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作者自述:
我叫王希维。现于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大一年级。与中文系的许多师范生一样,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爱好古典诗词,喜听京剧,尤其钟爱《红楼梦》。我始终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值得终身研读追索的“宝藏之书”。是她,为我打开了探寻那片“世外桃源”的窗口;是她,让我接触到众多鲜活跳脱、秉性各异的女子;是她,教给我审美、人情等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是她,带给我文风上、性格上的诸多改变……这部巨著,对我的影响是内化的,更将是终生的、永恒的!
作者
王希维
她,独得曹公偏爱,既是杏花又是玫瑰,还在十二钗排序中越过二姐姐,仅次于钗黛和元春;她,虽为闺阁女儿,却有须眉英气,表现出“心却比,男儿烈”的胸怀抱负和“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冷静审视;她空怀补天之才,却逢末世之运,虽堪称行将没落的侯门中最后的改革者和政治家,却因双重“错位”的尴尬身份而难以施展。她,就是被曹公誉为带刺玫瑰的贾家三姑娘探春。
一、双重错位的形象塑造
(一)才能与身份的错位——才秀人微的处境
1 人微:出身阻碍腾飞路
其实,由赵姨娘的品行,似乎也可以反观探春对她的生母是不是薄情。从第五十五回回目名中对赵姨娘“愚妾”二字的评价,证明作者是有一定是非倾向的,他是站在探春的立场上的。小说第六十回曾有赵姨娘为了一包蔷薇硝和芳官等小戏子打架的情节。探春曾指责她:“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我劝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儿,别听那些混账的人挑唆,没的惹人笑话。”可见赵姨娘也着实让女儿十分尴尬。她对这位“阴微鄙贱,昏聩不像”的生母是十分不满的,同时也非常在乎出身的问题。她所有看似自尊的行动作为,其实都可以理解为对内心自卑感的掩饰。探春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宗法社会较为突出的嫡庶矛盾。
就连贾府诸人,对探春的出身也时常抱有惋惜的态度。
凤姐曾对平儿私下里道:“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如今只剩了三个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探春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宝玉处理彩云时,为了三妹妹而“投鼠忌器,瞒下赃物。平儿训斥那起子妄图欺负探春的刁奴时,更是明确表示:“果然招他动了大气,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由此也可见,探春虽受出身阻碍,但她在贾家还是受到上下人等认可与尊重的。
(二)性别与性格的错位——女儿身与男儿志的矛盾
首先,从外貌来看,探春的美不同于黛玉的柔弱,宝钗的丰满,是一种具有男子英气的,“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的美。
另外,探春的秋爽斋不曾隔断,大气阔朗。且屋内陈设迥异于寻常闺房的繁缛、香艳和女性化。相反,多是意气风发的好男儿所喜之物:大理石案上“笔如树林”、“宝砚数方”,墙上是“大幅字画”,案上是“大鼎”“大佛手”,架上是大观窑的“大盘”。屋如其人,秋爽斋“格局大,尺寸大,名气大”的装饰风格,正是探春胸怀大志、豁达爽朗、格调高雅的性格特征的外化。
最重要的是,言为心声,探春常有壮志难酬之叹。她曾激愤而又无奈地表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一席话中,她“女儿身”与“男儿志”的矛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凸显。
二、艰难求新的治家之路
元宵佳节后,因凤姐忙里忙外太过操劳,导致小月。王夫人便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让探春合同李纨裁处。探春因此有机会大刀阔斧地着手改革,试图挽救江河日下的贾家,也就此为她一生中最为华彩的篇章掀开了扉页。
(一)艰难——愚妾寻衅,无力回天
探春理家后,如何处理赵姨娘亲兄赵国基的丧葬费,成为了她与生母之间矛盾集中爆发的导火索。在这件事情上,几个主要人物表现出了各自迥异的态度:人称“菩萨”的寡嫂李纨,主张按照同为姨娘的袭人的例,赏他四十两;八面玲珑的凤姐当即表态:“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而探春刚正不阿,决定依照旧账,赏银二十两。
赵姨娘得知,自觉亲女儿不向着自家人,自己越发连袭人也不如。委屈憋闷,遂赶来大闹一场。面对生母因占便宜未遂而引发的无理寻衅,探春先是拿帐翻与赵姨娘看,又念与她听,一再解释:“我说我并不敢犯法违理。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这原不是什么争大争小的事,讲不到有脸没脸的话上。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着旧规矩办。”
后来听着生母越发无理且触及她痛处的话,不禁哭道:“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连姨娘也真没脸!”“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
其实我觉得探春的这一席话,看似绝情,实际上是有情的。她意在劝自己的生母“风物长宜放眼量”,表明自己与她实质上是休戚相关的,将来出息了也定然不会亏待她。而且在当时森严的宗法制度下,她想在人口众多的大家庭里立足,“远生母而近嫡母”就是她必须采取的一种谋生手段。加之赵姨娘本人也实在是乏善可陈,所以我认为,秉承着“在历史情境中看历史问题”的原则,探春此举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临死前曾托梦王熙凤,警醒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俞平伯先生更是犀利地指出:“到了第五十四回上,便算真到了顶点,以后明明白白地走下坡路。”发展到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时,贾家已“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有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但就算是这样,探春仍旧保持着清醒和审视的态度,怒打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并为家族发出最后的呐喊:“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众评论家对探春这番话都大加赞赏。脂砚斋说:“诸院皆宴息,独探春秉烛以待,大有提防,的是干才,须另置一席款待。”而胡文彬更是表示:“探春之“怒”并非个人恩怨,而是痛诉那些狗仗人势的下人,家之将亡必出妖孽,痛击是一个领导者所必须的作为。怒,升华了探春生命的意义!”
探春在“大观园诸芳流散”之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古以来,多少豪门望族,有几个挨过了百年的?灌、绛、王、谢方胜之时,谁又能想到日后瓦解冰消?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独我们这个园子,就连我们这个家,也会有那一天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如果说,宝玉是“悲凉之雾”的领会者,是一位彷徨者;那么,探春就是“悲凉之雾”的觉察者,是一位呐喊者。
(二)求新——兴利除弊,力促改革
其实,贾探春与王熙凤之间似乎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首先,二人都是末世才女。一个“生于末世运偏消”,一个“凡鸟偏从末世来”;其次,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大管家,而贾探春是临时的继任者;还有,凤姐对探春非常欣赏,直言:“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探春能被能干的人说能干,可见能力。脂砚斋在此处评道“阿凤有才处,全在择人,收纳膀背羽翼,并非一味以才自持者,可知这方是大才。”而探春对凤姐也丝毫不惧,曾当着平儿毫不留情地指出凤姐的圆滑:“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得做人情。”而在理家的具体过程中,二人又表现出了诸多不同。
首先,二人的出发点不同。王熙凤理家,为的是翻云覆雨,图钱图利。而探春则秉承着“兴利除宿弊”的原则,为自立,更为家族利益。
其次,二人的具体做法不同。
王熙凤维持现状,八面玲珑。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
而探春则顶住了多方的阻力,积极改革,刚正不阿。她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节流”,蠲除了重复支取的头油脂粉钱和笔墨纸张钱,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可免了鸟食、插花等开销,还可收取租金,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下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观之,这一措施竟与1982年起实行的包产到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在当时无疑是合理且先进的,创收效果有目共睹。
由此可见,凤姐只有精细而缺少明察,而探春能明察秋毫、一叶知秋,精明才干在凤姐之上。另外,正如脂砚斋所说:“探春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是有才干者,故赠以‘敏’字。宝钗认得真,用得当,责得专,待得厚,是善知人者,故赠以‘识’字。‘敏’与‘识’合,何事不济?”正是探春和宝钗的强强联合,才造就了大观园短暂中兴的局面。
总体来看,探春理家是曹雪芹为了丰富探春的形象而设置的情节。读者从中得以窥见她才秀人微的处境和兴利除弊的魄力。与王熙凤理家相比,探春的确是多了些秉公执法、光明磊落。但好景不长。原因在于,探春庶出小姐的身份注定了她不能在这个家庭走得更远。作者为了突出她的无奈,为她设置了一位阴微鄙贱而又不自重的生母。但悲剧也不一定缘于庶出。同为庶女的迎春没有才高志远带来的烦恼,却有懦弱无助的悲哀。探春在自卑与自强的矛盾中开拓进取,试图拯救这个日渐没落的家族,同时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是贾家最后的改革家和希望,但也难以挽回大厦将倾的趋势,难以避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凉结局。其实,在书中第五回,宁荣二公之灵向警幻仙姑托梦时,就曾明确指出:“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但无论结果如何,探春的清醒和勇气都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她兴利除弊的瞬间也是书中精彩的篇章。
三、三千风雨的远嫁结局
关于探春最终的婚嫁,似乎有三种说法:和藩说、王妃说、海外说。不管是哪种说法,根据判词“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判断,探春远嫁三千里之外,亦是不争的事实。而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探春远嫁无疑是最为感人的场景之一。我个人一直非常喜欢其中二次创作的两个场面,每次重温,都不禁“泣涕零如雨。”
一是辞行时的一声“娘”。由于赵姨娘自身的问题加之探春基于现实的考虑,二人的关系一直都极为疏远甚至水火不容。但是,在即将远嫁之时,探春到赵姨娘住处辞行,深情地唤了一声“娘”,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叫“娘”,母女俩抱头痛哭,场面感人。其实,我私心里甚至是感激编剧的这处改编的。因为,我心中的三姑娘聪慧豪爽,光明磊落,我不能接受她是个无情的人。而编剧此举,无疑使我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正如涂瀛所说:“吾爱之旋复敬之,畏之亦复亲之!”
二是登船时的两行泪。据导演王扶林回忆,当时探春出嫁登船的场景拍摄于蓬莱戚继光水师旧址。在凛冽的海风中,盛装的探春向南安太妃和家人辞行。送嫁的队伍中,除了南安太妃面带微笑外,其他的人俱是满面悲伤,特别是与探春血脉相连的赵姨娘,妾室的身份决定了她只能两眼淌泪地站在队伍后面。当探春拜别过后即将转身登船时,她下意识地要冲出去抱一抱女儿,却被凤姐一个凌厉的眼神阻止了,她只能讪讪地退回去。
每当看到这个瞬间,我心中对赵姨娘的厌弃和愤恨总会被怜悯取代。无论她曾经多么言行无状、阴微鄙贱,她都是探春最亲近的生母啊!她也是个“在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的可怜人啊!据导演所说,拍摄时扮演探春的东方闻樱泪雨滂沱,完全是真情流露,可见当时场景之感人。最终,无论多么不舍,探春都在“奴去也,莫牵连”的嘱托中,乘舟远去,与亲人死生不复相见。
而对于探春远嫁后的结局,正如王希廉所说:“写探春才能、见识超出诸姊妹之上,已暗伏将来远嫁绝无依恋,必能相夫理家。”她因远嫁而躲过了最终官府的查抄,也必定能在夫家一展大略雄才,获得上下人等的尊重拥戴。如此也算有始有终,是诸位红楼女儿中结局较好的一位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号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