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街头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不是稀奇事。
“老外”是一个脱胎于中国文化的称呼。我们经常把同事称为"老刘"、"老张"、"老李";把同乡人称为“老乡”;有时为了拉近关系,我们还会把素不相识的人称为“老弟”、“老妹”等等。所以对于外国人,我们很自然地把他们称为“老外”。
Passengers wait in a long queue in front of security control at Adolfo Suarez Madrid Barajas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Madrid, 15 April 2019. [Photo/IC]
一些人认为把外国人称为“老外”不礼貌。我倒不这么认为,"老外"的叫法恰恰反应了中国人的幽默感,大大咧咧,随随便便,亲亲切切。
虽然所有"非中国人士"都属于"老外"的范畴,但国人口中的“老外”一般指欧美白人。像韩国人、日本人、印度人等,咱们还有别的叫法,这里就不展开了...
英文中有个词叫foreigner,一些读者把该词跟“老外”对等起来,挺不合适的。
foreigner表面确实指“外国人”,但还暗含一层意思:不是自己人。如果你说"某某人is a foreigner",这句话的潜台词为This person is not one of us.(此人不属于我们、不属于这里)。
你可能没有这样的意思,但"言者无意、闻者有心",那个老外会认为你不太喜欢他/她,心理阴影面积就很大了。
所以,咱们中国人喊的“老外”没有任何贬义,这是咱们对外国人的俗称,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乐于接受。但foreigner暗含“排外情绪”,请不要用这个词称呼外国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称呼老外?
如果你知道他们来自于哪个具体的国家,那就直接说他们是"某国人"就好了,比如:
He is American.
他是美国人。
She is French.
她是法国人。
如果你不知道那老外的国籍,你可以把a foreigner变成a foreign friend(一位外国朋友),这样不会太硬核。
那么,foreigner这个词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被使用?其实…这个词现在越来越成为一个taboo(禁忌),大家倾向于不使用了。
拿境外机场举例子。一般来说,过海关的时候,有两个通道,分别是“本国居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本国居民”叫citizens或residents,而“外国人”他们不会用foreigners哦!而是non-citizen visitors,即“访客”。
刚才说的“老外”和“foreigner”都属于第三人称,那么当你面对一个老外时,怎么称呼呢?
中国人称呼彼此,通常用这些说法:先生、女士、师傅、小哥哥、小姐姐、同志(年纪大的人还会这么用)。粤语地区还会说“靓仔”、“靓女”。
而在英文中,比较正式的称呼是mister(表"先生",没有年龄之分),ma'am(表"女士",没有年龄之分),miss(表"年轻女士")。
在国外,年长者也会用“young man”、“young lady”来称呼小伙子、小姑娘。他们甚至会用“son”、“daughter”来称呼年轻人。
在某些特定领域,老外还会以职业来称呼陌生男子,比如doctor(大夫);professor(教授)等。
另外,在街头巷尾,同辈之间那种很随意的交流中,男性之间还可以用dude、buddy、bro、mate等说法称呼对方,相当于中文里的“哥们”、“兄弟”等。
而异性之间相互称呼,不宜太随意,还是用上述中规中矩的说法(mister、ma'am);闺蜜之间,或许还可以用girl、sweet、honey、darling,类似于中文里的“亲爱的”。
最后,对于"一群人"的称呼,英文中还有guys这个词(不分男女),类似中文里的"大伙儿"、"亲们",比如:
Sorry, guys, I’m late.
不好意思大伙儿,我迟到了。
跨文化交际虽然很有意思,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我们还是要谨慎一些,某些语言不能乱用,以免造成误会。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来源:微信公众号“侃英语” 编辑:yaning)
来源:微信公众号“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