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王羲之书法作品)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令、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乎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晋室南渡北民南迁,在江南大融合。甚至在当时被称为“司马王共天下”之说。

王羲之后因与骠骑将军王述不和,称病辞官,迁来金庭,晚年即在金庭养老,直至去世,也安葬在此。现有王氏后嗣于清代所建之家庙——金庭观,观右有一座古朴的石坊,横额上镌“王右军墓道”六字。穿石坊上行山谷,是一条依稀可辨的鹅卵石铺成的古墓道。尽头处便是王羲之墓。

  王羲之墓本身并不大,墓的制式与谢安墓相仿,也是青石条围沿一土堆,类似杭州岳飞墓。墓前有大碑,镌刻《兰亭序》全文,碑体有些风化斑驳,许多地方字迹浪漫,只能依稀辨识。倒是相关的墓园规模相当大,大得叫人惊讶。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
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琅琊王氏家学渊源,人才辈出,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王旷和叔叔王廙,两名长辈看到王羲之是一个可塑之才,就倾囊相助,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王羲之。

然而,王羲之是一位天才,当他长到10岁时,两名长辈感到教他已经力不从心,就把王羲之推荐给著名女书法家、王羲之的姨母卫夫人(272年——349年),卫夫人又对三国末期著名道士、大书法家钟繇的书法爱不释手,是其忠实的传承者。

在卫夫人的言传身教下,王羲之熔古铸今,书法水平稳步提高,到后来自成一格,成为一代开宗立派的大师,被誉为“书圣”,在书法史上有极高地位。

关于书法,卫夫人有一句名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书法里每一个笔画在书写上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每个笔画的审美要求,这些审美要求都是参照世间万物的自然形态而提炼出来的,既形象又生动鲜活。

王羲之的书法尤以《兰亭集序》最有代表性,可以看到,在创作《兰亭集序》时,王羲之完全是有感而发,把个人的情绪、情感、思想趣味,有意识地融入到大自然的变化中,来呈现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观。

在王羲之之前,从秦、汉、魏一直到西晋,高古、拙朴、庄重的风格,是书坛的主流,是因为此时期的书法大多镌刻在青铜器或石碑上,笔画线条雄健遒劲,跟金石材质融为一体,有很强的金石味,并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效果。另一方面,此时期的书家对书法的认知上,理性大于感性,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当作第一追求,对艺术性退而求其次。王羲之的开创了“秀丽美”的书写形态,用笔行云流水,变化多端,让书法多了一条表现之路。

王羲之由于在个性、思想、趣味等方面跟前人有很大差异,他主动求变,从用笔方法、间架结构、章法布局上都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又加上他在4岁就随父亲王旷举家搬迁到江南绍兴,长期经受江南水乡秀丽柔媚的地域环境的滋养后,他的审美情怀发生了巨大变化,骨子里的柔性美越发突出,于是,他把“秀丽美”书风当成了自己毕生的追求。“秀丽美”书风在书写时,除过笔法上变化多端之外,还看重给线条里融入潇洒、飘逸、妍媚、优雅的审美格调,一如江南水乡湖畔的垂柳,看起来婀娜多姿,又韧性十足,真正达到了刚柔并济的美学典范。这种美学典范普及以后,就迅速形成了“帖学”书法,占据了中国书法的主流。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819事件(俄罗斯1991年819事件)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