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为什么谋反(李世民的心腹侯君集,大唐的开国功臣,功高盖世为何还要起兵造反)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李世民的心腹侯君集,大唐的开国功臣,功高盖世为何还要起兵造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气势磅礴的四句诗想必许多人都曾听过,李贺的这四句诗将唐太宗为表彰有功之臣而建设的高楼凌烟阁视为了男儿建功立业的标志,而位列凌烟阁也就此成为了唐朝乃至其后千年无数人的梦想。

而凌烟阁功臣之中有一位极其特殊的人物——他与其他功臣一样有着极强的个人能力,在南征北战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的性格又让他从人生的巅峰一步步走向了毁灭,最后因谋反而被唐太宗处死,传说他的死甚至让唐太宗再也不忍心登上凌烟阁,这个人就是侯君集。

01

提及侯君集,想必当年每天中午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单田芳老师评书的男生们不会陌生。在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中,“小白猿”侯君集有着独步天下的轻功,“高来高去,陆地飞腾,走高楼跃大厦如履平地”,一次次为瓦岗寨立下汗马功劳。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侯君集是否也是这样一位武林高人呢?很遗憾,真实的侯君集可远远没有评书中这么能打,史书记载侯君集“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用物资城”,也就是说他性格骄傲自负,好面子,甚至可以说爱装逼,他学弓箭刚刚学了个半吊子水准,就四处夸耀自己有多能打,恨不得向别人吹“老子天下第一”,而他的这种性格也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日后的结局。

02

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后,四面网罗人才,而侯君集也被李世民作为人才而“网”住,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唐武德九年,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长安上演,侯君集作为李世民的铁杆,在玄武门之变之中既出谋划策又亲自上阵,帮助李世民夺得了皇位,而这也成为了侯君集人生的转折点。正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出彩表现,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更加器重,高官厚禄更是不在话下。

而此后,侯君集又移到“带队”后面带队打了两场大胜仗,让他真正走上了人生巅峰。第一场战争是贞观九年对吐谷浑的战争,吐谷浑是盘踞在青海地区多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从隋朝时期开始就不断骚扰河西走廊地区,凭借着青藏高原高海拔的主场优势以及“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打法,吐谷浑成为了令中原王朝头疼的存在。

唐军主帅李靖听从给出的建议移到“听从”后面,出其不意突袭敌人,以轻骑兵猛扑吐谷浑的大部队,没做好准备的吐谷浑直接被唐军敲了一闷棍,只好捡起游击战的老本行,掉头往青藏高原的腹地就跑,一边跑还一边放火将草原烧了个干干净净,用意很明显——看你唐军怎么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我打。

这时候又是侯君集站了出来,力排众议说服李靖兵分两路继续追击。一路上唐军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在被火烧过的大草原上寻找补给,没水喝就将士啖冰,马皆食雪,实在连冰雪都没了,就用刀把马划开,靠喝马血咬牙坚持。正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唐军穷追两千多里地,终于找到了吐谷浑部落。

吐谷浑本以为唐军会知难而退,甚至都在规划唐军撤退后的下一步计划,如今看到唐军神兵天降,简直是胆都吓破了,溃不成军。唐军在青藏高原上一举击溃吐谷浑,胜利凯旋。侯君集也凭借在这场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被加封为吏部尚书、陈国公。

03

另一场战争发生在贞观十三年,这次跳出来和唐朝作对的是高昌国,高昌位于今天的新疆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路。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麹文泰切断了丝绸之路并且不再向唐朝进贡,明目张胆要和唐朝对着干。不仅如此,在唐太宗派遣使臣去与他接洽时,麹文泰更是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扬言唐朝距离我七千多里,其中荒漠就两千多里,冬冷夏热,没有水源和草料,你们有本事就来啊。

话说到这份上,再不出兵教训教训这个曾经的小弟,堂堂大唐王朝的脸面往哪搁呢?唐太宗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领兵马数万人攻打高昌。侯君集也确实是个狠人,又拿出了当年追击吐谷浑的劲头,一路跋涉数千里,跨过戈壁荒漠,直接打到高昌家门口。

不仅如此,侯君集还带了一群能工巧匠,在一路上就地取材,什么撞车、抛石车统统都给高昌军队招呼上了,高昌军队哪见过这阵势,节节败退,侯君集可谓一路平推到高地,这时高昌王麹文泰死了,其子麹智盛继承王位,侯君集的部下建议他趁麹文泰举办葬礼之时出兵,但侯君集以趁别国墓葬时偷袭不是问罪之师为由,而拒绝这么做。

等到麹智盛坐稳皇位,侯君集又对高昌国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在唐军先进的攻城器械的攻打下,高昌军队显得就像战五渣一般。唐军用木头填满壕沟,用抛石机与撞车三下五除二就将高昌的城墙撞塌好几丈,高昌军队在古代“大炮”与“坦克”的火力压制下,实在难以招架。不仅如此,麹智盛搬来的西突厥救兵一看侯君集的军队火力这么猛,二话不说,把麹智盛扔下,拔腿一跑就是一千里。麹智盛实在没有办法,献城投降。唐朝获得了三郡、五县、二十二城、人口三万多、马四千余匹,让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在西域扬了大唐国威。

04

此时的侯君集正式站在了人生的顶点,可也就在此时,他性格中的阴暗面开始暴露——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忘乎所以。高昌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再加上高昌王这么多年的积累,金银财宝自然是不会。侯君集率军进入高昌都城后,一看这遍地是金银财宝,二话不说,直接开抢,将高昌王的财宝据为己有,他手下的将士们一看,大帅都开始抢了,那还等什么,也纷纷开始盗取、抢夺金银财宝。侯君集也不好意思去管手下,生怕将士们回去揭发他,也就听之任之。这事传到长安城内,惹得舆论一片哗然。

也正因此,居功自傲、满以为会加官进爵的侯君集回到长安之后,发现等待他的不是庆功宴,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牢狱之灾——侯君集因为纵容军纪败坏而遭到弹劾,有关部门将其下狱进行审判。好在唐太宗看在他往日功劳的份上,放了他一马,功过相抵,不追究他的责任。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侯君集却因为此事而攒了一肚子火——凭什么我立了大功却得到了这种待遇!在此之后,侯君集是郁郁不得志,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渐渐产生了要谋反的想法。

恰巧这之后不久,怀着造反之心的另一个人找上了侯君集,怂恿侯君集一同造反,这个人就是太子李承乾。李承乾虽然贵为太子,但这太子的位置却一直坐不稳,弟弟魏王李泰随时准备上位,也正因此,李承乾也想学自己老爹,来一手“玄武门之变”,用谋反的手段来取得政权。但李承乾和他老爹当年比起来实在是天差地别,一顿操作还没秀完就东窗事发,侯君集参与谋反的事情自然也就暴露了。

05

唐太宗知道侯君集参与谋反后亲自来大牢审问他,将几条证据一摆,人证物证俱全,侯君集哑口无言,认下了参与谋反的事实。唐太宗依旧因为侯君集有功于社稷而不忍心杀他,到了朝堂之上,太宗对群臣说:“侯君集是一位好同志啊,为朕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他这次犯下死罪,但我还想放他一马,给他留条活路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这是侯君集最后一次活命的机会,但也因为他自己的性格而断送了——因为他的目中无人、居功自大,他和朝中大臣们关系处的都不怎么样,到了这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出来给他说好话,反而纷纷跳出来踩他一脚——“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唐太宗一看群臣态度都这么坚决,只能长叹一声,下令处斩侯君集。

据说在侯君集死前,唐太宗最后与他见面时曾因伤心而了这么一句话:“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而侯君集在刑场上也表现得像一条汉子,面色不改,十分镇定,唯独乞求太宗给他留一个儿子延续香火,唐太宗也感念老部下这么多年的功劳,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流放岭南。

一代英雄侯君集就这样因造反而被诛,导致他人生以悲剧结尾的恰恰是他从小就有的性格缺陷——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因为他的性格,他居功自傲,认为皇上就应该重用他,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因为他的性格,他有了谋反的野心,最终卷入太子的谋反之中;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他在朝中甚至没有一个关键时刻为他出头的好友。一代名将以这种下场陨落,实在是令人唏嘘。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记账本手机版(记账app:九款记账软件,你最喜欢哪款?)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