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热播的某部清宫剧中,女主的父亲因为被人栽赃陷害,最终被判处——“流放宁古塔”。
女主父亲得知后面如土色;女主得知后也是大惊失色,她赶忙去求雍正皇帝网开一面。
如果说男性罪犯还只是“谈宁古塔而色变”,那女性囚犯更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前往宁古塔。
那么,清朝时期的宁古塔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何使人谈之色变?
穷寒的宁古塔与戍边的罪犯
宁古塔(今宁安市)在今天的黑龙江省南部,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之间的盆地上,它并不是一座什么宝塔,而是是中国清代东北边疆的重镇。
据《清稗类钞》记载,“宁古塔...数千里内外无寸碣可稽。”由此可见,宁古塔早先颇为荒僻。
我们无从考究其名称来源,所以只能根据《清稗类钞》记载的传说,大略还原。
相传,最早开辟宁古塔地区的有六个人,他们在宁古塔的土丘上生活。
正所谓:六人坐于阜。
满语将“六”称作“宁姑”,将“坐”称为“特”。
因此,人们一开始将“宁古塔”称作“宁姑特”,久而久之,将其讹作“宁古塔”。
从这则记载中,不难看出,最早开辟宁古塔土地的百姓数量之稀少。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气候严寒的黑龙江地区,宁古塔也算是气候最恶劣的那一批。
清代的《研堂见闻杂录》一书记载:“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如果说,宁古塔只是冰雪较多,那恐怕还不至于令人谈之色变。实际上,宁古塔一年四季的气候都不适合人的生存。
清代初年的知识分子吴兆骞因为被诬陷与科场舞弊案有关,最终被判处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正如他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如此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
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
由此可见,在一年四季中,宁古塔几乎就没有气候适宜之时。
这样糟糕的自然条件使得这一地区人烟稀少,且经济落后,农作物不易生长,百姓只能以捕鱼、打猎为生。
据《清史稿》记载,清朝初期,即便是生活在宁古塔地区的满洲富人,也不过是穿粗麻制作的衣服。当地的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棉布、丝绸。
这样穷困、寒苦之地,原本应该在历史中湮灭无闻,但是,随着清朝与沙俄边境摩擦日益增多,原本处于帝国边境的宁古塔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首先,是宁古塔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从宁古塔出发经过盛京(沈阳)、山海关,就可以到达京城,是清朝政府控制边疆的一个上好哨点。
此外,宁古塔东边靠近沙俄控制地带,可以一路向东到达库页岛。
而且,由于宁古塔位于牡丹江上游,关内运送的军队、物资等都可以经过宁古塔,进入黑龙江、乌苏里江,因此,宁古塔的战略位置就决定了,其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之后,俄罗斯就被称作“沙俄”。
此时,在中国与沙俄之间还有残存的蒙古人势力。因此,在17世纪之前,沙俄无法直接侵略中国边境。
16世纪中叶后期,沙俄消灭西伯利亚汗国,逐渐扫平了侵略中国的障碍。
于是,沙俄人开始悄悄潜入中国边境,进行破坏、占领村庄,建设沙俄人的根据地。
当时,沙俄在黑龙江沿线建立了大大小小数个城堡据点,成为下一步侵略中国的桥头堡。
顺治六年(1649),沙俄人叶尔马克入侵黑龙江地区;顺治八年(1651),沙俄人占领了雅克萨。
沙俄在清朝东北边界地区一路高歌猛进,严重威胁了清朝的边疆安全,最终逼得清政府发动雅克萨之战,荡平了沙俄力量。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雅克萨之战前的几十年中,清政府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
清政府先是特设黑龙江、盛天、吉林三大将军,并在宁古塔设置重兵,将宁古塔军事部队长官设置为与三大将军同级别的官员。
宁古塔军事长官所管辖范围,就包括今日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流域大片地区。
从顺治九年(1652年)开始,宁古塔地区就成为了清朝抵抗沙俄的前沿阵地。
从那个时候开始,清朝政府就意识到,宁古塔的居民过于稀少,根本无法支撑起与沙俄长期作战的需要。
而且,清朝当时在宁古塔设置了32个官庄,希望能够使用官庄展开屯田,就近为清朝军队提供物资。
可是,当地的人口根本填不满32个官庄的编制。
为了解决人口稀少的问题,清朝政府开始把注意打到罪犯身上。
此前,清朝统治者一般将罪犯流放到辽东的盛京、辽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清朝在入关以前就长期经营的地区,人口相对稠密,气候相对适宜。
现在,清朝政府动起了“歪脑筋”,假借罪犯还没有得到足够教训为借口,将罪犯的流放地改为宁古塔。
这样一来,清政府既能威慑国内的不法分子,又能为宁古塔提供足够的人力。
从此以后,这些被流放到边疆的罪犯除了原本的刑罚外,还要为清朝军队服务。
在穷寒的宁古塔,这些边疆的“可怜人”一代代地到来,一代代地被剥削,并在痛苦中死去。
被流放宁古塔就此成为清朝普通百姓乃至王公贵族眼中的残酷刑罚。
那么,被流放至此的人究竟会遭受怎样非人的折磨呢?
七千里流放路的血泪史
流放宁古塔的出发点一般都是北京城,因为,像这样重大的流刑一般都需要到中央刑部进行复核,最终实施。
清朝初期,有不少文人因为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或在文字狱中被陷害而被押送到宁古塔,他们有着较好的文学修养,记载下了流放宁古塔的不少细节。
据《研堂见闻杂录》记载,宁古塔距离京城的距离大约是7000里,相当于现在的3500公里。
今天,从杭州到北京的骑行距离是1300公里,也就是说,从北京城到宁古塔的距离,大致相当于从杭州骑行到北京,再从北京骑行回杭州。
而且,要知道,从杭州到北京,一路上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烟稠密,容易获得补给。
但是,从北京到宁古塔可不一样,一路北上,气候逐渐变得恶劣。
这些流人大多在北京城受过板刑、杖刑戴上枷锁再上路,因此,许多流人上路时已然是伤痕累累的状态。
拖着如此疲惫不堪的身躯,从北京城步行到宁古塔要走多久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前文所提到的,清初文人吴兆骞的经历。
在顺治十五年(1658)11月,他被判处流放宁古塔,并于1659年3月从北京启程前往宁古塔,同年7月到达宁古塔。
由于押解流放罪犯到流放地有严格的时间安排,随行官差会严格控制每日里程,避免超时。
因此,吴兆骞的路程时间应该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犯人从北京到宁古塔一般要走4个月左右。
徒步四个月的时间,还要带上沉重的枷锁或镣铐,这其中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正如康熙三十七年(1689)御史朱廷铉所言:
“先发五城枷号...责四十板...长途远征,血肉淋漓”(《例案全集》)。
如上所述,戴上枷锁上路的流人极为艰辛,因此有大臣希望皇帝能够改变这项规定。
然而,从康熙、乾隆年间的流放实例来看,这项建议并没有得到实施。
除了遭受沉重的枷锁和肉刑外,流人在前往宁古塔途中也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
例如,曾经被判处流放宁古塔的祁班孙曾经写道:
“(流放途中)妇女尽随行,不得少休息”。
也就是,许多人还会拖家带口上路。
即便如此,押解的兵官也不会看在老弱妇孺的面子上让他们好好休息,而是不断催促他们上路。
这对于一个正直青壮年的男性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更别说被流放的人中大多是年纪较大的男性或瘦弱的文人。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大一批流人在路上就悲惨地死去,随地掩埋。
例如,语吴兆骞一样受到科举舞弊案牵连且一起上路的吴兰友,在到达抚顺之时,就因不堪劳累去世。
这种半路去世的情况在流放宁古塔之路上可谓是随处可见。
如果你是男性,那么,至少你的身体不会受到侵害。
如果你是女性,那么等待你的就会是长达四个月的噩梦。
在徒步前往宁古塔的途中,许多押解兵官会乘机对女囚进行威逼利诱。
要知道,押解兵官有权决定何时休息、有权决定每个人的口粮多少。
如此一来,许多押解兵官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往往会要求女囚“侍寝”,许多女囚在胁迫之下只能被迫同意。
即便如此,女囚也要和其他人一样戴着枷锁继续赶路。
因为,在押解兵官眼里,囚犯不过是一群奴隶,即便女囚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自己也没必要给她好处。
除此之外,女囚的身体往往比男性要更为孱弱,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长途跋涉的旅程。再加上女性本身生理期的痛苦、被押解兵官折磨,绝大多数女性都在前往宁古塔的途中死去。
总而言之,先不说宁古塔本身的苦寒,即便是从北京前往宁古塔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千难万险之事。
根据现代学者统计,前往宁古塔的犯人折损率一度高达三分之一,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个人永远无法到达宁古塔。
等这些到了宁古塔之后,他们可以松一口气吗?
恐怕不能,迎接他们的,是永无止境的劳作与折磨。
在宁古塔为奴为婢的流人
在许多流放罪人的判决书中,往往会写上这么一句话:“给披甲人为奴”。
例如,《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
“王秉乾著免死,革职,籍没,鞭一百,发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什么叫“给披甲人为奴”呢?
原来,“披甲”是满洲八旗士兵的一种称呼,任何守卫边境的基层八旗士兵都可以称作“披甲人”。
“给披甲人为奴”也就是说,将流人划归基础满族士兵,由他们统一管理。
要知道,这些披甲人大多是清军中不得志的普通军人、小军官,一些清朝文献中直接将“宁古塔披甲人”蔑称为“宁古塔穷兵”、“宁古塔穷皮披甲人”。
大清《顺治律》中规定:
“凡三次盗窃免死减等发落者...俱改发宁古塔与穷披甲人为奴”。
在苦寒之地镇守,遇到这么一批奴隶,披甲人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满足私欲,不难想象,他们对待这些奴隶会有多么的粗暴。
而且,我们要注意到,许多流人的妻子也被迫一同来到了宁古塔。
例如,清朝康熙年间,清朝规定逃人(逃脱税赋)“并妻子给发宁古塔穷兵为奴”(《古今图书集成》)。
也就是说,宁古塔披甲人可以随意拿捏流人,或者用家人的安危威胁流人,让流人不得不心甘情愿地为他劳作。
此外,在清朝顺治年间以降,宁古塔流人的数目迅速增加。
据雍正二年(1724)的一份边境公文显示,到达宁古塔,成为披甲人奴隶的流人以降达到878名;到了雍正晚期,流人人数上升到1000多人。
在流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披甲人人数并未增加,大约在300人左右。
也就是说,平均一位披甲人能够领到3位流人。
手头的流人一多,披甲人就越发肆无忌惮地对待这些流人。
在披甲人越发肆无忌惮的背后,是清政府在为虎作伥。
原先,在清朝法律中规定,即便是主奴关系,主人也不可以随意杀害奴隶。
但是,为了稳定边疆披甲人的情绪、鼓励他们为清朝继续作战,清朝雍正帝规定:
边疆地区的家主可以随意打杀不听话的奴隶。
雍正在雍正六年(1728)的一则诏书中写道:
“凡属免死发遣为奴之犯,皆系秉性凶恶之徒...嗣后仍有凶暴者,不论有应死、不应死之罪,伊主便置之于死,不必治罪”(《清通典》)。
也就是说,披甲人有权随意处置他的奴隶,哪怕将其杀死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知道,无限的权力往往会带来无穷的罪恶,披甲人拥有这种生杀大权后,对待流人就越发苛刻起来。
尤其是,当流人中出现姿色尚可的女眷之时,这些身处苦寒之地的披甲人就蠢蠢欲动了。
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发布的一则上谕中,我们看到边疆地区发生的这种披甲人掠人妻女事件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
“乃闻各处披甲人等,竟有图占该犯妻女,不遂所欲,因而毙其性命者...倘仍有图占犯人妻女...查出,仍行照律治罪”。
从上述记载来看,乾隆注意到了披甲人色胆包天,侵占流人妻女的现象,试图改变此前赋予披甲人生杀大权的法律。
但是,我们知道,一旦政府出台某种针对性措施,这就是说明,某种不良现象已经十分普遍,酿成了巨大灾难。
而在措施颁布后,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规定,这种惩罚也只能沦为一纸公文,毫无作用。
这恐怕就是女囚犯为何宁死都不肯去宁古塔的真正原因,那里不止有恶劣的环境,还有可以对她们为所欲为的披甲人。
结语
宁古塔地处黑龙江南部,气候寒冷干燥,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在此处生活的少数民族一般以打猎、捕鱼为生。
清朝初年,随着沙俄力量的逐步壮大,沙俄开始蚕食中国黑龙江边疆土地,宁古塔因其优越的交通区位,成为抗击沙俄入侵的重要前哨。
清朝在此设立了宁古塔将军一职,管辖兵丁,展开屯垦。
但是,宁古塔实在太过穷苦,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
于是,从公元1655年开始,清朝开始将流人送往宁古塔服役,满足清朝对抗沙俄的需要。
在流放过程中,许多押解官兵会借着职务之变,侵犯女囚,满足私欲。
到了宁古塔之后,这些流人还要面对无穷无尽的苦役和艰难的生活条件。而且,对于流人而言,宁古塔就是个法外之地。
那些披甲人被清朝赋予了对流人的生杀大权,他们无节制地压制流人,奸淫流人的妻女,宁古塔就此成为女囚的炼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