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种经略和小种经略是种师道种师中?有人都连他们的名字都念错了
鲁智深一生最自豪的事情,不是三拳打死镇关西,也不是倒拔垂杨柳,而是曾经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当正规军军官,并且被借调到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兵马提辖。就连宋江想给他找个名山古刹当一任住持,他也对收门票发财毫无兴趣,对“光显宗风”更是不屑一顾。或许是他认为那种到处为富商大贾达官显贵表演所谓的武艺,并不是什么风光,倒像是耍猴戏。
放下鲁智深对升官发财毫无兴趣不提,咱们今天就来说说鲁智深一直引以为豪的后台老板老种经略相公到底是谁,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特别是没看过《水浒》原著的人最为执着,一口咬定老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中,两个人是兄弟。说种师道和种师中是兄弟没错,但说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兄弟就大错特错了——而且可能是十个人有九个人错了,起码那个种字怎么念,就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也怪不得读者认错人,因为持这种说法的,恰恰是对种家军有所了解的。但是按照原著的说法,说这二人是兄弟,确实是不对的——历史是历史,演义小说是演义小说,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因为种师道种师中最有名,就认为鲁智深背后的靠山是他们。
首先咱们来看原著,就在《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小种经略相公就明确说过他跟老种经略相公的关系,并且婉转地保护了三拳打死镇关西的鲁提辖一下:“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 小种经略相公这是拐弯抹角地告诉渭州府尹:鲁达这个人是种家军军官,即使犯了什么事,你一个小小的府尹也没权处置。别说是你,就是我都没资格——只要我父亲来要人,你就乖乖地把鲁达放了,至于怎么处置,有种家军的军法呢。
其实鲁智深原本不必要逃难,老种经略相公把鲁达揪回军营,顶多笑骂着在他屁股上踹几脚——厮杀汉都是直脾气,打死个把欺男霸女的恶霸,跟捻死一只蚂蚁也没什么区别,什么军棍法刀,那是给胆小鬼预备的,才不会用在爱将身上。
既然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父子,那么我们就可以很简单地知道他们分别是谁了。在介绍他们分别是谁,咱们先来说一下这个“种”字怎么念。咱们不是孔乙己,没必要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但是我们把抗西夏辽金的三代名将打造的一直劲旅的名字都念错了,那真是有点太不尊敬了:种字可以按照常规叫法,念成种子的种,但是它的真正读音应该是重来重复的重。
姓氏搞清楚了,咱们再来看看生卒年代,在某巨大搜索引擎得到的答案是“老钟经略相公名字叫种谔,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但是一看时间就不对了:种谔在世的时候,鲁智深可不是一个身高八尺腰大十围的赳赳武夫,而是一个小屁孩(或者还不会走路甚至没出生):宋江造反是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那时候鲁智深有二十多岁不到三十,还没来得及娶妻生子。种谔已经在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故去了,又怎么把鲁智深派到儿子麾下,在鲁提辖出事儿又怎么来要人?种谔去世的时候,宋江(1073年出生)才刚刚十岁,可能还没有后来那么脸厚心黑。
我们知道,种家军堪称北宋徽宗时期第一精锐,而随着年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和父辈的故去,小种经略相公也就成了老种经略相公。到宋徽宗时期,已经有三个人有资格被称为老种经略相公了,他们的名字分别叫种师道、种师中和种朴,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三种”,原本的“老八种”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凋谢后,“小三种”升级为老种经略相公。所以鲁智深口中的光荣和靠山,老种经略相公可能有三个而不是一个,至于究竟是谁,咱们接着往下看。
当时种家军领军人物已经从种世衡、种谔变成了种师道,种师道是个暴脾气的超级牛人,牛到连童贯的面子都不给。虽然童贯贵为枢密使、太师(后来还被封为广阳郡王),与蔡京分别被称为公相媪相,别人见了他都磕头,种师道抱拳拱手都不愿意,就是双手比划一下了事(童贯握兵柄而西,翕张威福,见者皆旅拜,师道长揖而已),气得童贯秘密弹劾种师道。但是宋徽宗乃至后来的宋钦宗都假装没看见——童贯后来被宋钦宗派人砍了脑袋,却大开安上门(超级礼遇),派丞相李纲亲自出城迎接种师道。《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时师道春秋高,天下称为“老种”。 这样看来,老种经略相公就是种师道已经不需要争论了,脾气、年龄和当时的称谓都对得上号。
因为篇幅所限,种师中和种朴的事迹就不多说了,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种家嫡系子弟牺牲在战场上的就有五十多位,他们的英雄事迹,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种师道有两个儿子:迪功郎种浩、阁门祗侯种溪。这里最符合小种经略相公身份的,就是阁门祗侯种溪。宋代有个特别的衙门叫阁(閤)门司,“以内廷诸司及三班使臣充阁(閤)门祗候。”阁(閤)门祗候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必须是“清廉干练,有方略,善用弓马。”“两任亲民官而无阙误及曾在沿边为官者”才有资格当这个官。这时候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小种经略相公没有公开站出来,要求渭州知府把鲁提辖伤人一事大事化小了——那不符合一个清官的性格。这样看来,是老钟经略相公的儿子,曾经在地方上驻扎,比较清廉稳重且擅长弓马骑射,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小种经略相公,就是后来成为阁(閤)门祗候的种溪了。
要是换了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那位连童贯都不鸟的种家军悍将要是坐镇渭州府,府尹根本就不敢上门要人。如果渭州府尹真的壮着胆子去了,种师道一定会吹胡子瞪眼:地面上出现了镇关西郑屠这样的恶霸,你这个父母官是瞎的吗?既然你管不了,我的人见义勇为替你管一管,你不但不感谢,反倒有脸来兴师问罪?我看你不适合当渭州府尹,还是去金陵做个提刑官吧,那时候你爱咋瞎判就咋瞎判,老种我眼不见心不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