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修建卢舍那大佛有多上心?是按照武则天真容塑造的吗?
文|李响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可谓龙门石窟的女主人。公元650至704年,唐高宗与武则天执政期间,是龙门造像的全盛时期,空前绝后。出自这一时期的窟龛造像,占龙门总数近三分之二,且技艺炉火纯青,题材百花齐放。今天,在龙门景区的门票上印刷着卢舍那大佛,大佛慈悲柔和的微笑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这尊大佛,传说是按照武则天真容塑造。
武则天与佛有缘。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视剧《一代女皇》在大陆热播,几乎人人都会唱那句“万丈雄心难为尼”。如今热播的电视剧《武则天秘史》对武则天早年在感业寺苦等李治的故事也着墨很多。
作为先皇唐太宗的才人,武则天在太宗驾崩之后和其他妃嫔一样被迫落发出家,直到昔日情人李治将她接回皇宫。也许在感业寺,武则天参悟了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微妙关系,她被立为皇后之后,立即大兴工程,在龙门开窟造像。唐高宗后期,武则天掌握朝政实权,这一时期龙门开凿的洞窟有一个显著特点:主佛多为弥勒,如千佛洞、惠暕洞、极南洞、摩崖三佛龛等。按照佛法,主佛应供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是主宰现在世界的佛。而弥勒将在释迦牟尼灭度之后,在未来世界里成佛,降生人间接替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利用弥勒信仰发动起义和政变的案例屡见不鲜,武则天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她营造洞窟皆供弥勒为主佛,而且佛像面容具女性气质,用意不言而喻。
?万佛洞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时代开凿的精品洞窟,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而得名。工程主持者为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尼姑智运禅师,可见当时女性地位较高。在万佛洞前室南壁的中层,有一尊通高85厘米的观世音菩萨尤为精美。菩萨发髻高束,长颈细腰,整个身体呈S状造型,将女性体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编演《洛神》时,苦于找不到灵感,有一天他游览龙门石窟,看到这尊菩萨,眼前骤然一亮,大受启发,洛神成为他一生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公元675年,卢舍那大佛横空出世。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理想化身,意为“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这是以武则天面容造像的巅峰之作,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佛像。大佛开工于672年,武则天为工程捐了两万贯脂粉钱。当时说是“二圣临朝”,其实大权早已在武则天一人手中。传说,唐高宗上元年除夕,时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自率领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
奉先寺是一个南北宽30 - 40米,东西进深38 - 40米的露天大龛,供奉九尊大型雕像,均依山开凿,与龙门山融为一体。主佛卢舍那,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仅耳朵的长度就有1.9米。它震撼人心绝不在于体积大,而在于作品整体的大气和韵味。丰满,雍容,恢宏,自信。这是只有盛唐才能孕育的巨作。
大佛双眼如一泓秋水,深情而宁静地俯视芸芸众生。人在她脚下仰望,会迎上那穿越千年的慈悲目光,感到这巨佛既有神性的庄严,更有人性的温度。她的服饰以简洁的线条勾勒,朴素洗练。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使衣袂如行云流水。她的小臂及腿部历经1300多年沧桑已坍塌,这种缺憾美使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武则天的才干和政绩早已使她具备成为优秀帝王的资格,但即使开放如盛唐,也不能坦然包容一介女流君临天下,她不得不借助宗教的力量。历朝历代多少帝王欲求“不朽”却不得其法,武则天也许做到了。尽管她造佛像包含强烈的功利心,但她把自己的形象融入了盛唐理想,在这个民族自豪的记忆中,她获得了永生。
705年,当了15年皇帝的武则天退位病逝,龙门的弥勒造像日渐绝迹。半个世纪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公元845年,钟情于道教的唐武宗下令:强迫僧尼还俗,没收寺院田产。因为国库无力支撑庞大的宗教开支,大量男丁出家为僧也使劳动力严重短缺。龙门石窟曾因李唐王朝达到绚烂顶峰,也因这个王朝的毁佛运动而归于寂静。
今天,北魏与盛唐的香火早已湮灭,造像人的欲望和抱负都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只有那个时代的开放、包容与自信,铭刻在江山之上,透过龙门佛像的目光和衣袂,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绵延不绝,传扬四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