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刘备大家都知道。这二人一个是大汉开国皇帝,终结了秦末乱世,开创汉家四百家天下,一个是三国之中的蜀汉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大汉王朝最后的守卫者。从血缘关系上说,刘备是刘邦之后,从政治上来说,二人是汉室,是刘家天下的一头一尾,遥相对应。
巧合的是,相隔四百多年的这两个人,在许多方面,都有种神奇相似之处,仿佛冥冥之中,有人安排设计一样。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卒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2岁。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23年,享年63岁。
二人的寿命仅仅相差一年而已。
刘邦卒于6月1日,刘备卒于6月10日。二人就连死亡的日期都相近。
刘邦和刘备的出身都不好。刘邦出身于平民家庭,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早已衰败,父亲早亡,家境贫寒,还不如自己老祖宗刘邦当年。
刘邦年轻时,仰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人,想投入信陵君门下,于是西行大梁。到了之后才发现信陵君已死,故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刘邦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后来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才回到家乡沛县。
而刘备年少时,也曾外出求学。他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并与公孙瓒结交为好友。
刘邦胸怀大志,出行时,曾偶然见到秦始皇出巡的车驾仪仗,赞叹:“大丈夫当如是!”
无独有偶,刘备同样志向高远。刘备家屋舍旁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刘备小时候在树下玩乐时便指着桑树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刘邦的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喜好享乐,喜好饮酒,喜好美女。刘备也同样如此,刘备喜欢狗马、音乐、华服。能善待下人,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
刘邦的脾气不好,史书上说他“慢而侮人”,和下属谈话,经常自称“乃公”,意思是“你老子我”。对下属也不礼貌,曾经一边洗脚一边接见下属,甚至还干过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的荒唐事。这也是某些历史发明家喜欢说刘邦是“流氓”“无赖”的原因。
刘备大家的印象都是温和君子,但刘备其实是个洒脱豪侠之人,脾气也不是很好。《三国演义》中开篇写张飞鞭打督邮,但其实历史上鞭打督邮的是刘备。刘备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大怒,将督邮捆绑督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而刘备因为关羽之死怒而出兵,更是说明了他骨子里还是个暴脾气。
尽管有许多人说刘邦是“流氓”“无赖”,但事实上,刘邦却是以仁爱宽厚著称,刘邦虽然嘴上骂骂咧咧,行为举止比较粗俗,但不管对百姓还是对属下的臣子,都十分仁爱,加之刘邦年纪较大,所以当时的人都尊称刘邦为“宽大长者”。
刘备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后世,刘备都是以仁义著称的,仁义之名播于四海,天下无不景仰。这也是为什么,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刘备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不仅如此,二人起兵之后,选择的军事计划也是相同的。
鸿门宴之后,项羽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刘邦不敌项羽,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以示无意东出。同年十一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重返关中。
刘备则是在赤壁之战后占领了荆州,随后率军入蜀,占据益州。之后又攻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当然,这一定并不能说是巧合,这是故意的。就是在效法刘邦的“成功经验”。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说得明白: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刘邦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刘备则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不过遗憾的是,刘邦不仅有巴蜀、汉中之地,还有关中之地。手下又有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人,所以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一统天下。
刘备则时运不济,自始至终,刘备都未能占领关中之地,因此始终不能东出。加之孙吴背刺关羽,荆州丢失。诸葛亮原定计划中最后一步的两处关键都丢失了,拳头打不出来,被困在了蜀地。天不假年,刘备因为关羽之死怒而出兵,最后在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病死在白帝城,辛辛苦苦积攒了几十年的人才和兵将几乎消耗殆尽,只留下了一个诸葛亮苦苦支撑。
然而诸葛亮毕竟是人,尽管他智谋同天,但哪怕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只能维持蜀国不灭,诸葛亮六出祁山,其接班人姜维继之九伐中原,虽也取得一些胜利,但时移势易,再想要效法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终究成了虚妄。
刘邦和刘备,大汉王朝的一头一尾,相似但不同的各自一生。历史就以这种形式,为这一篇章开了头,结了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