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里总少不了太监,你知道太监制度的起源吗?
文|历史拾荒录
要说宫廷剧中除了皇帝和他的妃子们,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那一定是非太监莫属了。
提起太监,相信你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阴险狡诈、阴冷刻毒、心狠手辣,声音尖锐刺耳的形象。毕竟我们看过的绝大多数的历史剧中,太监的形象大多都是如此,譬如《天下第一》里的曹公公。
那么太监起源于何时,他们又为什么能够掌握权力,致使中国历史上出现指鹿为马的赵高、太监宰相李辅国、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等众多祸国乱政党的太监呢?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宦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周礼》和《诗经》中宦官都有明确的记载。早期宦官的称谓有很多,但最为我们所熟知还是“寺人”和“阉人”,两个称谓分别从两方面描述了宦官的特征,“寺”与“侍”音似,具有服侍的意思,“寺人”就是指服侍别人的人。而“阉人”则描述了宦官这一群体的生理特征。
《周礼》中记载,当时的宦官,也称为寺人,主要负责指导宫中嫔妃礼仪、领导宫中的女奴隶、照顾国君生活起居、传递君王命令和臣下愿望等工作。《诗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车粼粼,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意思是,欲见国君者,必先令寺人使传告之。可见自古宦官这一群体,就与统治者相伴,为统治者服务。
至于为什么统治者必须要宦官来服务自己,想必大家都能猜出个大概来,那就是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正。封建时代,君主享有一夫多妻的合法权利,试想一下后宫佳丽三千,倘若内廷之中不只君王一个正常的男性,而君王一个人毕竟能力有限,恐怕会年年喜当爹吧,头上的草原估计都可以跑马了。可以说宦官制度设立之初,就是为了满足君王的一己私利,满足他的个人欲望,强化专制王权。
太监在最初虽然是作为工具人而存在的,但是在庞大的太监群体中,总有那么几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们不甘于每天端茶倒水,也想体验一下权力的滋味。
于是乎,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春秋战国时代,宦官也趁乱登上了政治舞台。《左传》中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宠臣寺人竖刁,在齐桓公死后,和另一位权臣易牙合谋控制了齐国的朝政,利用自己的权力诛杀群臣,随意更立新君,无恶不作,可见这个时候寺人的政治地位已经开始提升,宦官势力开始崛起。
研究战国时期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相较宦官制度初步设立的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宦官的权力和职能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负责侍候君王,他们中佼佼者还可以参与宫廷内部斗争,参与探讨国家大事,参与决定人事任免等重要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内贵族及大臣势力的崛起,严重威胁到了国君的统治。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等,使得国君不得不依赖与他们关系最近的宦官与权臣进行对抗,而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也给宦官的参政也提供了便利条件,毕竟主人的权力越大,仆人的权力也就越大。这种变化对后来的朝代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之后历朝历代太监干政的现象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