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怎么死的(子路:明明是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被杀之)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讲故事之前,久见菌先跟你玩个游戏,猜猜他是谁?给你几个标签:战斗力爆表,年少叛逆,但为人正直,果敢且勇敢,收服前桀骜不驯,收服后忠心耿耿大家想到的是不是孙悟空,这个人和孙悟空还真的很像,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

年少子路及拜师的经过

仲由,字子路,公元前542年生,春秋时期鲁国卞州人。子路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对父母却是极孝顺,自己吃糟糠腌菜,也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在方圆百里之外有一家米卖得特别便宜,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米,徒步扛着回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心想再辛苦一切都值得。

后来子路的父母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当时楚王特别重用他。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吃的也是山珍海味,可子路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此时他想到了过世的父母,虽然那时贫困,可父母还在,他叹息着对人说:“我现在虽然高贵,可父母已经离我而去。”子路背米还选进了《二十四孝》

子路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身高一米九多,一身腱子肉,武力值也是爆满,性格鲁莽又正直;做事冲动又果敢。子路不仅孝顺、为人更是侠肝义胆,单纯率真,年轻子路穿戴很是“杀马特”,他喜欢戴着像雄鸡一般高耸的帽子在街上大摇大摆,还时常拿着一柄上面印有彪悍公猪纹饰的宝剑来展示自己的武力。活脱脱古代“古惑仔”。

但是当他去向孔子拜师的时候却精心打扮一番,不仅穿戴整齐还带着礼物站在孔子门前,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但是直爽的性格依旧如此。

话说这天孔子正在讲学。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穿戴整齐的彪形大汉,进门,就问到:“孔先生在家吗?”

孔子说到:“在呐!你找我有什么事?”

子路说:“我想您收我为徒。”

孔子看了一眼子路说:“不收!”

子路忙问:“为何不能收我?”

孔子说:“不收自有不收的理由,但我没理由告诉你!”

子路还想耍无赖说:“你要不收,我就给你跪下啦!”

孔子把袖子一甩:“跪下也不收!子路没办法,只好起身走了。

子路回到家后他媳妇问他:“孔先生收你了吗?”

子路垂头丧气地说,没有,不知为啥先生就是不收!”

他媳妇听后对子路说:“你听我的,再去拜先生,到那儿二句话不说,死跪不起,看他收不收!”

子路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于是第二天他又跑到孔子面前,“扑通”就直接跪下了,说:“先生你要不收我,我就这么跪着了。”

孔子无奈说:“把你的左手伸过来!”

子路听后赶紧把自己的左手伸到孔子面前,孔子提笔在子路的左手上写了个“善”字;“来再把你的右手伸过来,又在子路右手写了个“凶”子。”

写罢,说道:“好啦,回家去吧”!

子路也不知道孔子这是啥意思。但也只能听从孔子的话,于是就起身回家了,等子路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

因为天色已晚,回来后媳妇已经睡下了,子路刚想脱去长衫,准备上炕,忽然看见炕上隐隐约约还躺着个人挨着他媳妇睡觉,此时的子路脑袋一热,以为媳妇偷人偷到家了,顿时火冒三丈,刚想弯腰取抽靴筒里的短刀,当右手刚碰到刀把的时候,他突然看到孔先生在他右手心写的那个“凶”字,于是他放下刀来,坐到桌子前,心中不禁掀起了波澜。

这时他媳妇也被动静吵醒了,于是点开油灯,看到子路气愤坐在那,也知道怎么回事了,忙解释说:“相公,旁边这个是小妹,她今天下午刚到的,还没和你打招呼呢。”然后又把小妹叫醒:快和你姐夫打个招呼吧,你这在我旁边一睡给他吓够呛。

子路一见此人正是自己的小姨子,不禁地“啊”了一声,心里也是后怕的要命,心想要是刚才动手了,那不就糟了吗?

子路边想边不由地更加佩服孔子题字对自己的告诫。

第二天,子路一早就去拜见孔子,去的时候心里还担心孔先生还是不收自己,哪想孔子一见子路直接说:“子路啊,你有心随善,今天你便是我的徒弟了!”子路也是高兴直接跪地就给孔子磕了三个响头。

子路为什么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孔子和子路也算是亦师亦友,他们年龄相差9岁,因为子路为人正直,心思还单纯。所以他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在孔子的《论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之一就是子路,《论语》总共四百多句,子路个人,大约占了四十多句。

要知道,《论语》 大部分都是孔子曰的,整本书出现30多个人,子路凭一己之力占了十分之一,足见他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孔子几千个学生里,孔子骂他最多,但夸他也不少。

子路因为性格直爽,有啥说啥,所以也没少顶撞孔子。

一日子路问孔子:“学习有啥用”?

孔子说:“一根木条要是能够装上羽毛,在装上锋利的箭头,那么这根木条不就可以变成锋利的弓箭了吗?”子路顿时茅塞顿开。

在子路与孔子相处的过程中,子路有问题总是向孔子积极地讨教。

子路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说:“治国在于尊重贤人,轻视小人。”

子路说:“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也尊重贤人,轻视小人了,为什么还灭亡了呢?”孔子说:“范氏和中行氏虽然尊重贤人却不重用贤人,虽然轻视小人却不远离小人。贤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于是就会怨恨他;小人知道他轻视自己,于是就会以他为仇人。怨恨和仇恨都摆在面前,中行氏即使不想灭亡也得灭亡?

虽然孔子是子路的老师,但是子路与孔子也会经常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性格直爽的子路也会直接反驳老师。

当年师徒俩周游列国到卫国时,当时把持朝政的卫灵公夫人南子夫人召见了孔子,由于南子夫人名声不好,但是孔子又没法拒绝只能去会见,子路认为这样会有损先生的名声和声誉,也正因为这件事情指责了孔子。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是积极的启发自己的弟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每次孔子提问子路也总是第一个发言。当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的时候,子路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志向。愿意与朋友共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一起乘坐自己拥有的车马,一起共用好的衣服,即使是开坏了也无所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豪放。

子路刚毅却不失公正,敢说敢干的性格真的很难让人不喜欢,其中有一件事孔子就大赞子路。

有一天子路在去上学的路上发现一个人掉到了水里,二话没说的子路直接跳到水中将这个人救了上来,好在及时发现,那个人并不大碍,知道自己被子路救上岸更是感激涕零,为了报答子路的救命之恩,直接将自己的老黄牛送给了子路。

子路也是高高兴兴的接受了,他将牛牵回来给孔子看,并和大家讲述了自己救人的经过。孔子的大多数弟子都觉得子路救人虽然是好事,但做好事应该不留名,不求回报,更不应该要人家牛。

而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说:“ 鲁人必多拯人于溺矣!”

意思是子路接受牛要好过不接受牛。俗话说好人有好报,现报也是回报,所以接受别人的酬谢是理所当然的,子路自己又没有要求别人给他牛,别人主动把牛给了子路是对子路行为的肯定。而且给牛之人也会心安理得。

同时对于子路来说也是一个赞扬,这种赞扬越多,那么被赞者就会更积极地去做更多的好事。

这只牛是被救者主动给子路的,说明这符合被救者的价值观,所以接受更好。同时,接受牛之后,这件事可以传得更加的远,这样就使更多的人想要见义勇为,做好事就应该有所回报,这才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是非常有好处的。其实这个故事对现在也很有启发,好事应该越传越多,好事也应该得到褒奖,这里给予是主动的,不是子路索要的,这很重要,孔子也正是因为其中的缘由大夸子路一番。

当然,子路最受人敬佩的品格是他的诚信重诺、忠贞不二和知恩图报。孔子评价子路“无宿诺”,意思子路很信守诺言,答应今天完成的事情一定不会拖到明天。

孔子猜到子路不得其死,果不其然

虽然在外人看来子路有着很多的缺点和毛病,但是对于孔子来说子路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甚至别人认为的缺点在孔子眼中也是优点,而且孔子对子路的忠诚度是深信不疑。

孔子曾经断言:“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相信假如有一天自己落寞或招人陷害了就算所有人都会离他而去,子路也一定不会离他而去,依然会忠心耿耿追随他的。

而现实也确实如此,子路做事不仅重情重义,而且还光明磊落,信守诺言,虽说性格太过直率,却也始终感恩孔子,对先生教诲更是虚心学习,在孔子周游全国时也是一路保护孔子,可以算是孔子的贴身保镖。

也因为子路有恩必报的性格,最后惨招毒手,虽说明哲保身,但我认为子路为了自己信念挺身而出才属大义,他可以接受被救者的牛,也可以为自己保护的人献出生命,这才是大家风范。

子路的性格本身就有点霸道,凡事都喜欢出头,遇到事也会第一个挺身而出。说白了子路这种个性的人是喜欢当老大,其实,老大不好当。而且重情重义的老大更是什么都替别人着想,操心的命。

子路也是孔子弟子中的老大,从孔子和这几个弟子的年龄差距就 能看出来,子路少孔子9岁,闵子骞少孔子15岁,冉有少孔子29岁,子贡少孔子31岁。显然,子路是就是他们中间的老大。

子路为人忠直,为正义奋不顾身,他的死和他的性格也是密不可分。

前文提到,卫灵公时,有美丽妖艳的夫人南子。卫灵公的长子即太子蒯聩和这个南子夫人就有暖昧关系,怕被诛杀便逃亡本国。

卫灵公死后,太子蒯聩(kuǎi kuì)逃亡在外,于是大臣都想立公子郢(yǐng)为君王。公子郢不想当这个君王,他认为蒯聩的儿子姬辄(zhé)还在,而且已经成人,按照宗法制应当立其为国君。于是姬蒯聩的儿子姬辄便顺利即位,这便是卫出公。

但问题马上就出现了,爸爸还在,本来应当是爸爸的君王位置却被儿子占有了。实际人家卫出公不是占有,想当年蒯聩出逃,谁知道他想不想回来,还是喜欢外边自由风流的生活,结果这个蒯聩却认为儿子想霸占老子的位子。后来蒯聩也是心理极其不平衡,于是想联合孔悝一起夺回皇位,但是当时的孔悝是不赞同的,蒯聩的为人胆小但是欲望不小,可谓是典型的小人。

当时子路在卫国的孔悝那里做官。孔悝是蒯聩的外甥。但是孔悝(kui)也是以大局为重,他认为蒯聩为人不适合做君王,所以就不赞成蒯聩回来。

可是孔悝的母亲,蒯聩的姐姐,很希望蒯聩回来,原因是孔悝的父亲死后,她就爱上一个叫浑良夫的仆人,而作为伦理败坏代表的蒯聩自然是支持她姐姐这一段爱情,还允许她改嫁。

这在古代封建社会属于道德败坏。就因为这个孔悝的母亲和浑良夫当了蒯聩的内应。

蒯聩偷潜回卫国,被孔悝的母亲安排在菜园里。不仅如此孔悝的母亲还帮蒯聩来强迫自己的儿子孔悝也参加政变。

说来也搞笑,他们竟然还要搞一个歃血为盟,因为当时太过匆忙连牛也来不及找,就随便找来了一只猪。孔悝的母亲拿着戈,蒯聩带着五个武士,就把孔悝从厕所里抓了出来,胁迫他一起歃血为盟夺位造反。

孔悝的家臣栾宁这时正在家里吃烤肉,还没等肉烤熟,就赶快派人去告诉子路。栾宁又急忙找了一辆车,马上命人护送着卫出公逃往鲁国去。

子路听到信息第一时间就赶来救援了,刚进城门就恰巧遇到孔子另一个徒弟,是也在卫国做官的叫子羔,他从城里逃了出来。

子羔见到子路说:“城内现在已经大乱,蒯聩从外找了很多刺客已经包围了城内,卫出公已经被人安排逃出卫国了,你也赶紧回去吧。”

子路说:“现在孔悝还在里面,我吃人家的饭就必须要救他,说完直接进城。”

进了城内的子路他对蒯聩说:“你已经夺回皇位了又何必要扣住孔悝,也还会有别人来继续反对你的。”但蒯聩没有听。

子路料到蒯聩胆小,便准备在土台子下放起火来,以为蒯聩怕火,会释放孔悝。

蒯聩果然怕火,但没有放出孔俚,倒派了数名勇将下来和子路战斗起来。子路寡不敌众受了重伤,帽缨也断了。

子路说:“等我把帽子正一下。”而那个时候的子路已经不行了。

子路在把帽缨结好的时候,就断了气;没想到对方刺客怕子路没死透又将身体剁成了肉酱才放心。蒯聩也取得了卫国的王位。

孔子一听说卫国发生政变,就感到不安,说:“子羔还可以安全回来,子路一定牺牲了。"不久果然凶信到了,孔子颤颤巍巍的站在门口。孔子紧张的问到子路是怎么死的,送信的人说:“成了酱了!”孔子便赶快叫人把屋子里吃的肉酱丢了出去,从此孔子在也没吃过肉酱,因悲伤过度在子路走后的第二年孔子也驾鹤西游了。

久见菌本菌还是很喜欢子路的为人,如果现实中能遇到子路这样的朋友,此生也是一大幸事,最后送上一首打油诗:

年少轻狂是子路 幸遇孔子为其徒

重情重义护君王 不料被人剁肉坨

子路是被谁杀死的 子路的死因
子路最后的结局 子路怎么了
子路为什么死了 子路为何死
子路为什么死 子路死在哪
子路在哪里死的 子路为什么被杀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日照景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