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朱皓然(张朱皓然唱歌视频)

万源学子再获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四川新闻网达州6月25日讯(陈本强)近日,笔者从万源市教科局获悉,在第十九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万源四中初一学生朱皓然的参赛作文《行走的中国故事》,从700多万篇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特等奖。这是自2015年以来,万源四中学生二度获得该项赛事特等奖,万源市三次摘下该项大赛的桂冠。

据了解,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自2000年开始举办。参赛对象为中国(含港、澳、台)小学、初中学生(含归侨学生);海内外各国、各地区中、小学或中文学校华人、华侨在校学生。旨在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弘扬中华文化,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风貌,把促进海外华人青少年文化交流作为重要使命,让青少年感受祖(籍)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地位,促进所在国与中国开展合作交流。

第十九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于2017年10月开赛,2018年1月底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万华人学生参赛。经过各地学校推荐和组织单位初评,大赛评委会组织专家复评、终评,共有9520名同学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9500名教师获得辅导奖,400个单位获得组织奖。大赛共设20个特等奖,国外入围5个国家,国内入围14个省市,万源朱皓然的参赛作文是四川省唯一获得特等奖的作品。

自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开展以来,万源市广大中小学生踊跃参赛,成绩斐然。特别是2015年以来,万源学生参赛作品三次获得大赛特等奖,分别是万源四中罗元燕同学的参赛作品《山路弯弯》,获得第十六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万源黄钟镇中心小学代舒曼同学的参赛作品《我爱中国结》,获得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万源四中朱皓然同学的参赛作品《行走的中国故事》,获得第十九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万源市大竹河中学施英同学的作品《家乡的“抽脚席”》,进入第十八届特等奖大众评选环节。

【作品赏析】:行走的中国故事

作者:万源四中朱皓然

指导老师:郑旭

在外婆的讲述里,她儿时的中国是一株干瘪的稻穗,人们的穿着单调得如同一张黑白照片,印象中唯一的一点色彩就来自于我的祖母。

那时家穷,祖母就帮别人缝衣服、绣鞋垫。听外婆说,祖母绣鞋垫的手艺是镇上最好的,但那是逼出来的,不然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计。她用一根小小的银针来缝补千疮百孔的生活,天空蓝、云朵白、阳光金、胭脂粉、柳叶绿……五彩丝线在祖母的手指尖儿穿来梭去,就排成了红牡丹、绿蓝草、紫葡萄、黄金菊……那一双双色彩艳丽,做工精致,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手工鞋垫就进了别人的鞋子,换来一家人的吃穿。祖母用黄色的丝线绣出了一家人的辛酸,用红色的丝线绣出了一家人的坚强,用绿色的丝线绣出了一家人的希望。

后来,外婆长大了,家里再也不需要祖母起早贪黑的为别人赶绣鞋垫了,可祖母依然放不下陪了她一辈子的银针和绣线。祖母总说,现在好了,家里不需要再拿鞋垫去换钱了,替别人绣了一辈子,总得让自己的孩子穿穿她绣的鞋垫吧!空闲时,祖母一手拿针,一手拿鞋垫,肩上搭着丝线,戴上老花镜,坐在屋檐下,晒着暖暖的阳光,与别的老人边绣边聊,不时拿针尖在头帕上磨磨,再接着绣。于是,一双双精美的鞋垫就带着祖母特有的温度暖了脚,暖了心。祖母用黄色的丝线绣出了一家人灿烂的笑容,用红色的丝线绣出了一家人红火的日子,用绿色的丝线绣出了一家人花开的春天!

再后来,妈妈长大了,祖母去世了,可那绣鞋垫的技术却保留了下来。在邮局,总能看见不知哪家的老人给远在南方打工的子女们寄家乡的特产,而包裹里也总会放上几双手工鞋垫。我问妈妈:

“不是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吗,怎么会连鞋垫都买不起呢?”

“那鞋垫,儿女们可是舍不得穿的,那可是他们在外闯荡的动力。”妈妈笑着说。

噢,我明白了。打工热潮把儿女们卷到了南方,老人们则派亲手绣制的鞋垫去探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儿女们。老人们用黄色的丝线绣出了长长的思念,用红色的丝线绣出了满满的鼓励,用绿色的丝线绣出了深深的祝福。

现在,我也长大了,脚下的鞋垫不停地变着脸:泡沫鞋垫、海绵鞋垫、硅胶鞋垫、电子加热鞋垫……可是都没有手工鞋垫让人怀念和惊叹。街角边,屋檐下,大树旁,小院里……处处都是绣鞋垫的身影。而鞋垫们则飘洋过海成了华侨家里的贵客,圆了华侨们半生的家园梦;应邀到世界艺术殿堂,昂首立在墙头,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向世界骄傲地宣扬着中国风。

一根银针,一段丝线,一副鞋垫,一个行走的中国故事!

闪闪银针,见证了一个家庭的悲欢;五彩丝线,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小小鞋垫,绣出了一个锦绣中华!

【作品赏析】:我爱中国结

作者:万源黄钟镇中心小学代舒曼

指导老师:刘光新

一根绳子,在手中翻飞着,串上饰品,便成了中国结。一根红色的绳子串起了人们的情谊,寄予着人们的厚望,这——便是中国结。

传说中国结是一个和尚在闲暇之余用一根绳编出的一个整结,然后串上名贵的佛饰品,再安上长长的穗制成,流传至今。当时和尚为了体现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绳编制而成。现在,中国结的意义也从对佛的信仰进化成对祖国、对亲情与友情的无限热爱。

去年冬天,妈妈买了一个大大的中国结挂在阳台与客厅的交界处,空荡荡的地方因为有了中国结的“居住”而显得喜气洋洋。当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斜照进来,在中国结的间隙中洒下细碎的光影,给中国结镀上一层耀眼的金黄,那是多么的美丽啊!当时的我只是认为妈妈买来中国结是为了装饰,从没想过它真正的含义。

今年夏天,我到姨妈家去做客,见她正拿着一根红绳不停的忙碌着,我好奇地将脑袋凑上去,问道:“姨妈,您在干什么?”“编中国结呀。”姨妈嘴里虽应着,手上确实一刻也没有闲着。我也想跟姨妈一起学,便拿起剩下的一根绳子依葫芦画瓢的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美丽的中国结在姨妈手中诞生了,在我手中的,怎么看都像一只蛤蟆,姨妈打趣道:“天才呀!教你编中国结,你却编出一只蛤蟆,佩服。”我抓着两只小辫子,问:“为什么中国结不是用三根绳子编成的呢?像辫子一样多好。”姨妈解释说:“这一根绳子串起来的是人们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爱呀!”我点了点头,心想,那妈妈买中国结是不是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呢?为了找到答案,我飞奔回家,摸着下垂的穗,我的心一下子开朗起来。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做了一个大大的中国结,一直延伸到世界各地,各国华侨的儿女们纷纷跑过来,与我们大陆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好不热闹。醒来后,我想,这个梦一定会成真的。

中国结,在人们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桥梁,我相信,这座桥梁将会永远存在,把世界华人的心连在一起,永远......永远......

【作品赏析】:山路弯弯

作者:万源四中罗元燕

指导教师:郑旭

我家后面,是一座大山;我家前面,也是一座大山。山里蜿蜒着崎岖着村里人的路。

爷爷的童年,都被埋葬在这片山里。那时候的家,不仅仅是贫困,还隐藏着无尽的悲哀。爷爷十二岁那年,稚嫩的肩头就早早地扛起了锄头,无奈地走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大山,很高很多,爷爷始终没想过走出大山;小路很窄很长,爷爷把小小的有着五个杈丫的脚印,深深地嵌在黑黑的泥土里,追赶着太阳,拉扯着月亮。那条小路上,铺满了一个个大的、小的脚印;那条小路上,吸饱了一滴滴咸的、苦的汗水。于是,占满了爷爷心房的遗憾铺满了整个黄泥小路,悲哀了整座大山。

妈妈的童年,一半在山间,一半在镇上。她没有比爷爷幸运多少,家里还是很穷,可山间的那条小路上,已经铺满了拳头般大小的鹅卵石,更宽了,却仍是那么长。妈妈是家里的大女儿,所以妈妈得边读书,边照顾这个家。每次放学,她都得沿着这条路回家,并不时地钻进旁边的山林里或是苞谷地里,拾上几根柴,到回家时,肩上往往就多了一担重重的柴捆,而她的花布书包,就挂在那柴捆上摇啊摇。奶奶总是焦急地在门口张望,看见妈妈了,就快步迎上去接过柴捆和书包。而妈妈总是脱下脚上那双打着补丁的小花鞋,轻轻地拂去上面的尘土。于是,占满了妈妈心房的希望,就像山里的小野花一样綴慢了整个石头小路,亮丽了整座大山。

我的童年,就大部分在镇上了。我的的确确是一个幸运的人,不会再走着黄泥路去种田,不会再走着石头路去上学,更不会再走一路拾一路的柴。那条路呢,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了——崎岖的山路已经变成了笔直的公路,路边种着两排整齐的行道树。于是,我再没看见爷爷那沾满黄泥的小脚印,再没看见妈妈那打着补丁的小花鞋,却看见了时尚的高跟鞋路过,闪亮的皮鞋走过,轻快的运动鞋跑过……

山路弯弯,弯弯山路,就像一座多彩的画廊,展示出了时代的变迁!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李素拉(李素拉ins)(李素丽百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