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头发怎么扎(古代头发怎么扎儿童10岁到11岁)

更新时间:2023-05-06 14:01:36 所在栏目: 生活常识点击量:

古代小孩最流行的发型,你知道什么样吗?

童年,是成年之后经常被拿来反复回味的日子。自古以来,提到童年的诗文不胜枚举。那时“童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总角”。


为什么要用“总角”来指代童年呢?当孩子问你“总角”是什么意思时,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在古代,“总”是聚拢束结的意思,小孩子把头发扎成两个向上分开的发髻,看起来就像是头上长了两个小角,所以这种小孩子特有发型叫做“总角”。

(哪吒的发型是最经典的“总角”)


古人喜欢用发型来指代某个年龄层绝非一时兴起。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就“黄发垂髫”来指代老人和幼童。人老之后头发变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老人的标志。而幼童发量不多,披头散发也无妨,所以头发下垂,是为“垂髫”。

(古代婴戏图中的孩童多是“垂髫”发型)


古代的发型很多,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一种代表发型,因此,常用发型来代表某个人生阶段。


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就已到可以出嫁的年岁,已经许配的,当年就要结发并用笄贯之,也就是绑起头发插上簪子。所以女子十五岁就称为“及笄之年”。


古代男子更为复杂,一般十五岁左右就会“以锦为緫(总)而束发”,男孩束发之后便是成童,也就是青少年,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有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束发”还不能算成年。男子二十岁的成人礼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要行冠礼,在仪式上戴上冠冕,象征已经成人。


加冠之后,男子除了“名”之外,还有了“字”。“字”意味着他今后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但因为男子二十岁还比较年少,体犹未壮,所以要加上一个“弱”字,以“弱冠之年”代表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到男女成年之后,男子加冠戴冕,女子绿云高髻,发型慢慢趋于稳定,就不再用发型来区分年龄了。于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期颐之年,这些分析人生各阶段状态后得出的词就应运而生了。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古人的发型大多比较统一。时至今日,“总角”“及笄”“弱冠”已鲜有人提及,而发型也有了很多新的花样,各种发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以后十二君介绍发小就说“这是我的总角之交”了,是不是让人不明觉厉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