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然而出汗“过了头”就要重视了。
在《黄帝内经》有一个词叫“寝汗”,“寝”是指睡觉, “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症状。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
盗汗常发生在半夜睡觉时,一觉醒来发现汗湿床单,盗汗原因除了更年期外还有什么?出现哪些症状应该就医?又该怎么解决舒缓不适?5个好习惯降低盗汗发生频率。
盗汗是什么?症状有哪些?
盗汗是在睡眠期间反覆出现足以浸湿睡衣或床单的大量出汗,且流汗并非是因为房间闷热或盖太多被子引起。简单来说盗汗是身体内部的问题,如果是周遭环境影响出汗就不可称为盗汗。盗汗是一种症状,在检查时还要观察病人出现的合併症状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盗汗的原因?
盗汗是身体内部的问题,要先了解人体汗水的排出与新陈代谢有关。最常见的盗汗原因是更年期,合并症状还有心悸、面潮红、经期紊乱和失眠等。除了更年期外,以下几种疾病也是盗汗的风险因子。
内分泌疾病:因内分泌的激素影响到新陈代谢,常见因素有甲状腺亢进、糖尿病都可能盗汗。甲状腺机能亢进会合并症状有心悸、情绪不稳、腹泻、体重减轻、疲劳和眼睛凸出等。糖尿病则会出现频尿、口渴、饥饿和体重改变等症状。
癌症:淋巴瘤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也会引起盗汗。淋巴瘤除了盗汗外,常见症状还有发烧、淋巴结肿大、皮肤发痒、持续咳嗽和体重减轻等。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症状与淋巴瘤类似,也会有发烧、淋巴结肿胀、体重减轻,此外还会有全身无力和疲劳。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包括结核病、骨髓炎和爱滋病等。结核病还会出现咳嗽、脓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胸痛等症状。骨髓炎的合并症状有发烧、患部肿胀疼痛和疲劳等。爱滋病毒的发病期会出现盗汗外,还会有体重快速减轻、疲倦、发烧、腹泻和淋巴结肿大等。
药物:部分药物的副作用,例如抗忧郁症药物、部分降血糖药物、镇热解痛药物等。
戒断:戒毒、戒酒精的戒断症状之一。
盗汗该看哪一科?
有盗汗的问题可至内分泌科就诊,女性如果自主检查有发现类似更年期症状则可直接前往妇产科请医师评估。诊断后医师会根据结果转诊至其他科别做进一步的治疗。
盗汗合并哪些症状该就医?
如果盗汗但不太影响睡眠,那不用太担心,不过如果严重影响睡眠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就应该就医,症状可能有:
没来由体重减轻、浑身疼痛、高烧或发冷、咳血、腹泻或胃痛
睡觉盗汗怎么办?
如果盗汗只是偶发大可不用太担心,建议可先调整睡觉时的环境,例如取下毯子、穿著轻便的睡衣、打开窗户或使用空调风扇来降低环境的温度等,以下几种习惯有助于减少盗汗的机率。
- 少吃刺激性食物
- 避免吸烟和滥用药物
- 维持适当体重,避免肥胖
- 更年期的人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例如油炸和麻辣等
- 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
盗汗该怎么解决?
除了上一段透过生活习惯改善外,要根治盗汗最重要的还是接受正规的医疗,以下简单介绍各种造成盗汗的状况或疾病的治疗方式。
更年期:虽然更年期是正常现象大多不用看医生,但如果有严重不适还是该就医,目前多使用荷尔蒙疗法。可利用口服、擦药、栓塞等不同的方式补充女性荷尔蒙,减轻更年期带来的不适,但荷尔蒙疗法可能有副作用,当症状减缓时应与医师讨论减低剂量,长期高剂量的荷尔蒙治疗可能增加乳癌风险。
癌症:癌症的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射线和标靶药物等。
感染:根据病人感染的疾病安排适合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甲状腺亢进治疗:甲亢的治疗方式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治疗或手术直接切除甲状腺。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需要先从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习惯著手。辅以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来改善病人的血糖问题。
药物:如果是药物引起的盗汗,可与医师讨论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以改善盗汗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