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姓字名谁?一个看似特简单其实挺麻烦的问题
伯夷叔齐姓字名谁?这是一个看似特简单其实挺麻烦的问题。
咱们先回顾一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历史传奇。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誓师伐纣,剑指朝歌,正在周国安享晚年的伯夷叔齐兄弟得知消息后,急忙赶来劝阻武王放弃“以暴制暴”的行动,但是没有成功。
商朝被灭掉后,周武王成了天下的共主。曾经被他拒绝的伯夷叔齐决定继续终于商朝,并且登上首阳山做了隐士。
为了展示自己的气节,伯夷叔齐宣布他们不再吃大周的粮食,而以山上的野菜充饥。最终竟然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那么伯夷叔齐究竟姓字名谁呢? 不了解历史的人会想当然地回答:“这还用问,伯夷自然姓伯名夷,叔齐应该姓叔名齐。”了解历史的人则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这两个人是兄弟俩,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姓什么书上没有说”。
听起来好像第二种回答是正确的,实则不然。
实际上,“伯夷”并非姓名,伯是伯夷在兄弟间的排行,而夷则是他死后人们为他起的谥号,同样,“叔齐”中的叔和齐也分别是兄弟排行和谥号。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称呼三苏中的大苏和小苏,那么排行老大谥号为文忠(公)的苏轼将称作伯文忠,排行老二,谥号文定(公)的苏辙则应称为仲文定。
那么,伯夷叔齐的真实姓名是什么呢?
据《史记》记载,伯夷叔齐所属的孤竹国(在今河北辽宁交界地区)王室以墨台为姓,即现在的墨姓。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也就是说,伯夷全名墨台允,叔齐大号墨台智。
关于伯夷叔齐还存在一个误解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二,这个说法的前半截是对的,伯夷确实是孤竹国国君墨台初的长子,后半截却是错的,叔齐并非老二,叔齐的“叔”字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兄弟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这个顺序,《三国演义》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吴主孙权的父亲孙坚有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孙策弟兄四个分别占了“伯仲叔季”四字中的一个。同样,占了“叔”字的叔齐应该排行老三,也就是说,他和伯夷中间还有一个弟兄。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有这样的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用现在的话来说,故事是这样的: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国君在世时曾明确表示想立叔齐为王位继承人,他死后,作为长子的伯夷要按父亲拥立叔齐为王,而叔齐则坚决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怎可随便改动呢?”并且悄悄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于是,百姓就拥戴孤竹国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