近期,网络上流传,是不是2020年的病毒株又来了?为什么大家感染后的症状有很大的不同?武汉市目前到底有多少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流行?带着这些问题,湖北发布采访了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
杨小兵介绍,武汉市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武汉儿童医院两个哨点医院采样监测,每周一次,每次20份咽拭子样本。12月中旬开始增加到每次40份,本周又增加了金银潭医院为采样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现阶段武汉市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然是BA.5.2。从10月份至今,在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的病毒全部是BA.5.2变异毒株,没有发现其他型别毒株。
受寒冷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疫情中,病毒感染后很多人都出现了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咽干、鼻塞、腹泻等,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也有出现肺部炎症的情况,但相对患病的人数来说,出现肺部炎症的比例比较小。
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杨小兵介绍,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间限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经过3年的变化,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也演变为以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这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肺炎已不是主要症状,造成的健康危害也已经明显降低。但是,要引起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然是引起肺部炎症的病原体之一。如果感染后较长时间没有恢复,并出现咳嗽、发热、胸闷等加重情况,要及时就医就诊,防止演变为重症。
杨小兵指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后续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些患者做个肺部CT非常有必要
近日,
有不少人“阳”了之后,
感觉咳嗽气短。
这时,有必要照肺部CT吗?
什么情况需要照CT?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刘之枫医生表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建议拍CT检查,明确到底有没有病毒肺,而对于大多数的轻症患者,做CT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罗斌表示,不是所有“阳”过的人都要做肺部CT。绝大多数“阳”性患者是轻型或普通型的,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无累及肺部。因而,无需特别检查肺部。
而对于“阳”康的患者,即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连续两次阴性(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更无需做检查,即使肺部有一点感染,也会慢慢自愈。
不过,医生也发出提醒,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如老年人,慢阻肺、支气管疾病、肺癌、心衰、肾衰的患者,要特别小心,可能会出现危重症,这时候做个肺部CT就非常有必要。
这类患者家里最好自备一个血氧监测仪,若低于93,就应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没有备的话可以,也可以观察症状,如果高烧超过3天,呼吸急促,每分钟大于30次,说明肺功能下降,应及时就医,否则很容易转成危重症。
综合 澎湃新闻、湖北经视、央视新闻、新华社
来源: 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