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建立时间(中国西汉历史简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秦朝后期,以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为序幕,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在各起义队伍中,刘邦和项羽脱颖而出,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领的40万秦军主力决战于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项羽破釜沉舟,以寡胜多,大破秦军主力,坑杀秦兵20万,俘虏王离、迫降章邯。在项羽牵制秦军主力于河北时,刘邦率军趁虚西进,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8月突破武关,10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项羽未按照楚怀王“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恃功高,欲霸天下,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尊楚怀王为楚义帝,定都郴州,二月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称王于梁楚地九郡﹐定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巴蜀、汉中之地。刘邦本欲起兵与项羽一争天下,萧何等人建议先养贤安民、平定巴蜀,安定三秦,以此为后方再与项羽相抗。刘邦采纳了建议,并在四月返回巴蜀时烧毁了所经过的栈道,向项羽表示没有东出争天下之意。五月,田荣反楚,以彭越为将军,击杀田市、田都、田安三路诸侯王,自立为齐王,并联合赵王起兵,对西楚造成极大威胁,项羽不得不集中主力稳定局势。八月,刘邦趁项羽无暇西顾的情况下,拜韩信为大将,以项羽弑楚义帝为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挥军东出,开始了楚汉之争。前期虽然屡屡受挫,但是刘邦重用韩信、萧何、张良,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还定三秦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公元前203年十二月,韩信率联军30万对阵项羽10万大军,大败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在江边自刎,西楚灭亡,至此楚汉之争落下帷幕。公元前202年二月,联军行至汜水之北时,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诸侯王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帝,刘邦谦让几次后,于二月初三在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称帝,建国号为汉,史称西汉

西汉自公元前202年始至公元8年止(也有说法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国祚210年,历14帝(含孺子婴),发展经历了西汉建初-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汉室衰落5个时期,汉朝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因为汉朝的建立,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与其他民族相比,汉族的文明程度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尽管名称有所变换,但是汉族作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民族地位一直未变。

西汉建初阶段,历经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历时27年。该阶段是从战乱阶段到统一发展的过渡阶段,汉高祖在位12年,在礼法制度方面听从叔孙通的建议,延续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任萧何为丞相,使得朝内体制稳定;在与民政策方面,采取了刑德相辅、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鼓励生产,对商人增加赋税、对农户轻徭薄赋。

楚汉战争中,因为实力弱于项羽,刘邦不得不与其他诸侯王联合,共同对付项羽,在西汉建立之初,异性诸侯王各自手握重兵,专制一方,虽然名义为汉臣,但是对于中央集权有很大威胁,从公元前202年10月至公元前195年,先后虏臧荼、诛韩信、杀彭越、斩陈豨、刺英布、逐卢绾,逐渐将异姓王的威胁全部消除。同时高祖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九个姓诸侯国,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军权、财权、治权等,刘邦初衷乃是同族之人共同拱卫刘姓皇族,但是却为后面的“七国之乱”埋下了祸根。

在对外方面,因连年战乱,公元前200年,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纳陈平之计,重赂匈奴阏氏,才得以突围成功,后派人与匈奴结和亲之约。

高祖刘邦驾崩后,其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自公元前194年至公元前180年,共经历三位西汉皇帝,在位时间15年,期间西汉政治实权掌握在太后吕雉手中,掌权期间,吕后重用外戚,残害其他刘氏诸王。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在朝中大臣陈平、周勃的巧妙计划下,诛杀了吕氏一族,拥立刘邦四子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并采取了多种措施稳固刘氏黄权,为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文景之治,自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1年,历经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长39年。文景时期,皇族表率节俭之风,众贵族官僚也不敢奢侈无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以德化民,使得该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家的粮库充足,钱库里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文景之治数十年的休养生息,积攒国力,为后面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被景帝采纳。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国、楚国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为平息叛军,景帝腰斩晁错,但却更增加了叛军的气焰,后景帝启用周亚夫、韩安国等与梁国联手于公元前154年3月平定叛乱 ,诛杀七王,此次的七王之乱给后来的汉武帝极大地警醒,随即也成就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阳谋“推恩令”。

汉武盛世的到来,公元前141年3月,年仅16岁的刘彻登基,史称汉武帝,汉武帝在位54年,开创了西汉王朝最为鼎盛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顶峰。在汉武帝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科技、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的雄韬伟略、文治武功使得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帝国,也为后世的统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央政府制度方面,汉武帝首创年号,一直延续至封建王朝的结束;首次组建中朝(又称内朝),弱化了外朝官员,尤其是丞相对于中央决策的左右;实行察举制,为国家着实选拔推举优秀人才,该制度一直延续至隋唐时期,被科举制取代;在思想政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神话了专制王权,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亦成为后续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正统;在地方管理制度上,刘彻一改秦朝监察御史制度,全国设十三部(州),各部设刺史一人;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实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以分户邑封子孙,逐步弱化分解诸侯王的封地及势力,使得中央不用刻意打击,各诸侯王自行解体。

在国家农业经济方面,先是大力推广牛耕及铁制农具,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调数万民工修治黄河,使得后续八十余年黄河未再发生大灾;在经济政策方面,汉武帝不拘一格,重用商人桑弘羊,采纳其意见,将盐铁收归国营、先后进行六次币制改革、推行代田法、颁布算缗和告缗的命令,向大商贾收取财产税,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为其当政期间的雄伟武功积攒了丰厚的物资基础。

刘彻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始终耿耿于怀,认为是大汉朝不可抹去的耻辱,从还未登基开始,就立下了解决北方匈奴之患的志向。汉武帝的雄伟武功,始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听从大臣王恢建议,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为将军,在马邑以三十余万大军设伏,引诱匈奴进攻马邑,而后围而歼之。匈奴距马邑百里处疑之,俘获汉巡边之雁门尉史问之,才知道有重兵埋伏,随即引兵后撤。汉军追之不及,王恢因未能及时出击被斩,从此以后,匈奴拒绝和亲,史称“马邑之围”;此战虽然未有斩获,却表示了汉军不再忍辱求和的决心,开启了与匈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

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汉将韩安国率700人出战,负伤败阵,坚守不出,汉武帝命韩安国东移右北平阻挡匈奴东入,同时车骑将军卫青、李息出兵云中,突袭河南之地,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从云中向西大迂回包抄,突然掩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并一举击溃之。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收复河南全部土地,歼敌数千,俘牛羊无数,史称“河南之战”;

元朔五年春(公元前124年),令卫青三万骑出高阙,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出朔方,李息、张次公出右北平,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不可能到达匈奴驻地,依旧饮酒作乐,汉军夜至,右贤王夜逃,此战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引兵而回,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号令诸将,此战史称“漠南之战”;

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亦称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甘肃一带),打击匈奴,第一次河西之战,此役霍去病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浑邪王败走,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被俘虏,缴获休屠王部的祭天金人。第二次河西之战,同年夏,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霍去病征服河西,短短一年内歼灭、受降匈奴累计八万多,从此甘肃金城、河西并南山(祁连山)至盐泽(罗布泊),再无匈奴,河西之战获胜后,西汉王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今甘肃民勤地区)、张掖(今甘肃张掖以北)、酒泉(今甘肃酒泉)、敦煌(今甘肃敦煌西)四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

为了一鼓作气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集全国之力为与匈奴的最后一战做准备,在所有准备充分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诸王、将相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 ,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国的宗莫特博克多乌拉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匈奴问题基本被解决。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打通了到塔里木盆地及中亚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归属于汉朝。从此,在从中原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上,西汉的外交使节和商人往来不断,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在汉武帝在位期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起初虽然是出于军事目的,但张骞抵达中亚、西亚,仿佛是让大汉朝开了一双天眼,能够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军事范围。河西走廊打通以后,张骞率领使团与西方诸国交好,从此不仅现今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

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位于帕米尔高原、锡尔河中上游有个中亚国家,名为大宛,该国产汗血宝马,汉武帝知道后,公元前104年,派车令为使者出使大宛,以千金和一匹黄金铸成的宝马欲换取大宛的汗血宝马。大宛王不愿,还截杀汉武帝使团,夺其财宝,汉武帝大怒,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1年两次派兵攻打大宛,第一次未果,第二次大败大宛军队,大宛的贵族一看打不过,就怪大宛王因为爱惜宝马、杀汉使才招来祸害,于是就把大宛王杀了,拿着首级去找汉军求和,并献上汗血宝马。汉军又重新立了一个大宛王,与他盟誓后就撤兵了。

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否决了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提案,对李广利出征匈奴表示后悔。至此汉朝的统治方针发生转变,不再穷兵黩武,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

汉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长子刘据立为太子,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其余为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少子刘弗陵。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之后数汉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后称汉昭帝,由大将军霍光辅政。汉昭帝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在位期间缓解了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扭转了西汉王朝的衰势。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宣帝在位25年,西汉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景象,宣帝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从这时起,西域就成为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书对汉宣帝大加赞赏,曰:"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他与前任汉昭帝刘弗陵一道,又被称为"昭宣中兴"。

汉室的衰落,始于汉元帝,经历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亡于孺子婴。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在位期间汉朝比较强盛,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北匈奴郅支单于被陈汤斩杀 ,并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 ,但也是汉朝衰退的起点,汉元帝性情柔弱、缺乏主见,在萧望之等儒臣推行新政之时,放任宦官逼死萧望之,放逐其他儒臣,自废武功,使得宦官专政,纲纪紊乱,吏治腐败。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去世,太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沉湎于玩乐,荒淫无道,大兴土木建造玩乐场所,甚至喜好男宠,导致政事荒废,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朝廷大政为其母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为后来的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酒色侵骨的汉成帝中风暴死于长安未央宫,因其子死于他之前,其侄子刘欣即位,史称汉哀帝。汉哀帝初政之时,躬行俭约,政事皆由己出,但汉哀帝有一癖好,就是喜爱男宠,其有一男宠董贤,深受其喜爱,封其为大司马。曾有一次白天睡觉,董贤头压到了汉哀帝的衣袖,汉哀帝想起床,而董贤却未发觉,汉哀帝不想惊动董贤,于是用剑截断衣袖后才起来,这个故事后来成为成语典故断袖之癖,意指男同性恋。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在位仅6年的刘欣驾崩,时年25岁。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撤销大司马董贤之职,任王莽为大司马,掌管丞相之事。王莽为专权谋政,不肯立年长者为君,于是当年迎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即位,史称汉平帝,次年改年号为元始。平帝在位时,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病逝(也有说法认为是王莽毒杀)。

汉平帝病逝后,王莽觉得自立皇帝的时机未到,决定再立一个傀儡。于是王莽就从宣帝玄孙中,选择最年幼的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为继承人,刘婴此时仅仅1岁,王莽以皇帝年幼不能亲政为由,从《尚书》和《周礼》等古籍中寻找周公居摄时的规矩,最后由群臣提议王莽居摄的形式,举行祭典时,赞礼者要称其为'假皇帝',臣民称其为'摄皇帝'。于是公元六年,王莽正式就任假皇帝。实际上王莽此时的权势早已超过坐在帝位上的孺子婴,只是没有宣布改朝换代而已。公元七年,多地爆发忠刘氏不为王氏朝官的起义,但最终在王莽军的镇压之下,起义军失败了。平乱的胜利让王莽有恃无恐,公元八年,太学生哀章加紧制做铜匮,装了两条书简,一个简册上写"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简册上写"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意为赤帝(刘邦)传位于王莽(黄帝),将此铜匮献给王莽。王莽立即拜受,听从天意,接受禅位,即位真皇帝。改国号为"新",把公元8年十二月初一作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降刘婴为定安公,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皇太后。至此立国210年的西汉帝国灭亡。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阿联酋国家(阿联酋新总统:接棒前已实际掌权,积极重塑国家外交政策)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