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白露图片)

白露|秋荷一滴露,露自何处来?

图片源自/Unsplash

Sayings:

秋天是一年中最丰富浪漫的季节,日历上用种种漂亮的语言描述着秋天的细腻:露水、秋分、寒露、 霜降。而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今年将于阳历9月8日00:29:37进入白露节气

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在天球上一年中的运动路线叫作“黄道”。春分是黄道经度零度的位置,依次类推,白露位于黄经165度,寒露位于黄经195度,霜降则位于黄经210度。太阳运行到哪个位置,就对应哪个节气。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白露的意思是“露凝而白”,白露开始就表明晚上的露水比较多,天气已经转凉了。这个时候,华南经常会有秋雨出现,一般还是连绵的阴雨天气。而寒露则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后便是霜降。

露:秋天的颜色

习惯早起的人们对露和霜肯定不陌生,清晨,我们在草地上、花瓣上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大梦初醒,便见到草丛中霜露正浓,待到日出之后,它们便迅速隐退,因此留恋枕头的人永远看不到布满霜露的清晨画卷。

对于体型小巧的昆虫来说,喝水是个大问题。 它们当然不能端起水杯一通豪饮,只能选择湿 润的泥土、沙地来汲取水分。露水就是它们最喜欢的饮料之一。图片源自/Pixabay

露来自何处?

雨水来自天上的云, 露水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空气。当太阳落山后,地面温度开始逐渐下降,此时一个气象学参数开始发威——“露点温度”,也就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露的温度。这个温度并不固定,与当时的湿度相关。如果遇到夏天的“桑拿天”,温度高、湿度大,露点温度也就高。比如气温在30℃,相对湿度100%,那露点温度也是30℃。若到干燥的冬天,露点温度便非常低,甚至低到零下。当环境温度接近“露点温度”后,大气中的水汽就开始凝结,附着在草叶上、树叶上、花瓣上。

晶莹剔透的露珠图片源自/Unsplash

露是晶莹剔透的,然而在《本草纲目》中却记载:“汉武帝时,有吉云国,出吉草,食之不死。日照之,露皆五色,东方朔得玄、青、黄三色露,各盛五盒献于帝。”这可够邪乎的,露水的形成过程类似一次天然的蒸馏,本应纯净无色,这颜色从何而来?

露水从空气中直接析出,因此形态非常圆润规则。透过露珠,可以看到一个别样的世界莹剔透的露珠图片源自/Unsplash

露水颜色来路有三,其一为混浊之色,或称“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是指当光线穿过悬浊液、乳浊液或者溶液时发生散射,而不同物质散射光线的光谱又不同,因此浑浊之色也多种多样。虽然露水类似天然蒸馏的过程,但凝结之时并不可能没有纤尘沾染,尘混于露水中,便让露有了颜色。

图片源自/Unsplash

其二,露水若凝结在一些表层具有细毛、蜡质的植物上,便可在阳光下映出七彩光辉,实为光学干涉的作用,《本草纲目》中的叙述便与此类似。

最后,我们在生活中也能见到“五色露”,露水在哪里凝结,就透射出那里的色彩。露水凝于栎树落叶,便呈棕褐之色;凝于秋天黄栌,则显火红之色;凝于草间,便或绿或黄。由此看来,露水呈五色,正是因为露本无色

图片源自/韩苏妮

或许正因为露水无色且纯净,才被古人奉为圣洁之水

扬州人对烹茶之水的咸甜、甘苦、清浊和浓淡分辨得非常精细,将其等级分为:一等天水,二等泉水,三等江水,四等河水。天水分为两种,就是露水和雨雪水,可见他们对露水是多么的看中。

不同茶的采集时间大都有些差异,有的要在无露之时,有的则必须在露浓之季。苏曼殊的《采茶词三十首》就有这样的诗句:“晓起临妆略整容,提篮出户露正浓。小姑大妇同携手,问上松萝第几峰?”诗中的采茶时间就是露水正浓之时。

图片源自/Unsplash

甘露、美露、天酒,皆为露的美称。《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的九花玉露丸,就是采集各种露水才制成的。试想,秋晨时分,采集各种植物上的露水用来煮茶或用来饮用,品得的不仅是露味,还有秋色的绚烂

阳光下的露水图片源自/Unsplash

现在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去观察一下阳光折射在露水上的颜色了。但是古代喜欢寄情于大自然的文人墨客们留下很多关于“露”的句子,让其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立体: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韦应物《咏露珠》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白露》

图片源自/Unsplash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杂诗》

图片源自/Pixabay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白居易《南湖晚秋》

图片源自/Pixabay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

(一作《寄裴校书》)

图片源自/Pixabay

月眉新画露珠圆。今夕正相鲜。

欲导唐家诞节,先生汉相韦贤。

悬知此去,莺迁春谷,鹗在秋天。

班首算来旬岁,状头看取明年。

——周必大 《朝中措·月眉新画露珠圆》

图片源自/Unsplash

本文内容选自《天知道答案——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3辑》

丛书主编:许秋汉

本册主编:刘莹

选取《博物》杂志“天空之城”栏目14年来的精华,

由气象专家撰写而成,

带你了解变幻莫测的天气现象背后科学的道理,

感受气象学无与伦比的魅力

新书上市

保存下方图片到手机,打开手机淘宝即可购买

你观察过“露”吗?

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 | 小橙

排版 | 小橙

— THE END —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官网首页手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