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简介(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病逝,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病逝,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戈尔巴乔夫病逝,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在“圣安德烈勋章”颁奖仪式上,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将这份国家最高级别荣誉的象征,颁发给了一名八十岁的老人,并在致辞中说:

“感谢他在特别复杂、艰难的时刻领导了俄罗斯,授予他圣安德烈勋宗,是对他领导的那个国家,我们大家共同的祖国——苏联表示尊重的标志。”

(戈尔巴乔夫)

而这位奖章获得者的全名,叫做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他是苏联的最后一任国家领导人,同时被人们视为促成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

俄罗斯当地时间8月30日夜,戈尔巴乔夫因病逝世,终年91岁。

纵观戈尔巴乔夫的生平与苏联的历史,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位最后一任苏联领导者的一生?他究竟是如梅德韦杰夫等人所述,是“历史的功臣”,还是促成红色政权分崩离析的罪人?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最后的红色沙皇——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提及戈尔巴乔夫,人们总不禁会率先想起他晚年直接促成苏联解体的“新思维”改革,以及1991年红色帝国的分崩离析。而对于他在1985年就任苏共总书记前的生平历史,则鲜为人知。

倘若我们了解戈尔巴乔夫青少年阶段的经历,或许就会窥见到他为何会对苏联的旧体制有着决裂般的抵触,以及他不惜代价发动一场激进改革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与撒切尔)

1931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出生于北高加索边疆区的一户农民家庭。戈尔巴乔夫的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则是乌克兰人

但是,在家庭成员中对戈尔巴乔夫影响尤深的,是他的祖辈:戈尔巴乔夫的祖父,名安德烈·戈尔巴乔夫,因为在1934年未能及时完成政府要求的播种计划,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两年后才获释回家。

(戈尔巴乔夫与他的父亲、祖父)

后来20世纪30年代的乌克兰大饥荒证明,斯大林当局激进的农垦计划是错误的决定,而蒙冤的安德烈一直未得到公正的待遇。

戈尔巴乔夫的外祖父潘捷莱·戈普卡洛有着相似的经历,潘捷莱是一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老兵,战争结束后退伍务农,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戈尔巴乔夫家庭)

1937年,苏联发起“大清洗”时,潘捷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在14个月的监狱生活中受尽虐待。直至1938年2月,“大清洗”的浪潮渐趋平息,潘捷莱才免于死刑。

少年时期家庭成员经历的不公待遇,给戈尔巴乔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反对斯大林模式几乎贯穿了他后续全部的从政生涯

(青年戈尔巴乔夫)

1955年,戈尔巴乔夫荣获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学位,并在随后成为斯塔夫罗波尔市第一书记,此时距离斯大林病逝已过去了2年的时间。

1956年,新继任苏共总书记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严厉批评斯大林执政期间的过失,引发苏联国内舆论热潮,而身为斯塔夫罗波尔市第一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则在当地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评进行更大规模的宣传,使苏联民间曾受到过斯大林当局不公待遇的群体,对戈尔巴乔夫有着颇好的印象。

(苏共二十大)

戈尔巴乔夫在地方开展批评斯大林的举措,让他受到了赫鲁晓夫的赏识。1961年,赫鲁晓夫受邀参加苏共二十二大,从此在党内职位节节攀升。1963年,戈尔巴乔夫被提拔为斯塔夫罗波尔农业部门的党委领导。

然而,戈尔巴乔夫的仕途似乎即将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戛然而止——1964年,苏联党内发生政变,维护斯大林的保守派勃列日涅夫上台,成为了新一任的苏共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

此前在地方大张旗鼓,批判斯大林的戈尔巴乔夫学会了夹尾巴做人,在地方处处维护勃列日涅夫的权威,使勃列日涅夫从未处分过戈尔巴乔夫。此外,戈尔巴乔夫还和当时克格勃的负责人安德罗波夫,以及勃列日涅夫的心腹,苏共国际部部长苏斯洛夫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1970年,年仅39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是苏联最年轻的地方党委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

20世纪70年代,戈尔巴乔夫还获得了勃列日涅夫的批准,准许他外访意大利、西德、荷兰、比利时等西方国家。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被这些国家民间的富庶和开发的气息所触动,他后来对妻子说道:“这让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1982年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后,安德罗波夫继任苏共总书记一职。因为安德罗波夫有着与戈尔巴乔夫长期相处的经历,戈尔巴乔夫本人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破格提拔,跻身苏共决策高层。

(安德罗波夫与戈尔巴乔夫)

1984年,身患糖尿病的安德罗波夫任上病故后,74岁的契尔年科继任。但契尔年科在任上不到一年,就也因病逝世。

3年时间里两任苏共领导人的离去,使苏共意识到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年轻的领导,最终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时年54岁戈尔巴乔夫的身上。

(戈尔巴乔夫)

但年龄这一因素,绝非是促使戈尔巴乔夫上位的唯一原因。真正把戈尔巴乔夫推上苏共总书记宝座的,是当时那个经济下滑、体制僵化、如同垂暮老人一般失去活力的苏联。

1968年,随着勃列日涅夫对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严厉镇压,国内的改革也跟着戛然而止。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内掀起对市场经济的批判,让苏联的经济整体倒退回了斯大林时期的状态:政府部门指标主导生产,中小企业自主权丧失,工农发展比例失调。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手苏联时,这些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集中爆发出来。

(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

据苏联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在1983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70美元,仅仅是同时期美国的三分之一,是其卫星国东德的56%。到1985年,苏联国内的面包、黄油等粮食商品出现严重短缺,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居民不得不平均排2小时的长队购买食品。

凋敝的民生,停滞的经济与苏联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形象显得格格不入,那么苏联的财政收入都去了哪里?

(苏联国民排长队购买面包)

答案是战争——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直接或间接介入了布拉格之春、中东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欧加登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大小数场国际武装冲突,由此造成了苏联军费的飙升。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手苏联时,苏联军费开支已达到191亿卢布,折合2866亿美元,占据苏联GDP的8.4%,这并不是一个国家在非战时状态正常的经济数据。

凋敝不堪的民生,岌岌可危的财政和普遍对苏联抱有警惕的国际环境,迫使戈尔巴乔夫必须要进行一场改革。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首先从经济开始,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会议中,戈尔巴乔夫提出未来苏联经济发展应当坚持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计划,但同时需要考虑到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1985年——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他的经济团队逐步放开了对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限制,并且逐步提高劳动工资待遇。据统计,在1988年苏联工人的劳动工资提升8%,1989年则提升13%。

(戈尔巴乔夫)

但是,盲目增加劳动工资以刺激生产的经济调控措施,导致大量卢布涌入苏联国内市场,而人们迫切所需的粮食、轻工产品则依然供给不足。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国内爆发通货膨胀,戈尔巴乔夫以“市场”作为杠杆,刺激经济的改革收效甚微。

可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团队认为,改革收效甚微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刺激的力度还不够大。1988年中旬,戈尔巴乔夫决定向市场开放钢铁、石油、煤炭等关键性领域行业,然而这非但没能拯救苏联的经济,反倒吸引了一批趁机吞噬苏联国有资产的投机商,90年代支配俄罗斯政局和经济的寡头由此孕育而生。

(戈尔巴乔夫)

经济改革的失败让苏联的民生更加凋敝,由此引发了社会对戈尔巴乔夫当局的激烈不满。在经济改革受阻后,戈尔巴乔夫试图在政治改革上寻找出路。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会议上提出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使苏联从此放弃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1990年,戈尔巴乔夫先后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并且将苏联由一党制国家改革为多党制,导致国内的反对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纷纷对戈尔巴乔夫和苏共的领导发出质疑,其中最为激进的俄罗斯联邦的苏维埃联盟主席,他的名字叫做叶利钦。

(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

1991年,戈尔巴乔夫试图对苏联的地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要将苏联从一个中央集权制的联盟国家改革为各地方加盟国平等的松散邦联,引发了苏共传统派的不满。1991年8月19日,苏共军界成员趁戈尔巴乔夫度假之际发动兵变,对外宣称“戈尔巴乔夫身体不适,已不适合担任政府职务”。

但是,此次兵变最终宣告失败,叶利钦接管了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俄罗斯军民集体抵制这场兵变。从此,苏联共产党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1991年11月6日,苏联共产党宣告解散。

(八一九事件的莫斯科街头)

失去苏共总书记地位和行政权的戈尔巴乔夫,此时已沦为了叶利钦操纵的傀儡。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国在阿拉木图签署宣言,成立“独联体”国家,苏联不复存在。

1991年12月25日,在叶利钦的胁迫下,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俄罗斯大权交给叶利钦,克里姆林宫的红旗缓缓落下,一个昔日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世界,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克里姆林宫红旗降落)

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并未放弃从政:1996年,戈尔巴乔夫参与竞选俄罗斯总统,但仅获得0.52%的选票——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摇摆不定的改革,未获改善的民生以及最终促成苏联的解体,使他成为了苏联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领导人之一。

2000年,戈尔巴乔夫协助组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并在随后担任这一党的领袖。2002年,戈尔巴乔夫得到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接见,普京表示愿意与戈尔巴乔夫的政党开展合作。然而,直至2007年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被取缔,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党员都未在俄罗斯政府内担任要职。

(晚年戈尔巴乔夫)

从此以后,戈尔巴乔夫长期退居二线,偶尔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发表他本人对时局的见解。在美国必胜客等快餐广告中,戈尔巴乔夫也时常客串。

对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评价,一直以来不同的群体采取着褒贬不一的态度。认同戈尔巴乔夫的人,认为他促成了一个集权模式下苏联的解体,并且在苏联解体的同时,避免了有核苏联加盟国之间战争的爆发,是一位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国家领导人,这是他能够先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及俄罗斯至高殊荣圣安德烈勋章的原因之一。

(戈尔巴乔夫)

但是,缅怀苏联的原苏共人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部分俄罗斯现任领导人,则对戈尔巴乔夫持有整体否定的看法:民族主义者普遍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而苏联的解体是导致俄罗斯至今综合国力萎靡的重要原因。从苏共等左翼人士的角度而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共运未来的信心。

作为一名年过九旬,见证历史的老人,戈尔巴乔夫亲眼目睹过诸多对自己的评价,然而他很少对这些评价做出一一的回应。2015年,84岁的戈尔巴乔夫在接受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的采访时,表态道:

“我的改革是失败的,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的背叛者。”

(戈尔巴乔夫接受采访)

莫斯科8月30日的夜晚,91岁的戈尔巴乔夫离开了人世,但是对他一生功过和对苏联历史的探寻与反思,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

时至今日,尽管人们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改变了世界走向的人物。在这名九旬老人离去的背影中,我们能够学习、借鉴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交粮是啥(“不交粮,就吊起来打”,褚时健讲述50年代最真实的征粮经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