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

树懒到底有多懒?被猎物咬住都懒得反抗,为啥还没灭绝?

2018年,一只美洲狮正在寻找食物时发现树上有一只树懒正在睡觉,饥饿难耐的美洲狮很快就爬到了树上,一口咬住了树懒的后腿。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只树懒被美洲狮咬住后,竟然没有任何反抗动作,而是继续闷头睡觉,甚至连头的懒得回。结果美洲狮将树懒拖到地面吃掉了。

上述场景是动物学家观察美洲狮时,记录到的非常搞笑的一幕。树懒懒到了被掠食者捕食时都不会反抗的程度,似乎毫无防御能力。

那么懒到任由天敌捕食的树懒,为什么还没有灭绝?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树懒到底有多懒?

《疯狂动物城》中闪电的慢性子让树懒家喻户晓,这也让它成了整部电影的搞笑担当。事实上,闪电的慢性子一点都不夸张,现实中的树懒就是这样一种将“懒”和“慢”发挥到极致的动物。

树懒主要分布在中美和南美的热带雨林,一共有2科2属6种,它们长得像猴子,动作十分迟缓。由于演化成了高度树栖的物种,树懒已经丧失了地面活动能力,它们一生都倒挂在树上。

那么树懒到底有多懒呢?

首先是行动缓慢:

除了下树“拉粑粑”,树懒很少来到地面,它们的行动能力已经退化。它们的四肢极不协调,前肢比较粗壮,用来爬树。

而后肢则严重退化,因此树懒在地面上行动根本就不能算是“爬”,而是依靠前肢的力量拖着整个身躯移动。

这让树懒在地面移动的速度只有0.2米/秒,就算是遇到危险,它们也只能慢悠悠地爬,想快都快不了。

不仅在地面爬得慢,树懒到了树上也几乎不动,它们喜欢待在树上某个位置一动不动,或者倒挂在树干上长达数小时。

现实中的树懒可没影视剧中“闪电”那么干净,它们由于常年一动不动,以至于身上长出了绿藻和小飞蛾,绿藻与飞蛾之间甚至形成了一个微小的生态系统。

其次是吃食太懒:

树懒在吃的方面将“懒”发挥到了极致,它的食谱上永远只有一种树叶,而且一吃就是一辈子。它们只吃附近唾手可得的树叶。树懒的舌头很长,可以从嘴里伸到30厘米开外的地方,这让它们不用移动位置就能吃饱。

另外,因为树叶中的营养物质不多,因此树懒必须缓慢进食,以便留出充足的消化时间。而且它们吃得非常少,每天只吃60克树叶就能维持生存。树懒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体温也相当低,因此不需要太多能量和营养。

当然了,树懒的耐饥饿能力非常强,一个月不吃东西都不会被饿死。吃得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拉得少,这样又可以省下“拉粑粑”的力气。

树懒已经把“懒”发挥到了极致,它们的行动缓慢、吃东西不仅慢还吃得少,一个连饭都懒得吃的家伙,实在让人佩服。不过它们在“拉粑粑”这件事儿上绝不偷懒。

2、冒着生命危险拉粑粑

一般在树上生活的动物,大小便通常都采取“空投”模式,直接在树上解决。但是懒得吃东西的树懒,在拉粑粑方面却十分讲究,它们会从树上下来,在地面解决。

树懒大约每隔7~10天时间,就会费劲巴拉地从树上爬下来,用它那仅余残迹的尾部结构在地面刨个坑,将“粑粑”拉到里面,完事后还要用落叶盖起来,满满地仪式感。

其实树懒得“懒”是一种防御机制,既可以消耗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存活,一动不动的生活习性也让它们很难被天敌发现。

而且树懒全身因为“懒”而长满了绿藻,这让它们与栖息环境融为一体,只要它们待在树上不下来,就可以“懒洋洋”地活着。

但是它们却为了拉粑粑从树上下来,这很容易将自己暴露在外,一旦被蟒蛇、美洲豹、美洲狮等天敌发现,以它们的速度根本跑不了,树懒这是在用生命拉粑粑啊!

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树懒“死亡事件”都发生在排便的过程中。那么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前面我们提到,树懒身上长满了绿藻,还有一种小飞蛾。它们下树排便,就是为了方便小飞蛾繁衍后代。

树懒身上的小飞蛾叫螟蛾,螟蛾成虫主要栖息在树懒的皮毛中,它们不需要吃东西,只需一点露水就能生存。

螟蛾的排泄物或者它们死后的虫尸本身,有利于树懒身上生长一种叫嗜毛藻的绿藻,这为树懒提供了一层保护色。

每次树懒下树排便时,螟蛾会快速地离开树懒,抓紧时间将卵产在树懒的粪便上,并在完成之后及时跳回寄居的“移动地毯”上。

螟蛾虫卵孵化后,幼虫就以树懒的排泄物为食。当树懒再次爬下树来拉粑粑时,变态发育后的螟蛾会再次跳到树懒身上。

其实树懒与螟蛾是一种共生关系,树懒为螟蛾提供食物(树懒的粑粑),而螟蛾的排泄物可以为树懒身上的嗜毛藻提供养分,嗜毛藻有为树懒提供保护色。

所以说,树懒冒着生命危险从树上爬下来排便,其实还是为了自己能够在树上更好地偷懒。

3、这么懒的家伙为啥没有灭绝?

像树懒这种爬行缓慢,四肢活动迟缓,又没什么防御武器的动物,还经常下树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按理说树懒会被蟒蛇、美洲狮或者美洲豹这样的天敌轻易捕食,可为什么还能存活至今呢?

其实树懒有它们自己的生存之道:

1、树懒善于隐藏自己

树懒的“懒”本身就是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经常倒挂在树上一动不动,全身又长满了绿藻,只要不主动下树暴露自己,猎食者很难发现它们。

2、栖息场所相对安全

树懒生活在密林之中,平时栖息在大树的顶端。虽然一些猫科动物具备爬树的能力,但无法爬到较高的位置,因为细小的树枝无法承受它们的重量。

树懒通常选择平均高度在十几米的大树上,并且喜欢靠近顶端的位置。因此只要它们不下来,猎食者很难抓到它们。

3、具备一定的反击能力

如果说栖息在树枝顶端是为了防范地下的猛兽,那么它们的爪子就可以用来对付来自天空的猎食者。如果鹰类等猛禽发现了树懒,想要从空中攻击树懒的话,恐怕没那么容易。

别看树懒行动迟缓,但它们的四肢都长有约10厘米的锋利爪子。树懒的爪子非常有力,平时用来抓紧树干。而一旦遭受猛禽攻击,它们就会挥舞爪子进行防御,猎食者很可能会被抓伤。

4、树懒活动范围有限

大部分具有迁徙习惯的动物,很多都是在迁徙过程中被天敌捕食的,也就是说活动范围越广的动物,被捕食的风险就越大。比如燕子每年因迁徙而导致死亡的比率占到了10%~20%左右。

而树懒不仅没有迁徙的习性,终生待在热带雨林不出来,而且它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小,仅限于附近的几棵大树。这不仅减少了迁徙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伤亡,还大大降低了与天敌相遇的几率。

5、捕食树懒不划算

肉食动物捕猎的时候,通常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尽可能一次捕猎就能管饱。比如狮子通常不会捕食体型太小的猎物,因为它们大小小型猎物很灵活,捕食它们所消耗的能量跟捕食一只大型猎物没有太大差别。

树懒虽然看起来个头不小,但能够使用的肉并不多。一只树懒总体重约为5公斤,去占比超过一半的皮毛和骨头之后,剩下的肉也就1~2公斤。

猎食者冒着摔死的风险爬到树上抓一只树懒,显然是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除非树懒自己下来拉粑粑时暴露出来,掠食者才会将其捕杀。

6、树懒的肉太难吃

树懒肉少就算了,关键还特别难吃。它们每天只吃一种树叶,而且长期一动不动,身上还长满了绿藻,小飞蛾在身上跳来跳去。这使得树懒的肉口感非常差。

根据当地土著居民的描述,树懒的肉非常难吃,肉质又老又柴,难以下咽。那么它们就少了人类“吃货”这一大天敌,要知道很多野生动物都是被吃绝种的。

总之,树懒虽然行动迟缓,但它们懂得隐藏自己,栖息环境又非常安全,因此树懒的天敌很难抓获它们。再加上树懒的肉又少又难吃,不光人类不吃,就连是肉食动物们都不想吃,这就是它们能够存活至今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树懒的所有的种类当中,除了侏三趾树懒是极危物种外,其他5个亚种最多就是个易危甚至无危。树懒被吃时懒得反抗(无力反抗),其实大部分掠食者也懒得吃它们。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大侠霍元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