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的是什么江(屈原为何选在“鬼节投江”,读完《离骚》才知,他早已精心安排)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屈原为何选在“鬼节投江”,读完《离骚》才知,他早已精心安排

屈原是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纵观他的一生忧国忧民,将个人利益和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为楚国能够走向强大。他以崇高的理想和廉洁的品行,成为后代知识分子推崇的楷模,后人特将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通过赛龙舟和包粽子的方式纪念他。

先说五月是“鬼节”的来历

屈原投进汨罗江的日期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也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这天是个十分特别的日子,一是楚国的都城郢城被秦国攻破,二是时值楚国的“鬼节”。惯例上,民间普遍认为“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楚地则不同。楚人认为,农历五月才是南方的凶月鬼节。

民间很多堪舆命理类书籍都有记载,说五月是“恶月”,尤其是小孩若是五月出生,往往此生多有坎坷。先秦时期的楚国流传着“五毒月”的观念,认为五月带有各种不好的寓意,有“恶月”“五毒月”“烂五月”等多种称谓。五月又有九天的凶日,俗称“九毒日”即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五月初五为九毒之首,尤其令楚人感到惧怕。

虽然秦国攻陷楚国,屈原作为亡国之臣,没有必要一定要选择五月初五结束一生。因为古人比较重视生死轮回观念,作为知识分子的屈原不会不知道这项忌讳,明知五月初五为凶月,屈原仍然以“时不我待”的匆忙态度陪葬楚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屈原的“精心安排”

细心分析相关的史料,大概能够发现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原因。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实际上已经谋划多年。大家若是读过屈原的名作《远游》,是否对一句话有印象,“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其实不单是这几句话,整个《远游》一文中,屈原都在表达自己将要出一趟“远门”的想法,而且是一去不复返的那种。按照惯例,只有一种远行才会一去不复返,那便是生与死的别离。所以,屈原早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只是静待一个恰当的时机

再看屈原另一部更加有名的著作《离骚》,他在文中也曾不止一次描述自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此生。“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彭咸是何人?东汉文学家王逸所著《楚辞章句》曾专门注解过说,“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彭咸是殷商的贤人士大夫,作为彭祖的三十四代嫡孙,曾是商纣王帝辛时的大臣,由于纣王帝辛宠爱妲己沉溺酒色,对朝政不管不问,彭咸数次进谏无效后投水而死,选择极端的死谏。

从《离骚》中能够看出,屈原十分推崇彭咸的贤能,他自己已经做好效仿彭咸的准备。不单如此,屈原的其他作品中也曾多次提及彭咸。比如《思美人》中“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悲回风》中“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据统计,汉朝人考证屈原共有25部文学著作流传于世(文学大师郭沫若考证出23部),其中有七次提到彭咸,由此可见屈原对彭咸的崇拜程度。

此外,也有一种说法,屈原渴望遇上舜那样的明君圣主。他在《离骚》曾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说,屈原通过考证发现自己是三皇五帝中高阳氏舜的后裔,农历五月初五又是楚人祭拜舜帝的日子,也是出于对舜的无限崇敬,屈原才决定在这天慷慨赴死。希望以死的方式获得轮回的重生,寻找舜帝和彭咸那样的贤人,共同完成自己的理想壮志。

结语

屈原的一生实在不容易。遥想当年,他与楚怀王相互信任,是生活的良伴,政治的知音。楚怀王经常将他带在身边议论朝政,联合齐国共同对抗秦国也是屈原的建议。屈原辅佐楚怀王期间,楚国大有中兴之势。只可惜“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楚怀王后期听信谗言,逐渐疏远屈原。

纵使屈原竭尽所能提醒怀王“秦乃虎狼之国”,决不能与它签订“黄棘之盟”,楚国上下无人听从屈原的建议,最终都城郢城失陷,楚怀王流放汉北,生死不明。

虽然屈原的后半生始终不得志,活在小人的构陷和排挤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恢宏的文学作品流芳百世,得到后人的尊崇。比起楚怀王那些昏君佞臣来说,屈原以失败的生前,换来成功的“身后”。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照相机品牌(拍照手机哪家好?目前我只推荐这四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