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太(美国老太200年前的存单)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瑞士银行的那个故事是假的,我讲的这个故事才是真的

瑞士银行的那个故事是假的,我讲的这个故事才是真的

吴钩

有一个在网上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美国老太找到一张200年前手写存单,祖宗在瑞士银行存了100美元。老太去该银行在美分行取钱,该行即报总行,总行即核对,查到该笔存款的底账。总行行长到美国找到老太,举行兑现仪式,给老太兑现50万美元,并奖励她一百万美元。行长说:“钱存在我们银行,只要地球在,你的钱就在。”

版本大同小异,总之意思差不多。

很多网友看后留言说:这便是西方人的契约精神啊。正是这种契约精神,促成了西方民主国家长效有序健全的发展。中国社会就缺乏这种遵守契约的传统。

Balabalabalabalalalalalalala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故事是中国网友杜撰出来的。200年前,其实还没有“瑞士银行”这么一个机构。而且,200年前的北美大陆,流通的货币还叫做“大陆币”。美元也有,不过还是硬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人捧着100元硬币跑到欧洲存入银行。

至于一些网友扯到什么“中国社会就缺乏这种遵守契约的传统”,那更是小五四毛病发作了。我也来讲一个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中国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山西平遥一带流传,说的是山西票号的信用。

山西票号被认为是“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母”,是中国近代银行的雏形。而中国第一家票号就是山西人创立的“日升昌”。

话说大约光绪年间,平遥的“日升昌”票号来了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要求兑现一笔汇款。伙计接过汇票一看,大吃一惊:这是一张填发于同治七年、由“日升昌”张家口分号开出的巨额汇票,汇款数额为12000两白银。

这名前来提款的老妇人,大家也认识,是一个在平遥城街边行乞多年的老寡妇。她怎么可能有12000两银的汇款?而且这汇票也是一张三十年前填发的旧票,一时间莫辨真伪。

当时“日升昌”票号的大掌柜叫张兴帮,他不敢怠慢,连忙调出票号的往年账簿,仔细核对,最后确认汇票是真的。

原来,老妇人的丈夫以前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同治七年准备回平遥,便将做生意攒下来的12000两银子通过“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汇回老家,不想半途暴病身亡,连遗嘱都未能留下。老妇人一直都不知道丈夫有一笔巨额汇款存于票号,家道从此衰落,最后沦为乞丐。直到不久前,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才在一件破棉袄中找到这张三十年前的汇票,便来“日升昌”碰碰运气。

“日升昌”票号承认这笔存款吗?如果真如网友所说“中国社会就缺乏这种遵守契约的传统”,应该不认账才对。但票号在核实了汇票为真之后,立即连本带利将银子兑现给老妇人。

这个故事我不敢确定是不是真有其事,不过不是我杜撰的,而是流传于票号史的一则轶闻。事实上,山西票号的信用可以抛出瑞士银行几条街,瑞士银行是有过侵吞犹太人巨额之财产不良记录的。这样的事情,山西票号从来都不会做。

梁启超评价山西票号:“晋商笃守信用。”当时票号的竞争对手、上海汇丰银行的一位经理也不得不承认:二十五年来,与山西商人做了几亿两的巨额交易,从来“没有遇到一个骗人的中国人”。

最后我再讲一个史料有记载的故事,也跟中国人的商业诚信传统有关。

故事说的是,大约在清朝前期,苏州有户人家,从祖传的物件中寻得一纸发黄的文书,原来是前朝(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孙春阳南货铺”填发的一张提货单。

孙春阳南货铺是创办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一间日用百货商店,创始人叫做孙春阳,是明朝的一名读书人,考取功名不成,弃读从商,在苏州开了一家南货铺。孙春阳南货铺采用开架陈货的经营方式,顾客在各房看货,看中哪款商品后,记来下,到柜台统一交款,由收款员发给一张小票(提货单),凭票便可以到各房提货了。现在宜家超市的经营方式,就有点像孙春阳南货铺。

到了清代,孙春阳南货铺还在苏州营业,而且规模更大,名头更响。那么,凭着这张前朝时填发的提货单,可以到孙春阳南货铺提取货物吗?

苏州那户人家,大约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就拿着那张泛黄的旧提货单,到孙春阳南货铺取货。铺中掌柜核对真伪后,二话不说,吩咐伙记:照票送货!“肆中人立付之,不稍迟疑”。

这个故事,记录在范烟桥的《茶烟歇》一书中。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电报谁发明的(电话谁发明的贝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