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火》读后感
《大明烟火》这部小说转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这些转变一方面源于两个方面。
一、大明官员自身局限性
身在大明、身为文官,自然而然从自身团体的利益来思考方针政策,所以他们有很强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只有从全局或皇帝的角度才能看到。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身份的人,虽然出身、环境、悟性不同,但大多数人世界观的局限性都源自自身的阶层。世界观的不同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沟通协调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正所谓和而不同,这种平衡也会流动着改变,毕竟变化是恒定的。
书中文官弹劾男主在革新中种种违反常规的举动,他们自诩清高却屡战屡败,原因在于男主抓住了大明没钱这一致命的弱点,他为朝廷广开财源,掌握了大明的命脉,这场较量主动权一直在他手中,所以他们的对决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世事大多如此,很多时候是非曲直如此分明,结果却大相径庭,都是由深层次原因决定的。所以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需要深挖底层原因才可看清真相。
鉴于此,原来自己工作生活坚持的原则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站在自身角度认为这种做法是坚持原则,可从被服务的人民群众、上级领导的角度考虑,便能看到这些做法的局限性,进一步看出自己性格及处理问题的局限性。
这些是不会有人教的,只能自己领悟,一朝领悟便少了当时身在局中的种种困惑和迷失,毕竟很多人在钻死胡同的时刻,是无法从当前视角走出来的,只能从更高的角度解脱。
二、丛林法则
(一)以前的理解
以前对丛林法则的理解是弱肉强食、实力崇拜,体现在工作中便是功利主义,凡事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只想占便宜,不想尽责任和义务。
我对这种举动非常不齿,认为他们为了利益放下羞耻心,太庸俗。有些人以次充好、名不副实地迎合一些所谓的标准,由此投机倒把得到利益,这于自身的精神层面而言有害无益,反而会让他们认为所有事都可以弄虚作假、不劳而获。有时候看到他们用怜悯和看待失败者或傻瓜的眼光看着我,我真的挺生气,同时也会觉得他们可怜而不自知,何其可悲。
但我的问题是在一个普遍如此生态的系统中,想要独善其身、逆流而上会有什么结果?一辈子不结党营私、不评职称、不晋职务,那么工作近20年的意义何在?难道要随波逐流、融入其中吗?
也许这些困惑的答案在于找到自己更高一层的优势,把对抗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在如此琐碎、无聊、无自由度的工作中,不愿意弄虚作假搞论文和成果,又无意深交那些功利的同事,拉低自己的道德标准,那么该凭什么脱颖而出?
(二)特别的应对
书中,在男主开办的书院中,有两个学生欺骗其他学生饭票,男主得知后并未处罚两人,却鼓励骗子和受骗学子两个群体开展打架对抗。在一次次对抗中,双方无论在体力、处理问题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男主教育学生的观点类似于鼓励在书院这个小社会中有限度地实施丛林法则,让学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种种行为背后都有自身逻辑,很多事情不是由身份、家世、背景决定的,更起主导作用的是看世界的眼光、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面对世界的勇气,获取这些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实践,其次是师长教诲,再次是读书。
三、启发
三十八年人生路一闪而过,我的性格由急躁转为沉稳,对世界和他人由热情转冷淡,如果说有什么进步,那就是面对世界少了恐惧,渐渐自信起来,对于自己不愿意沾染的陋习,也有一些自制力去抵制。
现在的优势便是能静下心来看书、写日记,虽然写得不好但兴趣不减,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一天不写总觉得缺点儿什么。读书、写作都是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的事,如何尽快转化成自己的优势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现在该为此迈出第一步,离开当前舒适圈,换个环境开展新领域的挑战。
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